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回复: 0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感冒用药的中医护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洋参、红参、黄芪、冬虫夏草等补药,无疑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药物了。很多中老年人认为它们既能补养身体,而且无毒无害,于是长期服用。殊不知,这些补药有时候也会“帮倒忙”。我们在临床上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他们得了感冒后,一边治疗,一边吃西洋参。结果两三天后,不仅感冒没好,反而出现食欲不振、舌苔黄腻,变得更加不舒服了。这些患者停止服用补药后几天,症状就明显好转了。
  中医有这样的理论:在“有旧疾、又生新病”的情况下,暂时不要急于治疗旧疾,先治好新病再说。因为如果不全力治好新病,新病也会拖成旧疾,那时情况就不妙了。
  如果新病是“外感病”,即由外邪侵入导致的疾病,如感冒等,而旧疾属于“体虚、内伤”等需要补益治疗的疾病时,这种冲突就显得更加明显了,“感冒时不能吃补药”,主要就指这种情况。
  感冒时吃补药有几大害处:
  首先,治感冒需要发汗解表、驱散病邪,西洋参等补药非但没有这种功效,而且壅滞肌表,有碍发散外邪;
  其次,吃补药在给身体提供营养的同时,也会给病邪提供营养,让细菌、病毒更有生命力,从而“闭门留寇”,反而加重了病情;
  再次,补药使用不当会生湿生热,导致中气壅滞、气机不畅,影响脾胃功能,这不利于患者调养身体、恢复健康;
  最后,补药很可能会和治疗新病的药物发生冲突,对患者机体产生损伤。
  而且,有些新病就是因为对旧疾补得太过所致,治新病时不停补药,会加重病情。
  当然,患上了感冒等外感性疾病时,倒也不是绝对不能服用补药。中医也有“扶正祛邪”的疗法――一边补养正气,一边祛除外邪。但这要精细地调整扶正和祛邪药物的比例。普通患者恐怕难以掌握好“度”。因此,感冒时还是对补药“退避三舍”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2 19:53 , Processed in 0.1977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