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回复: 0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非特异性溃疡性直肠炎的整体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空气新鲜,病房内温度湿度适宜,床面平整清洁,床单、被套、枕套定期消毒。嘱患者慎起居,避风寒,防感冒,生活有节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部分患者因大便次数增多,或有肛周湿疹,每次便后督促患者用温水清洗肛周及外阴部,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也可用氧化锌软膏涂肛周皮肤,防止肛周皮肤糜烂。
  2.病情观察 做好床边交接班,按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平时注意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量、颜色以及全身情况等,并准确无误的记录。治疗前后观察记录患者是否出现下腹疼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脓血便等临床症状,比较每次治疗后改善情况。治疗操作中,细心观察患者面色、神志、有无腹痛、恶心等情况,若发现体征异常则暂停灌肠,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灌肠护理材料与体位的选择:(1)以18号肛管为宜,对溃疡面较大的患者,采用一次性导尿管,以减轻对肛门及直肠的刺激,取左侧卧位,同时嘱臀部适当抬高。(2)药液量及温度:灌肠中药药液量为150ml,一般不超过200ml,该量易被肠道黏膜吸收。药液温度略高于直肠温度,保持在38℃~39℃,这样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及吸收,温度过高可使肠腔黏膜受刺激处于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肠黏膜易引起排便反射,温度过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蠕动,不利于药液的保留。(3)操作步骤:灌肠时间一般在上午9时或晚上9时左右进行,操作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灌肠时肛管插入深度10~15cm,操作时分散患者注意力,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易于导管插入,如患者出现便意,嘱其大口呼气,放松腹肌,降低腹内压,解除肠道痉挛。灌肠液注入的速度控制在约60滴/min,灌肠后嘱患者平卧,将两腿伸直,抬高臀部,同时紧缩肛肌,静卧1h,药液保留时间不要少于2h.(4)注意事项:操作时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身体暴露,灌肠时摇匀药物,延长有效存留时间,利于肠黏膜吸收。对有痔疮或肛裂的患者,在灌肠前用温水洗浴,插管时可用马应龙软膏或石蜡油作润滑剂,涂擦吸痰管前端,防止痔疮出血,尽量避免增加患者痛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3 05:52 , Processed in 0.4288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