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回复: 0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胃癌针灸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08: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体针。
  主穴:中脘RN12、章门LR13及其相应的背俞。
  配穴:足三里ST36、三阴交SP6、膈俞BLL?、脾俞BL20、行间LR2、丰隆ST40、公孙SP4.
  作用原理:扶正祛邪,调理脏腑功能。取胃募中脘RN12、脾募章门LR13补其元气;胃经合穴足三里ST36培土御木,配肝经荥穴行间泄木安土治肝胃不和;足三里ST36、三阴交SD6、隔俞BL17、脾俞和胃健脾,滋阴补血,升清降浊,扶正抗癌,故可用于气血双亏;丰隆ST40、公孙SP4化痰散结,健脾运湿,可用于湿积聚;脾肾阳虚怕冷者,灸背部俞穴;耳针镇痛安神,增强免疫力和调节躯体内脏功能。
  操作:体针得气后进行提插捻转补泻,令针感传向病所或沿经络上下传导,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留针20分钟。中间行针2次,或用6805治疗仪通电20分钟。耳针进针后略加捻转3分钟,留针4~8小时。隔日治疗1次,20次为1疗程。??
  2)针灸。
  主穴:第一阶段分6组:①大椎DU14、身柱DU12;②神道DUll、灵台DU10;⑥八椎旁夹脊;④脾俞BL20;⑤胃俞BL21;⑥足三里ST36.第二阶段分2组:①公孙SP4、丰隆ST40、照海KI6、手三里LI10、足三里ST36、内关、列缺;②上脘RN13、中脘RN12、下脘RN10.第三阶段;胸11~12.
  配穴:滴水不入,加金津Ex-HN12、玉液Ex-HN13、天突RN22;发高热,加曲池LIll、外关SJ5;吐血,加血海SP10、膈俞BL17、尺泽LU5.
  作用原理:挟正,温阳,散结,活血化瘀。
  操作:第1阶段为麦粒灸(化脓灸),每次1组,每穴7~9壮,隔日灸1次,每次灸毕,用灸疮膏贴在灸穴上,使之化脓,在化脓期进入第2阶段。第2阶段针、灸并用,第1组针刺用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每周针3次,15次为1疗程;第2组隔饼灸,药饼下垫丁桂散少许,每次灸3~5壮,直到背部灸穴化脓净,结痂脱落。药饼制法:白附子、乳香、没药、丁香、细辛、小茴香、苍术、川乌、草乌各等份,共研细粉加蜂蜜、葱水调制,捏成药饼,如五分硬币大,约7mm厚,上穿数小孔。第3阶段为华佗夹脊刺。配穴用于第3阶段,据症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5 03:34 , Processed in 0.3175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