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回复: 0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产后发热的辨证施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病是产后常见的一种疾病,以产后高热寒战,或发热持续不退为主症,诊断主要依据是发热见于产褥期,尤以新产后为多见,伴有恶露异常,或小腹疼痛等。主要发病机理是产时感染邪毒,正邪交争;或元气亏虚,易感外邪;或产后阴血骤虚,阳易浮散,腠理不实;或瘀血内阻,壅遏气机,致令发热。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了解产妇发热的原因及伴随症状,针对病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1.观察并记录发热汗出,下腹部疼痛,恶露情况,舌脉及全身症状,若出现神昏谵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而数等热厥之象,应立即报告医师,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2.病室空气既要新鲜流通,又要避免直接吹风,以防风寒之邪乘虚而入。
  3.保证产妇获得充分休息和睡眠。感染邪毒型发热宜采取半卧位,以控制感染,并利于恶露排出。
  4.协助并鼓励产妇做好口腔及全身皮肤的护理,使其清洁舒适。汗出多者,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水擦身,并勤换内衣及床单,保持床铺的清洁干燥。
  5.患者宜饮温水,并注意尽量补充水分,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以防发热汗多致危。
  6.定时测量体温,4小时1次,高热时2小时1次,并做好记录。发热超过38℃者,应暂停哺乳,并定时吸空乳汁,擦洗乳头,保持乳头卫生。
  7.注意保持患者心情舒畅,以防肝气郁结而致瘀血内停。
  8.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外阴部,以防逆行感染发生。
  9.保持大便通畅,肠燥便秘者,多食水果、蔬菜、蜂蜜,必要时可予麻仁丸9g,每晚1次,或开塞露外导。
  10.注意做好预防工作,加强产前宣传,在预产期前一个月及产褥期内严禁房事、盆浴等,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检查。医护人员在接生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防止感染。
  11.饮食宜易消化而富营养之品,忌食辛辣油腻之品。热病初愈,饮食仍宜稀软清淡,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切不可过量饮食,以防“食复”。
  (1)感染邪毒型,高热口渴时可予鲜果汁、西瓜汁、藕汁等,平时可予双花饮(银花15g,大青叶10g加水煮沸,取其液加蜂蜜适量)频频代茶饮,以清热解毒。
  (2)外感发热者可服热米汤或生姜红糖汤,以助发汗。
  (3)血虚发热者宜加强营养,食用清淡滋补品,如银耳、甲鱼、乌鸡汤等,食疗可用归参炖母鸡:将党参30g、当归10g放入准备好的鸡腹内,置砂锅中煨炖,加入适当调料炖熟后,患者空腹少量多次食用。
  (4)血瘀发热者可食红花酒或丹参粥(以丹参30g、葱白2根与粳米同煮)早晚空腹服食。忌食生冷酸涩食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7:11 , Processed in 0.19102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