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7|回复: 0

[申论] 政法干警申论热点时评:“治庸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5 21: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武汉晚报》报道,为让干部始终保持创先争优、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武汉市在全市实施了干部治庸计划,治理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十大 “庸懒散”现象,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此事得到了群众的积极评价。
  “庸官”,就是平淡、无能,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作为之官。这些官员缺乏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散漫,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不作为或乱作为、慢作为。“平平安安占位子,忙忙碌碌装样子,疲疲塌塌混日子,年年如此老样子”就是群众对“庸官”的形象刻画。
  对于贪官,中国的老百姓早已深恶痛绝,反腐败已成为深受群众拥护的大事件。但在反腐的同时,我们却忽视了那些善于伪装,又与前者同样可怕的 “庸官”。《阅微草堂笔记》中就有一则这样的故事:一名“庸官”死后去见阎王爷,他洋洋自得地陈述自己生前如何两袖清风,自以为可以得到赞扬,不料却遭到了阎王爷的斥责,说他当官几十年,整日浑浑噩噩,未为百姓办过一桩实事,倘“置木偶于堂,不饮不食,岂不远胜公乎!”
  从一定意义上讲,“庸官”有时会比“贪官”更可怕。虽然“庸官”不像“贪官”那样直接吸食民脂民膏,但他们拿着人民的俸禄,花着纳税人的血汗钱,却在其位而不谋其政,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上得过且过,事业上不思进取,对人民群众的疾苦不问不闻,不但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贻误工作,造成一个单位或一个地方发展缓慢;而且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其危害程度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认真履行领导职责,竭尽全力为人民做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作贡献,这既是党员干部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衡量一个干部党性强不强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已进入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必须以强烈的事业心和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真抓实干,尽职尽责,多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切不可胸无大志、滥竽充数、庸庸禄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地当个“庸官”,混日子。
  “庸官”误国误民,治庸如同反腐败刻不容缓。对“庸官”留情,就是对有作为官员的不公平,对老百姓的不负责任。武汉掀起官员责任风暴,实施干部治庸计划,治庸提能、治懒增效、治散聚力,值得肯定和推广。
  有学者认为,治庸比治腐难度更大、更艰巨。因为“庸官”是一种“作风病”、“机关病”、“衙门病”,绝不是一两天所能形成的,更不是一两人所特有的,在一些机关“庸”字可以说是根深蒂固。因此应下猛药、出重拳,使那些无所用心、滥竽充数的人睡不着,不负责任、敷衍了事的人坐立不安,无所作为、误国误民的人呆不下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干部去懒向勤,扑下身子干好党的事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9 14:12 , Processed in 0.1763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