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9|回复: 0

[临检基础] 临检基础知识讲解:脑脊液细胞计数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2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脑脊液细胞计数包括细胞总数计数、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华考试网(www.Examw。com)
  1.正常人脑脊液中无红细胞,仅有少量白细胞。
  2.成人:(0~8)×106/L 多为淋巴细胞及大单核细胞,两者之比约为7∶3 ,偶见内皮细胞。
  3.细胞分类
  (1) 直接分类法
  白细胞计数后,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直接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核的形态分别计数单个核细胞和多核细胞,应数100个白细胞, 并以百分率表示。若白细胞少于100个,应直接写出单核、多核细胞的具体数字。
  (2) 染色分类法
  如直接分类不易区分细胞时,可将脑脊液离心沉淀,取沉淀物2 滴,加正常血清1滴,推片制成薄膜,置室温或37 ℃ 温箱内待干,进行瑞氏染色后油镜分类。如见有不能分类的白细胞,应另行描述报告,如脑膜白血病或肿瘤时。
  4.脑脊液细胞的临床意义
  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为(0~5)×106/L,主要是单核细胞,没有中性粒细胞。若白细胞超过10×106/L则有病理意义,如出现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则可视为异常。儿童脑脊液的白细胞数较成人稍多,1 岁以内的正常婴儿白细胞数可达10×106/L,而早产儿及新生儿的白细胞在30×106/L以内仍可达正常范围,但中性粒细胞不应超过5×106/L。
  脑脊液内中性粒细胞增多,主要见于脑膜炎症(特别是急性炎症的渗出期)、出血和脑挫伤等。患脑瘤时脑脊液一般不出现中性粒细胞。中枢神经系统或脑膜疾患时(主要是感染性疾患),脑脊液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急性发作时;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时, 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可达90%以上。淋巴细胞占优势,常见于急性病毒性感染、急性细菌性感染的恢复期、慢性细菌性或霉菌性感染、梅毒螺旋体感染、肉芽肿和脑膜癌等。
  脑脊液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是少见的, 主要见于脑寄生虫病,如脑囊虫病、包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体病、旋毛虫病、棘球蚴病和锥虫病等,也可见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嗜酸性粒细胞脑膜炎、异物、淋巴瘤等。有些脱髓鞘病患者,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也可增多,但周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并不增多,这可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过敏性反应。荨麻疹或支气管哮喘者脑脊液中也可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脑脊液白细胞增多时,也可见嗜酸性粒细胞,但常少于白细胞总数的1%;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超过白细胞总数的10 %时,则提示为特异性感染或变态反应性疾患。慢性脑膜炎或脑脊液中,如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超过2个月,则更多要考虑到脑寄生虫病的可能。
          
  当鞘内注射物, 如青霉素、链霉素、异烟肼、可地松、碘油(碘化油、碘苯脂)时,脑脊液中白细胞也可增多,这是由于异物刺激所致。脑室碘油造影后,在数天内脑脊液中白细胞和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值得注意的是,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是脑膜刺激的表现,但这种刺激不一定都是感染性的,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或脑室系统肿瘤、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等,脑脊液中白细胞也可增多,这是反应性的增多。
  浆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只在病理性脑脊液中出现,其胞浆具有产生免疫球蛋白的功能。脑脊液中浆细胞和淋巴样细胞的出现,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可见于亚急性或慢性炎症过程,如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病毒性脑炎、多发性硬化症、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迟发性过敏型反应和某些恶性脑瘤等。浆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是IgG增多的反应,正常脑脊液中没有吞噬细胞,如出现吞噬细胞,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炎症、外伤等,最常见于蛛网膜下腔出血。
  肿瘤细胞出现在脑、脊髓或软脑膜恶性肿瘤,特别是肉瘤,如黑色素肉瘤或髓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Marks和Marrack指出,弥漫性癌肿、脑膜黑色素细胞瘤、髓母细胞瘤时,脑脊液细胞形态学检查阳性率很高,其次是脉络丛乳头瘤、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和淋巴瘤。脑脊液中肿瘤细胞的特征:
  ① 直径常超过20μm;
  ② 多核型;
  ③ 常含两个以上的核和核仁;
  ④ 核中胞浆的比率高;
  ⑤ 常见有丝分裂活动。骨髓性或淋巴性白血病时,脑脊液中可见髓细胞(myelocytes),偶见巨噬细胞(macrophag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6 11:58 , Processed in 0.1919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