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1|回复: 0

[中医基础] 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知识: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2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心与肺的生理病理联系
  心与肺的关系,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主行血和肺主呼吸之间的关系。肺主宣发肃降和“朝百脉”,能促进心行血,是血液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而血液正常的循环,营养于周身,方能维持肺呼吸功能的正常进行。由于宗气具有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而行气血的生理功能,所以联结心之搏动和肺之呼吸两者之间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积于胸中的“宗气”。临床上,无论是肺气虚弱或肺失宣肃,均可影响心的行血功能,而导致血行失常,出现胸闷、心悸,甚则唇舌青紫等血瘀之证。反之,若心气不足,心阳不振,瘀阻心脉等导致血行异常时,也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出现咳嗽、气喘等肺气上逆的病理表现。
  (二)心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密切关系。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化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正常,则血行脉中,而不逸出于脉外。在病理上,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若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导致血液妄行,均可引起血虚而心无所主。以上种种,皆可形成以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为主要见症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
  (三)心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
  心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活动方面。心主血,肝藏血。心之行血功能正常,则肝有所藏;而肝不藏血,心无所主,则血液运行必致失常。正是由于心和肝在血行方面密切相关,故在临床上“心肝血虚”亦常常同时出现。心主神志,肝主疏泄。人的精神情志活动,虽由心所主,但与肝的疏泄功能亦密切相关。由于情志所伤,多化火伤阴,因而在临床上心肝阴虚、心肝火旺常相互影响或同时并见。
  (四)心与肾的生理病理联系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心肾阴阳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阴。心火必须下降于肾,肾水必须上济于心,这样,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也即是“水火既济”。反之。若心火不能下降于肾而独亢,肾水不能上济于心而凝聚,心肾之间的生理功能就会失调,出现失眠、心悸、怔忡、心烦、腰膝酸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梦交等一系列的病理表现,即称为“心肾不交”,也就是“水火失济”。
  (五)肺与脾的生理病理联系
  肺与脾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两个方面。机体宗气的生成。主要依赖于肺的呼吸功能所吸入的清气和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的水谷精气,这两者是组成宗气的主要物质基础。津液的输布代谢,主要与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脾的运化水液、输布津液的功能有关,二者存在着相互为用的关系。肺的宣发肃降和通调水道,有助于脾的运化水液功能,从而防止内湿的产生;而脾转输津液于肺,不仅是肺通调水道的前提,而且也为肺的生理活动提供了必要的营养。肺脾二脏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也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例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导致肺气不足;脾失健运,津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多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出现喘咳痰多等临床表现。所以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若肺病日久,也可影响到脾,而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或使脾气虚弱,从而出现纳食不化、腹胀、便溏,甚则水肿等病理表现。
          
  (六)肺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
  肺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机的调节方面。肺主降而肝主升,二者相互协调,对于全身气机的调畅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可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18 20:07 , Processed in 0.27618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