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6|回复: 0

[导游辅导] 黑龙江省导游基础知识:黑龙江回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节回族
, n5 p; ~: M8 c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 1990 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讯人口 8 602 978 人,占全国少数民族第三位,全国大多数县,市都有回族居住.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青海以及河南,河北,山东,新疆等地.黑龙江回族有 139 078 人.回族的语言在其东迁的初期是阿拉伯,波斯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由于回民长期与汉族杂居,特别是汉人成份在回民中日渐增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习惯于以汉语言作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并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词汇.共同使用汉语言后,吸收汉文化的倾向大为增加.比如:人名除了回族名之外,也同时使用汉族的姓和名,并以后名为主.明初以来,各地回民多已更姓易名,杂居汉族民间.时间长了,已经相忘相化,不易识别.但是在共同心理状态,经济生活,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方面,仍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 [2 M2 Z( T7 l$ {! Y    简要历史" Q- _9 @0 X- G9 O( n) I/ _. g' K% W, r
    回族不是黑龙江境内的祖居民族,全部是逐年迁人的.他们最早来黑龙江的时间,大约在清朝初年,从山东,河北和西北移民而来.康熙十五年,清朝历行移民政策,强征山东,河北一带的人民,移驻关外,屯垦戍边.其中有四十户回族,移居龙江县一带人旗当差,后来陆续应募前来人旗当差的回族也不少.待到官荒开放之后,他们就离开了旗兵营,开始安家立业,开荒种地,但必须向旗人交地租.光绪年间,"闯关东"的人日益增多,大片的荒野被开垦,拓荒者们便在富饶美丽的地方,筑屋掘井,开荒设屯.随着村落的建立,人口逐渐增多,生产得到发展,商品贸易日趋繁荣,回族人民开始由分散种地,开始向贸易中心地区集中.特别是清真寺出现以后,散居的回民向清真寺附近移住,他们一面从事农业生产,一面从事小本经商或手工业生产(主要为皮革业).中东铁路修建以后,铁路沿线的市镇繁荣起来.加上本省盛产牛羊,从关内来此地经商,谋生的回民相继增多.他们大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集中在铁路沿线较繁荣的市镇,从事屠宰牛羊,开设饭馆,小商小贩,手工业生产(皮革业),运输等行业.$ t  [& {# i: h! e
    主要习俗) l& u6 l5 F9 A
    宅俗
: H1 p0 w. l3 U5 v    清真寺,阿拉伯语称做"麦斯吉德",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笃信伊斯兰教的回族心目中,它占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在回族聚居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整洁,清净的一片房屋中间,坐落着一处装饰典雅,屋顶高高擎起月牙标志的建筑,这就是清真寺.清真寺和回族穆斯林的一生经历都息息相关.从出生后求取经名,到结婚时"伊扎布"典礼,从成年人的宗教礼拜,到民族的重大纪念节日,一直到饭依真主时的沐浴洗礼,都离不开这块平凡而又令人向往的"圣地".清真寺周围买房置地,开办酒肆和肉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神秘的真主的光环佑护下,回族人也凝成了坚定的民族向心力.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呼兰,阿城,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几处回族的清真寺.其建筑虽然不是十分富丽堂皇,但独特的阿拉伯风格和精美的文画装饰,整洁幽静的环境气氛,仍然可以唤起人们虔敬,景仰的心灵感应.
1 [! @4 f6 j: }' Q( M$ U' g* u    婚俗6 G; M7 O; Q; R0 u7 }$ v( U! Q; Y+ f
    回族订亲,一般要经媒约之言.如果男方家长看中了某一位姑娘,就托媒人到姑娘家提亲.姑娘家的父兄要征求姑娘的意见,如果姑娘有意,就要选择吉日订亲.订亲的时候,男方家要准备好丰盛的礼品,一般是布匹,衣料和金银首饰等,媒人及教长共赴女家,行拿手礼(行礼时教长与姑娘的父兄口诵经文).礼毕,双方交换礼品,商定一些必要的事宜.姑娘以首饰作为订亲的标记.姑娘家还要以男方家的礼品分赠亲友.回族婚礼是在星期五"主麻日"的时候举行.一般认为新媳妇到婆家的时间越早越好.这期间,新娘子忌讳与孕妇相见,认为这样不吉利.当娶亲车归来的时候,要把红毡从车门口一起铺到新房门口,以免新娘子的鞋沾上土.婆家的小姑子在新娘子进门时用盘子端着红枣和五谷,劈头盖脸向新娘子打去,预祝新娘子早生贵子.中午时分,司仪要请阿旬(教长)念诵经文,写"依扎布".典礼结束之后,开席宴请阿旬和各位亲朋故友,席上菜肴以七大碗牛羊肉为主,还有多样果品和煎,炒,溜 , 炸的菜肴,但都是宽宽的汤,吃起来别有风味.一般席上无酒,婚礼也没有鼓乐,这大概与伊斯兰教的教规有关吧.4 h0 s6 D" ^- E% p3 l9 u+ G
    丧俗
) b4 V5 G' M$ D' |" @0 C    回民死后实行土葬.丧葬的程序要经过"闪面","坐夜","净身","穿可凡","人经通","钉海克","人葬","顶架子"等过程."闪面",就是向遗体告别的意思."坐夜"就是守灵."净身"就是给亡人洗澡."可凡"是用四块白布做成的肥大,简便的葬服.回族有自己的公共墓地,不与其他民族杂葬.
2 A: |" J4 O( ^" Z其他习俗
0 S; K( ^% l: o+ _/ u0 D    着装  s; y. `5 i" Y3 T$ C
    回族的服饰很有特色.男子一般爱穿白色衣服,裤子,外套黑色坎肩,头戴白色或者黑色的圆形小帽.现在的老年人依旧是这个打扮,年青人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戴上黑色或者白色的小帽.有些地方的妇女喜欢戴绿色,黑色和白色盖头.$ z: w( f- I% D; ^
饮食
' M) y* A; T8 F' s" W! |0 c    回族饮食独具特色,别有风味,专一清真.回民以米饭,面食为主,辅以羊,牛,鸡,鸭 , 鱼肉和各种蔬菜.忌吃猪,马 , 驴 , 骡肉和一切凶猛禽兽之肉,忌吃动物血和自亡之物.回民有饮茶的习惯.回族小吃,可谓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回族小吃大致可分为面食类(包括酥饼,蜜果),粘食,糖食,肉食,凉粉,流食等等类别.味道有酸,甜,辣,咸等,颜色有白,黄,红,绿等.回族小吃让你见之欲食,食之难忘,回味无穷., I& `; r  W7 ^" v& }: ?  j4 [2 i
三大节日
$ A5 ]2 _: N# ]. f: g    回族人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有自己的三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宗教节日之一.每年在伊斯兰教历 10 月 1 日举行.这一天,穆斯林们沐浴礼拜,相互祝贺.如不见月,则继续斋戒一天,开斋节顺延.黑龙江省的回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开斋日期也不同.但开斋节一定要过,只是隆重程度有所不同.古尔邦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献牲",故又称"宰牲节".每年的古尔邦节.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的回族人民都要举行盛大的游园活动,欢庆传统节日.圣纪节,每年在伊斯兰教历 3 月 12 日举行.相传这一天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也是他的逝世日.因此,这一天也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3 11:07 , Processed in 0.1838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