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回复: 0

[主管药师] 2011主管药师复习指导:镇痛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13:3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掌握吗啡和哌替啶的药理作用、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熟悉吗啡的作用机制,依赖性产生原理及其防治。
  了解其他镇痛药和阿片受体拮抗剂的药理作用特点。
  【病因】各种形式的伤害刺激作用于神经末梢均可引起疼痛(锐痛、钝痛)。
  【镇痛药分类】分为强镇痛药和解热镇痛抗炎药两大类。
  强镇痛药镇痛效果强,主要缺点反复应用容易导致成瘾,属麻醉药品,应严格控制使用。
  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具有强大的镇痛用,反复应用易于成瘾,故又称成瘾性镇痛药(或麻醉性镇痛药。麻醉性药品) 吗啡 (morphine)
  [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镇静 吗啡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对持续性钝痛较间歇性强。
  a皮下注射5-10mg,可持续4-5小时。
  b镇痛范围广,各种疼痛均有效。
  c镇痛时,意识及其它感觉不受影响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和欣快感,消除焦虑、紧张、恐惧等,提高疼痛的耐受性。如外界环境安静,可致入睡。
  d镇痛机制: 与不同脑区(脑室导管周围灰质、丘脑、脊髓背角胶质区等)的阿片受体(吗啡受体)结合,摸拟内阿片肽(脑啡肽、β-内啡肽、强啡肽)的用。
  (2)镇咳 为抑制咳嗽中枢所致
  (3)抑制呼吸
  a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治疗量: 呼吸频率减慢;中毒量: 呼吸衰竭死亡。
  b由于抑制呼吸,新生儿、婴儿易中毒死亡,肺气肿、肺心病禁用
  (4)其它
  a催吐: 初次使用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反复使用可减轻。
  b缩瞳: 针尖样瞳孔为中毒特征
  2、心血管系统
  (1) 扩张外周容量血管及阻力血管,其机制与促进组胺释放和中枢交感张力降低有关
  (2) 由于抑制呼吸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继发性引起脑血管扩张、脑脊液压力高
  3、平滑肌
  (1) 强大、持久地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使蠕动减少, 此外还能抑制消化液分泌,可导致便秘。
  (2) 胆道括约肌痉挛性收缩,使胆道内压升高和诱发胆绞痛。
  (3) 输尿管收缩。
  (4)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可诱发哮喘发作。
  (5) 膀胱括约肌张力提高,导致尿潴留
  [临床应用]
  1、镇痛
  (1) 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
  (2)胆绞痛、肾绞痛宜合用阿托品。
  2、心原性哮喘
  (1) 措施: 吸氧、应用速效强心甙、氨茶碱配以吗啡,以改善症状。
  (2) 吗啡用于心源性哮喘的机制:
  a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肺水肿消除。
  b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减慢,消除窒息感
  c镇静作用,消除恐惧感,降低心肌耗氧量。
  [不良反应]
  1.副作用: 眩晕、恶心、便秘、排尿困难
  2.反复应用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
  3.过量可致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针尖样缩小,尿潴留,严重缺氧和血压下降,呼吸麻痹。除对症治疗外,尚可注射吗啡对抗药纳洛酮。
  [禁忌症]
  1.诊断未明的急性腹痛。
  2.分娩和哺乳期止痛。
  3.支气管哮喘、肺心病。
  4.颅脑损伤所致的颅内压升高者。 可待因
  [特点及应用] 镇痛强度约为吗啡的1/12,镇咳作用为其1/4.对呼吸中枢抑制很轻,成瘾性较弱,但久用也可成瘾。为中枢性镇咳药,用于镇咳;也可用于中等度疼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4:05 , Processed in 0.1590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