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0|回复: 0

[导游辅导] 2010年导游考试当代北京概况第四章考点知识:新宣大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十六节 新宣大街——新街口至宣武门6 w0 ^, R5 p( O4 z& E
  新宣大街新街口豁口至宣武门,全长5.4千米,由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西四北大街、西四南大街、西单北大街、宣武门内大街6条街道组成,是西城的一条“商业大动脉”。" W3 M* v; Z. u
  这条道路上的旅游设施、主要建筑和重要的街道有:新街口、正觉胡同、小杨家胡同、宝产胡同、西四北头条到北八条、隆长寺、砖塔胡同、沙锅居饭庄、灵境胡同、辟才胡同、郑亲王府、力学胡同、新文化街、首都电影院、中国木偶艺术剧团。
2 Y0 G0 \6 F1 k- V# W- [( `  新街口位于当年元大都城水路交通的咽喉处。新街口东北紧靠南北大运河的终点码头积水潭。积水潭码头是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开挖通惠河时设立的。元时的积水潭东起今天的什刹海前海,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和新街口东街一带。( D0 t/ @; x! ?% T; q* R4 ?% D
  明水乐十五年(1417)至十八年(1420)改建北京城,皇城将通惠河的一段括在其中,明正统三年(1438),造大通桥闸,俗称“大通闸”,成为通惠河的终点码头,积水潭码头废弃。从西直门北侧至今新街口北边的水域则被填成陆地,有的建为居民区,有的修成道路。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成书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中 “日中坊”界内出现“新开路”(今为西直门内大街东段)地名。明万历二十一年 (1593)刻本出版的《宛署杂记》“日中坊’’界内出现了“新街口”,地名(即今新街口北大街和南大街各一段)。清乾隆年间,新街口地段北起今新街口头条,南至今航空胡同。清末,北起城根叫“新街口北街”,南至护国寺大街叫“新街口南街”,西至北沟沿叫“新街口西街”。民国时期,北和西的地段未变,南面延至今前车胡同。北边改叫新街口北大街,南面改叫新街口南大街,西边改叫新街口西大街。
, H. _) k. ]* F" T( W  20世纪50年代初,新街口北大街北边的内城北城墙拆了个“豁口”,并在豁口外修建柏油路。1965年,全市整顿地名时,新街口西大街并人西直门内大街。从新街口豁口外至北三环中路,命名为新街口外大街。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北大街蒋养房胡同,改称新街口东街。
: O) P8 m; j; J6 |  正觉胡同东起棉花胡同,西至新街口南大街。明代称“正觉寺胡同”,因正觉寺在此胡同而得名,后沿用,亦俗称“正觉寺”,1965年定今名。正觉寺原名“正法寺”,始建于明成化十一年(1475),在清乾隆二十年(1755)改称“正觉寺”。
2 t- H% _, @2 F# v+ M' Y6 L  小杨家胡同原叫“小羊圈胡同”,著名作家老舍就出生在小杨家胡同8号北房三间中东头的一间。: W9 e, Z! b4 A- z& q/ x- d
  宝产胡同1965年北京街道名称易名之前,叫“宝禅寺胡同”(因胡同中有一座元代古刹宝禅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元至大元年(1308),后来逐渐荒废;明成化六年(1470)复建,并改名为“宝禅寺”。( g1 p+ V0 G0 ?: _8 A
  西四北头条到北八条北京保存最为古老、胡同四合院形制最为规范的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始建于元初,是元大都“鸣玉坊”的主体部分。明仍沿之,清属正红旗。8条胡同宽4“米不等,于1965年改今名。/ |# v  v& y+ X, v7 @
  西四北头条,全长600米,明清时称“驴肉胡同”。1911年后以谐音改称“礼路胡同”,1965年并人南井儿胡同。因是西四北大街西侧由南向北的第一条胡同,故改今名。: e( a# u; I- ~. r5 X- Q4 Y
  西四北二条,全长595米,与新成胡同相交。明正德年间威武大将军府在此,后人讹为西元帅府,故称此街为西帅府胡同。清代称“帅府胡同”。/ M9 B# f: ], |) W8 @9 ~0 V+ s
  西四北三条,全长527米,与小绒线胡同相交。明代称“箔子胡同”。清代称 “雹子胡同”、“报子胡同”。胡同内3号院原为明建隆长寺,今尚存山门、残殿和诗碑。39号院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故居。程砚秋从1937年起直到逝世前在此居住。程砚秋(1904--1958),满族,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创立出风格独特的 “程派”。隆长寺和程砚秋故居均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g! \6 G- R; F% d: y+ o$ V
  西四北四条,全长503米。明代称“熟皮胡同”,因当时有熟皮作坊在此而得名。熟制皮料制作时臭气四溢,因此又称“臭皮胡同”。1911年后以谐音改称“受壁胡同”。
. `9 _4 ]( c$ O7 J$ V& A  西四北五条,全长498米。明代称“石老娘胡同”,产婆旧时称“老娘”,因有姓产婆居此而得名。  F+ j% R# W9 C4 ?, ^7 D: ]
  西四北六条,全长495米。明代称“燕山卫胡同”,因燕山前卫衙署在此而得名。清代称“卫衣胡同”、“卫儿胡同”或“魏儿胡同”。1911年后为与南草厂(今南草厂街)东侧的北魏胡同相别,改称“南卫胡同”、“南魏胡同”或“南魏儿胡同”。: g- u& B5 k! D! Z4 k; u
  西四北七条,全长430米。明代称“泰宁侯胡同”,因泰宁侯陈洼及其后裔居此而得名。清代为避讳道光皇帝曼宁的“宁”字,改称“泰安侯胡同”,亦称“太安侯胡同”。9 I  m0 \8 _" ?, v; ?; F) J: s) [
  西四北八条,全长424米,与南兴胡同相交。明代称“武安侯胡同”,因武安侯郑亨及其后裔居此而得名。清代讹为五王侯,191 1年后又演化为武王侯。
" Y6 Z7 ~9 I% ?0 |* P2 F% Q* P( Y2 B  隆长寺在西四北三条胡同3号。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寺坐北朝南,石门额上书“圣祚隆长寺”。
( S9 c" K; N5 O6 J& n) T  砖塔胡同 因胡同东口青砖塔而得名,是保存完整的元代胡同,也是北京历史最悠久的胡同。青砖塔是万松行秀禅师的墓塔,又称“万松老人塔”。万松行秀是金元之际的高僧,俗姓蔡,山西运城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对塔进行修葺,由7 级加高为9级。1927年重修,并于东开辟一门,额日“万松老人塔”。鲁迅和张恨水曾在此胡同附近居住。
; x/ k' t  S& o0 w: K  1923年,鲁迅迁居到砖塔胡同61号(今82号),在这里居住了近10个月,创作了小说《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以及《中国小说史略》。1946年,张恨水从南京来到北平,买下了一所有30多问房子的大宅,正门在北沟沿,后门在砖塔胡同西口。1949年,张恨水突患脑溢血不能写作,失掉了经济来源,于是卖掉北沟沿的大宅,迁到砖塔胡同43号(今83号)的一所小院中,直至病故。
! ~7 b4 K# U8 b" X2 o3 f  v8 Y  沙锅居饭庄位于西四南大街60号,是老北京著名的满族特色饭庄,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原址在西单缸瓦市清代定王府更房临街之处。清时,宫廷和各王府中都有祭祖制度,祭品多用上等全猪制成。在定王府,祭祖用过的猪肉都赏给佣人食用,有的便拿猪肉到府外换钱。后来,就在定王府更房墙外正式开店经营起砂锅煮白肉,并取名“和顺居”,后又迁至缸瓦市路东。因店里使用砂锅煮肉,人们习惯称为“砂锅居”.久而久之,和顺居不为人知,砂锅居便成为店名。清嘉庆年间,砂锅居已成为北京著名的餐馆,经营的风味菜肴全以猪肉为原料。解放前,砂锅居的匾额有三块,左为和顺居,右为砂锅居,中间是白肉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经常到这里聚会请客。& N8 o% C" A/ v* d, O! a
  清朝时,北京的饭庄按规模大小可分为三类:最大的叫堂,既可办宴会,又可以唱堂会;比堂略小的叫庄,再次之的叫居。它们与堂很大的区别在于只办宴席,不办堂会,是一般官员或进京赶考秀才落脚的地方。# p& n; K; `; U4 T6 W
  灵境胡同东起府右街,西至西单北大街,全长664米。明代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称“灵济宫”,因灵济宫在此而得名,此宫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西部称“宣城伯后墙街”,因南侧有宣城伯府第故取此名。1949年后两段合并统称“灵境胡同”,1965年将八宝坑并人。八宝坑位于西部北侧,为南北走向的死胡同,因地势低洼卫生差,故原称“巴巴坑”,后谐音雅化称“八宝坑”。. o; l) H" `1 H4 u! b& u
  辟才胡同明代称“大石佛寺”,以寺得名,清属镶红旗。1905年,胡同内开办学堂,取“劈柴”二字谐音,将胡同改称“辟才胡同”,意为“开辟人才”。大石佛寺在元代是一座著名的寺庙,供奉太祖、太宗、睿宗的御容,里面设有他们的影堂。太祖即成吉思汗铁木真。太宗即窝阔台,是铁木真的第三个儿子。睿宗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父亲,并没有做过皇帝,忽必烈即位以后加以追封。本来这三位皇帝的御容供奉在翰林院里,元统元年(1333),武宗在位时迁至这里。武宗即顺帝,是元代的最后一位皇帝。1949年后,大石佛寺因拓宽道路被拆除。  Q) I( @7 A% R+ `
  郑亲王府位于大木仓胡同35号,现为教育部所在地。最早的郑亲王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顺治九年(1652)晋封为和硕郑亲王。在咸丰死后的“北京政变”中,袭爵的郑亲王端华被赐死,郑亲王的后代从此失去了显赫权势。
3 w+ Q  k+ ^+ I* r+ p# G5 w  力学胡同1965年前称“李阁老胡同”。李阁老指明孝宗时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当年其府第位于胡同北侧。李东阳,湖南人,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卒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天顺八年(1464),18岁时考中进士,孝宗帝即位后,李东阳参与编成《宪宗实录》,后升为宰相。他在朝为官50年,清正廉洁,而又善谋,还善诗文书法,是明代大文学家。
* V: W9 r* n/ I0 m: W& E* _' Q, ?  新文化街明代称“石驸马街”。为明宣宗女儿顺德公主的驸马石璟府邸。清代以沟沿为界,分为东、西石驸马街。清末又统称“石驸马大街”,1965年定今名。新文化街39号,原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鲁迅曾多次在此讲学,院内有 “三.一八”烈士刘和珍、杨德群纪念碑。% T9 K8 [  p1 l) N7 w
  西单商业街南起宣武门,北到灵境胡同,全长1300米,是北京三大商业中心之一。有西单商场、中友百货、西单赛特等多家大型商场。西单商场前身为建于1930年的厚德商场,是西单商业街上的第一家综合性百货商场。( r4 G) ?, r; E6 H1 k% ]) S$ A
  首都电影院原址位于西四砖塔胡同,始建于1937年,当时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等15人筹资修建,称“新新大戏院”;1940年更名为“新新电影院”; 1946年又改名为“国民大戏院”;1950年由周恩来总理定名为“首都电影院”,郭沫若题写院名,成为第一家国家级电影院。该影院曾创造了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北京第一家票款超百万、千万元的影院;北京第一家立体声电影院。2003年迁至西长安街88号首都时代广场地下一层。' S8 x4 @% g  i7 h8 m# c3 G
  中国木偶艺术剧团位于宣武门内大街183号,1955年成立,以辽西文工团为基础组建,是第一个国家级的木偶艺术表演团体。中国木偶自唐宋起,就有流传的历史,明清时区域更广。传统剧目有《大闹天宫》、《八仙过海》、《猪八戒背媳妇》等;现代题材的剧目有《半夜鸡叫》、《神唢呐》等;世界著名童话木偶剧有《野天鹅》、《美人鱼》、《木偶奇遇记》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7:12 , Processed in 0.2521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