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1|回复: 0

[导游辅导] 2010年导游考试北京主要景点第四章考点知识:昆明湖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四章
: E7 D- A' l6 B1 w第六节 昆明湖景区# H% z+ }. ]9 k- H$ U
  一、昆明湖名称含义
' p5 Y0 |0 }: x6 L( p/ ?! ^   “昆明湖”名称源自汉武帝在长安城开凿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汉武帝曾派使团前往身毒(今印度一带),在昆明国的滇池被阻,于是决定兴兵讨伐。为一举征服昆明国,便在京城长安西南挖掘了巨大的昆明池,以象征滇池,练习水战。乾隆皇帝借用此典故,将西湖改名为昆明湖,并也曾在昆明湖中操练水师,以标榜自己如同汉武帝一样,为治理国家的明君、开疆拓土的英主。
3 k& `5 b2 L4 I  B+ v! X- k  二、西堤 8 I# O$ W! a8 P. D' a1 G
  (一)界湖桥 ' D9 X, y) T7 I( Y+ Q# P7 ~
  界湖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北边的一座桥,位于昆明湖(内湖)、西湖(外湖)与后湖(后河)的分界处,故名“界湖桥”。清漪园时期此桥名柳桥,而西堤最南端的柳桥当时却叫界湖桥。光绪年间重建时,将两桥名称互换。
) G  a8 L1 K. S. x2 ?; x  (二)豳风桥
. `/ L) H& f9 }4 o  清漪园时期,此桥名为桑芋桥。光绪年间重建后,慈禧太后一是为了避已故咸丰皇帝奕伫的名讳,二是忌讳其谐音如“丧主”,故改名为豳风桥。新旧桥名都与农业有关。 ; `. I, A- ?4 N& z9 O  _$ w
   “豳风”二字出自《诗经》中的《豳风.七月》。这篇诗歌描写的是西周时期豳地(今陕西省彬县一带)百姓耕田采桑的劳动场景。豳风桥西面的耕织图中水乡泽国,男耕女织的生产生活场面正与诗意相合。 ; W! K/ U$ P8 ~% N
  (三)玉带桥 4 d  `* ]8 y. j% b1 g
  玉带桥为高拱形单孔桥,整座桥采用青白石和汉白玉两种石料精雕细刻而成,高高拱起的桥面形似玉带,故得此名。东西两侧的桥身上镌刻有乾隆皇帝亲笔撰写的对联和“玉带桥”三字。
, Q4 D% }8 k' x) ?/ ], U  玉带桥既是昆明湖的入水口,又是清代帝后乘画舫从清漪园去静明园(玉泉山)的必经水路,为了满足行船的要求,设计出了这种靓丽独特的桥身。
+ c3 Z$ J* h1 _$ ~  (四)镜桥 2 o$ W: {9 I0 t1 k, o' s
  镜桥名称是借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诗句的意境得名。如今镜桥是建国后根据残留柱基而重新建造的。
" E; {7 p, m0 w$ m  (五)练桥 / U% t+ B* H- ]. x" M; H
  练桥名称出自南朝诗人谢胱的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练是白色的丝织品,此处形容桥架在澄清如练的昆明湖水面上。 5 z9 E( Y8 ?! r, w4 }7 {
  (六)柳桥 ! }7 J6 A+ p( b' @- \: Q. C/ c* h
  柳桥是西堤六桥中最南边的一座桥,名称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柳桥晴有絮”。因西堤上遍植柳树,此桥掩映在柳浪之中故名。 6 k, t7 i+ _. _3 p6 P
  (七)景明楼
) d  B- B; \0 s8 [  景明楼位于练桥与柳桥之间的西堤宽阔处,建于乾隆年间,由主楼和两座配楼组成。景明楼的名称出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之句,而建筑形式是按照元代画家赵子昂的名画《荷亭纳凉图》中的画境创造的。 5 F; y; _# K  J; d
  1860年,景明楼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年间,因财力有限未能恢复。1993年,在旧址上重新修建了景明楼。
3 y# r# g1 v* j  三、东堤 * Z& J% ]( [' j, x9 N" I# }
  (一)绣漪桥
* X" G& f$ v7 k8 E. C# f  绣漪桥在南如意门内,位于昆明湖与长河、东堤与西堤交界处。清代帝后来颐和园时,经常从西直门外倚虹堂或乐善园(今北京动物园)上船,经长河从绣漪桥下进入昆明湖。为满足行船的要求,绣漪桥建成高拱形单孔桥,北京人习惯称它为“罗锅桥”。 1 }7 o" F' u+ e" {
  (二)昆仑石碑
$ G  F! v' c/ y! G2 B  昆仑石碑共有两块,一块立于绣漪桥北面的堤岸边,石碑四面镌刻着乾隆皇帝赞美长河两岸风光的御制诗;一块立于铜牛北面的堤岸边,石碑四面同样镌刻着乾隆皇帝的御制诗,这些诗作描述的是昆明湖东岸景观。 # b( j/ I; l$ J6 _. w
  (三)廓如亭
/ ~* ^8 f6 Y# ^7 g% D0 K! `  此亭是我国古代园林中现存最大的一座观景亭,建筑面积约300多平方米,由内外3圈24根圆柱与16根方柱支撑。乾隆年间,廓如亭正好位于清漪园与畅春园的分界处,那时这一带没有园墙,在亭内观景,视野十分开阔,故名“廓如亭”。又因它是八面重檐攒尖顶式样,俗称“八方亭”。
/ E2 O2 b7 i8 O0 d; U  (四)十七孔桥 ( z# Q8 g& r, K# H4 O0 S
  十七孔桥东连廓如亭,西接南湖岛,全长150米,宽8米,仿北京金代卢沟桥而 ; g5 C% X0 I+ W" B5 q
   (五)铜牛
. D- h3 w# |+ ^) k, W4 \  铜牛位于廓如亭北面的堤岸边,为镇水之物。为了阐述建造铜牛的用意,乾隆皇帝特意撰写了一篇四言铭文《金牛铭》,用篆字书体铸在铜牛背上。以铜牛镇水,源于大禹治水的典故。传说大禹每治理完一处水患,便铸造一只牛沉入河底,希望河道永固,水不泛滥。自唐代开始,改用铜牛置于堤岸边的形式镇服水患。
# q! Y9 H% h# P' c3 U  (六)文昌阁 6 v: F+ j4 B( ?6 U
  文昌阁是东堤最北端的建筑,建在高约10米的方形城关之上,是颐和园6座城关(文昌阁城关、宿云檐城关、寅辉城关、通云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千峰彩翠城关)中最大的一座。清漪园时期,楼阁为3层,重建颐和园后,改为两层。阁内供奉铜铸文昌帝君坐像,以及他的坐骑铜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侧的宿云檐城关东西相对,一供文昌帝君,一供关羽,左文右武,寓意大清江山文武辅弼。
) c0 s! G: C, o: W" y  (七)耶律楚材祠
( N8 T' W2 F$ p, \* P( U/ @$ K3 s- V  耶律楚材祠位于文昌阁东北,耶律楚材的祠堂和墓穴均在这里。耶律楚材是契丹贵族的后裔,为元代第一名相,元初的制度大都出自他手,死后被葬在瓮山泊东侧。明代耶律楚材的祠堂和墓穴遭到了严重破坏。乾隆皇帝建造清漪园时,重修了祠堂、墓穴、翁仲等。光绪年间,在耶律楚材祠前建颐和园电灯公所。民国期间,电灯公所废止,购自德国的发电机被拆卖。 3 M# t9 `+ o2 I/ m
  四、湖中诸岛 , b' r; e5 n2 W- n
  (一)知春岛
( K7 t) w+ v/ g, r  文昌阁西北是由大小两岛组成的知春岛,知春亭建在大岛之上。清漪园时期,两岛四面环水。慈禧太后时建了大小两桥,将两岛与东岸相连,并题写“知春亭”匾额。亭名源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每年春天岛上桃红柳绿,春意盎然,风景怡人。 ) q6 _3 g4 k6 s9 Z5 y
  (二)南湖岛 " z+ Z6 j' `2 v4 l( [8 k* y
  南湖岛位于东堤西面的水域中,通过十七孔桥与东堤相连,是昆明湖中最大的岛屿。
; |, ^# J! \2 \' d) U' N  1.涵虚堂
2 H* _- o. S% A2 ~7 c) k; p: F) S  涵虚堂位于南湖岛北面,原名望蟾阁,乾隆年间仿湖北武昌黄鹤楼建造。唐因南湖岛基础逐渐下沉,嘉庆皇帝便下令将3层的望蟾阁改建为1层的涵虚堂。 光绪年间,慈禧太后效仿乾隆皇帝在昆明湖中检阅水操战船,曾亲自在涵虚堂 3 x3 J! u- `7 Z- d0 o
  大殿内检阅水师学堂的官兵进行战船阵法演练。 ; e5 B' T3 V: {- w' C- ]
  2.广润灵雨祠
4 h+ h5 q+ k0 x" P$ I  广润灵雨祠俗称“龙王庙”,始建于明代。“广润”是宋真宗诏封西海龙王的封号,而昆明湖在明代有“西湖”之称,故将龙王庙命名为“广润祠”。乾隆皇帝80岁时,曾亲至广润祠在龙王前祭祀祈雨,结果当晚大雨滂沱。第二天,乾隆皇帝又一次驾临广润祠向龙王谢雨,并将名称改为“广润灵雨祠”。每年夏季,皇帝或亲自或派遣大臣,来此拈香行礼,祈求龙王及时普降喜雨润泽天下,香火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 ]  U1 _5 \9 {  O  1986年,重塑了祠内诸神像,而且修复了祠前的三座牌楼与旗杆。  v9 b0 L- q! b& A7 P
  (三)凤凰墩
! j# e* b7 f/ P' f* }  凤凰墩位于昆明湖最南端的水域中,是仿江苏无锡运河中的黄埠墩而建的小岛。凤凰墩上原建有一座凤凰楼,楼顶上安装着一只镀金铜凤凰,凤凰口中衔着一面风旗,每当起风时,可知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凤凰墩与南湖岛南北相望,凤凰楼与龙王庙相对,寓意“龙凤呈祥”。
8 u$ q; r* J" c5 P* `, ]  道光年间,国力日渐衰弱,园林修缮和殿内陈设难以为继,凤凰墩上建筑因而被拆除,铜凤凰也不知去向。 * @! K0 v" e' f0 K* e1 I5 }
  (四)藻鉴堂
* d1 B! N  X" u2 w  藻鉴堂位于西堤西南湖泊中的小岛上。古时选拔人才称为“藻鉴”,乾隆皇帝以“藻鉴堂”命名,是寓意人才难得。清漪园时期,藻鉴堂内陈设有许多珍贵文物。1903年以后,重建的藻鉴堂内部装修成欧陆风情,宫灯全部采用西洋式的玻璃吊灯,家具也全是西洋风格,并配备西洋厨师,慈禧太后在这里宴请外国驻华公使及其夫人。 ' r! [( Q8 B! R& U# V, E7 @
  (五)治镜阁
+ ]- ?: w  [8 z/ g/ ~  治镜阁位于昆明湖的西湖水域中,是一座圆形的水上城楼。清漪园时期,治镜阁的西面没有园墙,是一片水乡泽国。为防止附近的村民进入园内,守园的兵丁就在治镜阁上守望。光绪年间,因无财力修复被英法联军用重炮轰毁的治镜阁,便将这里残留的材料拆作他用。从此,治镜阁就成了一座水中荒岛。
; j* a/ @7 b0 r6 E' D  五、耕织图 6 F  i( u# m4 `& \1 l  B: X3 u
  (一)清漪园时期的织染局
: J1 a* U3 [6 G8 s6 \$ }# K1 M  耕织图位于昆明湖内湖的西岸。乾隆皇帝下旨将织染局从皇城内搬到此处,并在湖边立碑题刻,命名“耕织图”。耕织图包括织染局、玉河斋、延赏斋、蚕神庙、水村居等景观。为了进一步使景观与名称相符,乾隆皇帝还将13家蚕户也迁居到这里,并在四周种植了大量的桑树。在玉河斋游廊的墙壁上,曾镶嵌有临摹元代画家程綮的《耕作图》、《蚕织图》等石刻48幅。至道光年间,耕织图景观渐毁。
7 n4 X; J" S# h9 a, T1 U5 l" D  (二)颐和园时期的水师学堂
4 n3 p; i5 ?5 @2 m; c! L/ B$ y  颐和园是借恢复昆明湖水操、兴办水师学堂的名义修建的,当初的水师学堂就是建在耕织图废墟上。水师学堂由南北各五进院落组成,分为内学堂和外学堂,共招收了36名学生,全部为八旗子弟。学习期间,学生们曾在昆明湖中为慈禧太后进行过水操合演。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后,水师学堂撤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2 19:14 , Processed in 0.39453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