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1|回复: 0

[学习指导] 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培训资料(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4: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部门结构的选择考虑因素:- Z/ D+ j) X( W7 u+ e% Q! r
    答:1、企业规模的大小。规模较小,宜选择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规模较大,宜选择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规模特大,考虑采用以关系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5 o1 K' ^, w, T
    2、各部门工作的性质。部门工作以利润为中心,采用事业部制;部门工作以成本为中心或以责任为中心,适宜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8 S# S. C2 q& n, P/ V$ C
    3、外部环境的复杂程度和变化速度。如果外部环境稳定,对企业的影响因素比较简单,宜采用职能制结构;反之采用事业部制;
, X8 M7 W0 p# K; k    4、企业的技术状况。采用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在很大程度上受技术状况制约。技术先进,层次就越少,否则就越高;' g( R+ P8 q; r. `& C
    5、企业成员的素质状况:成员素质高,更愿意接受以减少层次和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结构。否则衽以详细分工和任务为中心。
6 Y. F3 I6 G# `    组织结构诊断: 是针对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进而帮助指导实施的一种管理改善活动,它是组织结构变革的一个重要步骤和科学方法。3 K, e2 O5 J, x/ u
    组织结构调查必备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金字塔式;3、管理业务流程图:四项内容(业务程序;业务岗位;信息传递;岗位责任制)。
  S, D+ u# H) L: I% l& {  ?    组织结构分析:
) O3 N# T- Q- a" k5 J4 j    一、组织结构现状与分析:
8 B) g- b0 M1 P- y8 T$ ]    三个方面。1、随着内外环境变化,从而导致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需要增加哪些新的职能?哪些原有职能需要加强?哪些陈旧职能可以取消或合并?
3 ^+ X. ^  w, `2 H    2、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
! z+ R& n" N' w. s$ x    3、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及类别。
; m. x- ^# J. N4 ?/ z/ [6 s    二、组织决策分析:
2 A6 t5 p# ^! D- P0 B    考虑因素: 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4、决策的性质。3 c2 c& x/ X2 F* _4 y8 @8 C2 h2 ~
    三、组织关系分析。* r: O% y; Q: J8 F  F: m* D3 ?
    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2 W2 q$ _! V8 E$ G9 M
    答: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
$ R2 P4 I1 g( {* Y' b    1、钱德勒得出结论: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2、发展阶段决定组织结构形式;3、战略前导性与结构滞后性。
) b. i+ Y4 h5 s% F    企业战略变化快于组织结构变化,组织结构变化慢于组织战略变化。( W, n7 [3 Q/ o2 z* }8 o5 x
    企业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1、增大数量战略;2、扩大地区战略;3、纵向整合战略;4、多种经营战略。- y* s0 @: s; n
    企业组织机构外部环境: 5种。1、政治和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3、科技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5、自然环境
; Q; s: A) E' Y- [& U3 e8 I9 f1 Y    岗位分析的目的和要求:岗位分析的内容取决于岗位分析的目的和要求。9 p6 n8 C$ p+ `+ v/ n3 V, g0 [6 [2 [
    答: 1、制定更能反映劳动特点和差别的工资、奖励制度,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b1 {& a8 |% _
    2、解决企业在员工招收、任用、晋升、考核中存在的难题,促进人事管理的科学性;
0 i9 V: T1 `2 e    3、设计科学合理的岗位培训规范,以便提高对员工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
; W/ J( b1 p. Y# d. q) X4 F    4、改进工作设计,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员工的劳动强度,创造健康、安全、舒适的工作条件。
0 s, s0 I7 a4 d  x/ {6 Y    岗位分析研究任务: 1、岗位描述;2、岗位要求。
4 G3 J  {& q, H* I' u3 y    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 ~7 `6 Z6 _9 q' g( W    答:1、岗位名称的分析。包括工种、职务、职称、等级。 2、岗位任务的分析; 3、岗位职责的分析;4、岗位关系的分析; 5、岗位劳动强度和劳动环境的分析; 6、岗位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经验、合格、体力等必备条件的分析。: D0 e5 c8 [" ~2 |5 @1 \  X2 o
    以上1-5项构成岗位描述的主要内容;第6项主要侧重岗位对员工必备条件的分析研究。1 u) m% A! V* F3 S( F
    岗位设计应满足: 1、企业劳动分工与协作的需要; 2、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的需要; 3、劳动者在安全、健康、舒适的条件下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生理心理上需要。
) m; S  T( X- F9 O    岗位分析的中心任务: 是要为企业劳动人事管理提供依据,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员工)尽其才,人事相宜。岗位分析的结果——说明书、岗位规范必须是以良好的岗位设计为基础。. |4 l7 o9 C% a) P+ k1 c
    改进岗位工作设计的内容:
+ }1 D8 S6 u4 V+ ^    答: 三方面入手。 1、扩大工作范围,丰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采取措施:1)工作扩大化; 2)工作丰富化。可考虑5个因素:多样化;任务的整体性;任务的意义;自主权;反馈。/ j2 w$ T* u# ~0 Q
    2、工作满负荷。是改进岗位设计的一项基本任务。3劳动环境的优化。应考虑:1)影响劳动环境的物质因素。+ x) q" F1 F: F2 _! t- g
    3、方面。工作地的组织;照明与色彩;设备、仪表和操纵器的配置。2)影响劳动环境的自然因素。7 {$ F& ]4 q3 Y4 j+ M+ U
    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组织中岗位设置是由该组织的总任务决定的,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 应考虑4方面内容: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3、每一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原则?9 l* @. g  o  d" Y& k* W! s' H) H2 \  C
    岗位工作设计的目标: 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岗位的效率,同时又能够适当地满足员工的个人发展的要求。工作设计的前提是对工作岗位的分析,明确岗位的工作要求和人员要求。5 {* K" i) x7 L. d; h6 r
    岗位工作设计: 是指把工作的内容、工作的资格条件和报酬结合起来,以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要。岗位工作设计是能否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关键环节。
4 U' p" ?0 p5 W; f  c" c    人力资源规划: 又称人力资源计划。它是企业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直接影响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 ]5 K8 _9 \& S# z$ v: [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z3 _" [: v% X: Q$ j& j; E3 a" w. b8 Z7 d
    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实质上是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广义指企业所有各类各种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
* M3 q: X7 b' Y6 F    规划期限: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中期计划(介于两者之间)
2 z$ ]7 t* l6 S% ~    人力资源规划的总目标:确保企业各类工作岗位在适当的时机,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潜力,有效地激励员工,保持智力资本竞争的优势。& I7 E  w! @" d; A8 }8 ]5 E
    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
* i8 R  ?3 a0 h  Q6 [4 ^: _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战略发展规划、组织人事规划、制度建设规划和员工开发规划等四类规划。" k6 D8 T6 I9 `/ ?& W$ d
    战略发展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4 u+ A( n7 i. Z7 I
    组织人事规划包括:1、组织结构高速变革计划;2、劳动组织高速发展计划;3、劳动定员定额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9 05:08 , Processed in 0.3311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