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8|回复: 0

[临床护理] 儿科临床护理指导:小儿烧伤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0: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患儿离开父母和家庭亲人,进入烧伤隔离室治疗后,一切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全部由医护人员完成。在住院期间我们重点干预的有: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特别注意头面部烧伤或有吸入性损伤的患儿,严密观察呼吸功能,监测血氧变化,床边备吸引器及气管切开包,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插管,保证气道畅通无阻。
  2.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障有效静脉输液。由于体液损失,循环血量不足,表浅静脉塌陷,穿刺难,宜选择颈外静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大隐静脉等粗大血管,以确保液体及时输入。采用苏州碧园厂家生产的24G静脉套管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此法操作简单,穿刺速度快、易固定、好维持,可持续7d,且管径粗,能迅速达到补充血容量的目的。
  3.严格遵循输液原则,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有效抗休克治疗。以“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晶胶交叉”补充为原则。按我国烧伤休克期补液的计算常用公式:第一个24h补液总量(ml)=Ⅱ、Ⅲ度烧伤面积×体重(kg)+生理需要量。其中K值婴幼儿为2.0,儿童为1.8,生理需要量儿童为每公斤体重80ml,婴幼儿为每公斤体重100ml,第二个24h补液总量为第一个24h计算量的一半加上生理需要量。关键是伤后第一个8h应尽可能补足,一般补给总量的1/2.晶体与胶体的比例一般为2:1.后16h补入其余的一半。输液过程保质保量,均匀输入,按生命体征变化,尿量情况,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4.认真监测患儿的神志、心率、尿量、呼吸、循环,优质做好休克期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神态变化和精神神经系统的改变。随时掌握病情变化。认真监测生命体征,每30min或1h测定、记录一次。注意保暖和预防体温过高,以测肛温为宜,当体温超过39℃,及时物理或药物降温,防止高热惊厥、抽搐。小儿烧伤后常出现脉搏细速无力,可达140~200次/min,摸触困难,以听心率为准。呼吸节律不整,可达30~60次/min.护士应注意呼吸频率、节律、肢端及口唇色泽变化,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防止肺水肿、脑水肿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尿量能较好地反映组织血液灌注情况。注意观察尿液颜色、性质、数量。根据尿量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及输液量,尿量维持在1.5ml/h.kg,婴儿应达10ml/h,儿童达20ml/h.小儿连续每小时尿量如少于每公斤体重1ml,即可定为少尿。
  5.做好创面护理,减轻疼痛刺激,减少休克因素。患儿进入隔离病房后,调节室温在30℃~32℃,湿度40%~50%,注意保暖,约束四肢,保持适宜体位,保证创面干洁,加强眼、耳、鼻及口腔护理。对于环形创面,防止受压过久,加重病情,每2~4h轻柔翻身一次,进行创面换药处理。
  6.搞好营养护理,保障肠道喂养,合理静脉营养。由于烧伤打击,液体丢失,免疫低下,菌群移位和内分泌变化影响,常导致超高代谢和负氮平衡,易并发感染,加重病情。因此,住院期间的肠道喂养十分重要。早期胃肠道喂养,可防止肠道细菌或毒素移位,阻止分解代谢,利于患儿康复。可给予高热量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牛奶、果汁等,少量多餐,同时还可防止急性胃扩张、食物返流等并发症。适应后应逐步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注意耐心、细致、温暖、亲切喂食。同时注意积极进行静脉营养,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静脉营养并发症。
  7.优化心理护理,培育亲人情感,建立健康心理。患儿离开亲人,进入隔离病房,不免产生陌生和恐惧心理,护士要多和患儿沟通培养感情,经常赞扬、鼓励、讲故事、说笑话,关心患儿,给患儿亲切的笑容,创面疼痛时给予安慰,分散其注意力,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在换药打针的治疗过程中要分散其注意力,避免白大褂“刺激”。此外,病房内要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负面影响,保证小儿后期心理上的健康发育,使患儿感到温暖、幸福,建立健康心理。
  8.防止交叉感染。隔离治疗期间谢绝探视,室内工作人员也应适当限制。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必须戴口罩、帽子、穿隔离衣、换清洁鞋,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病房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两次,床旁桌、地面均用消毒液擦洗,病床上接触物品皆为消毒用品,污染潮湿后及时更换。
  护理干预有效评估指标:
  1.病情平稳,休克期过渡快,并发症少。
  2.患儿安静,不哭不闹,精神状况好。
  3.食欲随病情好转增加,大、小便逐日正常。
  4.创面成痂好,炎症反应轻,愈合快。
  5.治愈率高,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缩短。
  6.出院时无心理障碍,体重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06:42 , Processed in 0.1845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