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申论] 申论热点:幼儿园入园的房产限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1: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热点链接
  近日广东佛山一幼儿园招生,市民遭遇“拼房”门槛,当地称拼房招生是给外来工“平等机会”。想上镇里公办幼儿园?“80平方米以上住房,一平方米都不能少”是硬指标。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确认,黄岐中心幼儿园“80平方米”招生新规定发布前曾到教育部门备案并获得批准。黄岐中心幼儿园的做法属于试点,如果合适,将会在全镇83家幼儿园推广。
  黄岐中心幼儿园园长梁婉云说:“今年招生有两项新规定,一是规定了外来人口拥有住房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二是合乎资格者抽签。‘80平方米’的出处是《佛山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政策性借读生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这个办法规定,‘外来人员享受免费义务教育须购置商品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
  梁婉云表示,在招生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只能优先保障本地户籍和可以买得起80平方米住房的外来工需求。
  记者问:“这是否是一种歧视性规定,影响了外来工的子女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我们没有歧视外来工,但可能当时考虑没那么周到,再说我们幼儿园附近还有30多家民办幼儿园可供家长选择。”梁婉云说。
  对于歧视外来人口的问题,大沥镇教育局督导组主任罗丽影回应说,作为镇属幼儿园,本来首要任务是保障户籍人口就读,现在幼儿园在校的400多个幼儿当中,本地户籍和外来人口各占一半左右。幼儿园每年招生100人,光是户籍人口都满足不了。今年试点新办法,将把报名的户籍人口和符合住房条件的外来人口,合在一起抽签,机会均等,“这也是为了给外来人员公平的机会”。
  解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在人生的起点创造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常识,也是落实宪法赋予公民平等权和受教育权的基本要求。遗憾的是,一些地方努力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权利与户籍脱钩的同时,另一些地方却在幼儿教育中再筑户籍“堡垒”,设计出住房面积这样的招生门槛,这会在孩子心里埋下什么样的种子呢?
  空谈教育公平似乎“站着说话不腰疼”,毕竟在城乡差别过大、城镇教育资源有限的现实背景中,教育公平不可能不遭遇各地的“地情”。据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确认,“80平米”得到教育部门的备案和批准,依据是《佛山市非户籍常住人口子女政策性借读生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如果试点合适还会在全镇83家幼儿园推广。在人口流动频繁的今天,这种经由行政手段推行的歧视性政策,会使更多外来人员子女面临入园难的困境。
  值得反思的不是某一个幼儿园的做法,而是地方性政策对于上位法精神的篡改。将商品房与紧缺的教育招生捆绑在一起,我们不知道当地政府制定这一政策的真实意图,也不清楚这种公共政策的出台是否经过了民主程序,但从结果看,这种政策架空了宪法、教育法等宣誓的原则精神,使公平教育无处落脚。如果要问责,真正的对象应是这些政策的制定者。
  教育公平的理念重在教育机会的均等化,资源紧缺时亦可采取“紧缺时的公平”措施,如抽签、摇号等方式,无疑更加符合宪法精神。在政策的制定中,一位家长的话值得省思:“我们宁愿和往年一样去幼儿园门口连夜排队,也不想像现在这样连排队的机会都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6 20:23 , Processed in 0.2016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