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2|回复: 0

[其他] 公车改革推动18年 为何"只加油门不挂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13: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杭州市两年前全面实施车改,所有局级领导干部全部取消专车,自行解决出行问题,市财政给予一定补贴。一些市民指出,公车消费本来就有浪费,现在用发放定额车贴的方式,实际上是将一些浪费行为合法化,公权变成了特权,特权又被“赎买”成了私产。
          公车改革的是非之多,非三言两语所能道清,但是,这并不妨碍公众的追问:谁有权利认定和评判杭州车改的得与失?
          专家从“能否真正解决涉及公车腐败的问题,能否降低行政成本,能否保障行政效率不受影响”等三个角度认定杭州车改的成功,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判断至少忽视了三个前提,一是对车贴合法性的认定,二是对公车本来面目的有意忽略,三是忘记了民众才是车改是否成功的真正判断者,当公车改革成了权力自我改革、自我判定成效的时候,在笔者看来,我们有必要追问一下:公众的意见在哪里?
          “民意已经过河,政府还在装着摸石头”是公众对杭州车改不满的集中表现:车贴是将一些浪费行为合法化,公权变成了特权,特权又被赎买成了私产;凭啥干部就可以用公车,取消公车就得发车贴?如今欧美国家并没有公车车贴一说,咱们为啥做不到;一个正局级公务员的车贴比普通百姓工资还高,怎么说得过去呢?在如此众多困惑和疑问面前,谁有理由认为杭州车改是可以复制的呢?用“杭州车改一年节约财政支出30%以上,这一做法如果在全国各地推广,节约的财政资金相当可观”来作为支撑,在笔者看来,就是公车改革陷入经济账和忽视民众感受的陷阱之中。
          就笔者的观察,公众的质疑基于常识、合乎理性、代表民意,公车改革者不能置若罔闻,回避民众的困惑,用“成功”来为自利性公车改革张目。进一步说,民众之所以质疑,在于当下的公车改革陷入了“只加油门不挂挡”的改革陷阱之中。这也是改革者无法回应民众困惑的根源所在。
          关于“只加油门不挂挡”式改革,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说,利益多元化,大家自己玩自己的,不挂挡,只踩油门,听起来轰轰轰,但没挂挡它不往前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改革的状态。对杭州车改也应如此审视,只见声势浩大,难见实质性的改变,甚至在一定成程度上成了特权变现、变相福利落实的注脚。因为这种公车改革,公众没有话语权,完全取决于权力者的意志,是权力掌握者单方面实施的对权力的赎买。
          正如学者所说,因为缺少外部监督,于是每逢削减社会福利的改革往往兵贵神速,而遇到削除行政权力时则往往动作变形,公车改革最终成了公务员冠汽车补贴之名的变相加薪。杭州车改不是最好的说明吗?事实上,要真正使公车改革顺利推进,就不能只盯在公车浪费的后果上,而是要追本溯源,真正弄明白公车制度的真正弊端在哪里?公车为什么总是成为浪费公共资金的黑洞?从买车到用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缺乏必要的权力制约,这才是公车滥用、公车腐败的根源。原本只具有待遇意义的公务专车,日益被当成了官员们的福利,且公车在使用上被权力化,这种状况不改变,在笔者看来,任何公车改革都难以摆脱“只加油门不挂挡”式改革的命运。
     
(责任编辑:徐玉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7 16:59 , Processed in 0.1489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