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回复: 0

[临床护理] 儿科临床护理指导:婴儿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0: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婴儿肺炎的中医药治疗:
  (1)常症
  ①风寒闭肺:发热无汗,呛咳气急,痰白而稀或多泡沫,口不渴,舌苔薄白或白腻、舌质淡或淡红,脉浮紧,指纹青红在风关。
  治法:辛温宜肺,化痰止咳。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甘草3克、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荆芥6克、半夏6克、莱菔于10克。
  中成药:小青龙冲剂1/2-1袋,每日2次。
  ②风热袭肺;发热,有汗,口渴,咳嗽痰黏或黄,气促鼻煽,面赤唇红,咽红,指纹青紫多在气关,脉浮滑。
  治法;辛凉解表,宜肺化痰
  方药:麻黄3克、杏仁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桔梗6克、生甘草3克、黄芩10克、黛蛤散(包煎)10克、全瓜萎15克、桑自皮10克。
  中成药:射麻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止咳橘红口服液,每次1/2-1支,每日2次。
  ③痰热阻肺:壮热,咳嗽而喘,呼吸困难,气急鼻煽,口唇紫绀,面红口渴,喉间痰鸣,声如拽锯,胸闷胀满,泛吐痰涎,舌红苔黄,脉弦滑,指纹紫至气关。
  治法:清热宣肺,涤痰乎喘。
  方药:麻黄3克,射干6克,葶苈子、杏仁、地龙、钩藤、黄芩、竹茹各10克,生石膏(先下)25克。
  中成药:竹沥水,每次5~10ml,每日3次。
  ④阴虚肺热:潮热盗汗,颧红唇赤,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吐,舌质嫩红、舌苔光剥少津,脉细数,指纹沉紫。
  治法: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方药: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炙杷叶、川贝母、百合各10克、天花粉15克,甘草3克。
  中成药:养阴清肺糖浆,每次5—10ml,每日1次;川贝楷杷霹,每次5—10ml,每日2次。
  ⑤脾气虚:低热起伏,面色白光白,动测汗出,咳嗽无力,微微气喘,喉中痰鸣,神倦懒言,纳呆便溏,舌质淡苔白,脉细无力,指纹色淡。
  治法:益气健脾,调和营卫。
  方药:太于参、生黄芪、茯苓、白术、五味子、麦冬各10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姜3片、大枣5枚,陈皮、甘草、半夏各6克。
  中成药:玉屏风散,每次1袋,每日2次。
  (2)变症
  ①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下出现痞块,舌质紫舌苔溥白,脉象虚数或结代。
  治法:温补心阳,救逆固脱。
  方药:人参10克、附子10克、干姜3克、炙甘草6克、龙骨(先煎)20克、牡蛎(先煎)加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②邪陷厥阴:壮热神昏,烦躁谵语,四肢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舌质红绛,指纹青紫,可达命关,或透关射甲。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羚羊角粉(冲服)1.5克、白芍10克、钩藤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菖薄10克、远志10克、天竺黄10克。
  中成药:紫雪散,牛黄清心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04:35 , Processed in 0.2817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