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9|回复: 0

[血液检验] 2012血液检验复习指导:红细胞异常的有关检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2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①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原理:悬浮于等渗盐水中的红细胞形态不变,悬浮于低渗盐水中的红细胞则发生膨胀,直至破裂、溶血。用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水来观察红细胞膜的最小抵抗力(开始溶血)和最大抵抗力(完全溶血)。抵抗力增强者称脆性减低,反之,称脆性增加。
  正常值:开始溶血:0.42~0.46%氯化钠溶液;完全溶血:0.32~0.34%氯化钠溶液。
  临床意义:本试验用于测定红细胞膜有无异常。渗透脆性增加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红细胞机械脆性试验。原理:红细胞在体外由于机械性损伤可发生溶血。将抗凝血置震荡器上按一定频率和时间震动后测红细胞溶血的百分率。
  正常值:7.5~23.9%。
  临床意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此试验的溶血百分率均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轻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病人,此试验比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更敏感,有助于诊断。
  ③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原理:在20~28℃时,正常红细胞加入酸化甘油后会缓慢溶血而出现光密度下降。当光密度下降为起始光密度一半时所需时间,称AGLT50。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红细胞的AGLT50较正常缩短。
  正常值:AGLT50>30分钟。www.Examw.com
  临床意义:此试验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敏感性极高。而其他溶血性疾病无假阳性结果,利于鉴别诊断。
  ④自身溶血试验与纠正试验。原理:以无菌的脱纤维血液,于37℃温育24~48小时,观察其自然溶血程度(百分率),并加入葡萄糖及ATP后观察其溶血程度有无减轻称为纠正试验。
  正常值:
  0.9%氯化钠10%葡萄糖
  24小时<0.5%<0.4%
  48小时<3.5%<0.6%
          
  临床意义:正常人红细胞经温育24小时后,不溶血或极轻微溶血。48小时后仅小量溶血。加入葡萄糖后温育,溶血明显减慢。由于细胞膜的缺陷所致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病人,自身溶血发生快且明显。因酶的缺陷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病人,自身溶血也常增强,而其中Ⅰ型病人,若在实验中加入葡萄糖或ATP,则溶血明显减轻,见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其Ⅱ型病人,在试验中加入ATP可使溶血明显减轻,若加葡萄糖则无效,见于丙酮酸激酶缺乏。可以鉴别不同病因所致的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⑤酸溶血试验。原理:正常人红细胞在自身新鲜血中、弱酸(pH6.6~6.8)条件下,孵育1小时,不发生溶血。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病人,因红细胞本身结构异常和红细胞外因素的影响呈现酸溶血现象。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
  ⑥蔗糖(糖水)溶血试验。原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的红细胞膜有缺陷,当病人的血液悬浮于等渗的10%蔗糖溶液中时,即发生渗诱溶血现象。
  正常值:正常人不发生溶血。外语学习
[color=]网
  临床意义:几乎所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人均可呈阳性反应,故此试验比酸溶血试验敏感。但也可在一些其他类型贫血病人呈弱阳性反应。⑦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测定。原理:G-6-PD在催化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过程中,使氧化型辅酶Ⅱ(NADP)还原生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在波长340nm处有一吸收峰,故可通过单位时间生成还原型辅酶Ⅱ的量来测定G-6-PD活性。
  正常值:4.97±1.43μmNADPH/分钟/克血红蛋白。
  临床意义:用于确诊G-6-PD的缺乏,因G-6-PD缺乏可致NADPH在单位时间内生成减少。
  ⑧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原理:高铁血红蛋白须依靠还原型辅酶Ⅱ(NADPH)供氢而还原成还原血红蛋白。在G-6-PD缺乏时,因NADPH生成减少,故高铁血红蛋白的还原少于正常。
  正常值:>75%。
  临床意义:G-6-PD缺乏时,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一般低于30%。此法简单易行,适用于过筛检查,但可有假阳性反应。
          
  ⑨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原理:在抗凝血中加入氧化剂乙酰苯肼,经37℃孵育后再用甲紫作活体染色,在G-6-PD缺乏的红细胞内可出现蓝色变性珠蛋白小体。正常值:含5个以上变性珠蛋白小体的红细胞占0~28%。在G-6-PD缺乏者平均可达67.8%(45~92%)。
  临床意义:作为检查G-6-PD缺乏的过筛试验。但缺乏特异性,也可见于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的红细胞。
  ⑩血红蛋白电泳。原理:大部分异常血红蛋白的等电点不同,所以在使用不同缓冲液的电泳中的泳动速度不同,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区带。故可由电泳图形鉴别各类异常血红蛋白的性质及其含量。
  临床意义:此检查为诊断地中海贫血及大多数异常血红蛋白(Hbs、Hbc、HbD、HbH)的可靠方法。
  抗碱血红蛋白(HbF)测定。原理:血红蛋白A置于碱性溶液中即发生变性沉淀,且不能通过滤纸。血红蛋白F对碱有较强的耐力,故用碱变性试验可测定。
  正常值:成人血液中血红蛋白F的含量不超过2%。
  临床意义: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HbF显著增多,达10%以上。在急性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也可轻度增多。
  血红蛋白H包涵体生成试验。原理:血红蛋白H在体外极易变性和沉淀。使用煌焦油蓝染色,于37℃保温15分钟,能使血红蛋白H在细胞中形成大小不等,数量不一,分布不均的深蓝色包涵体。
  正常值:阴性。
  临床意义:此试验阳性可诊断血红蛋白H病。不稳定血红蛋白亦可呈阳性结果,但须保温24小时。
  血红蛋白c试验。原理:血红蛋白c病的红细胞中可见棒状或六角形结晶。当细胞置于3%氯化钠液中,于37℃温育1小时后,带有Hbc的红细胞内结晶体更易显出。
  临床意义:此试验可协助诊断血红蛋白c病。
  红细胞镰变试验。含有血红蛋白s的红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易发生镰形变化。用于确诊血红蛋白s病。
  异丙醇试验。正常血红蛋白加入异丙醇孵育于37℃40分钟后方出现沉淀,而不稳定血红蛋白孵育5分钟即可出现沉淀。用于诊断不稳定血红蛋白,其诊断价值高于变性珠蛋白小体检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11-16 15:18 , Processed in 0.1992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