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6|回复: 0

[导游辅导] 中级导游《导游知识》中医学复习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专题六:中医学
5 j* _4 W5 l# m9 k% W1 G  中医学概念: 
# R4 t3 g8 @6 c& R- c  中医学是在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积累,反复总结而逐渐形成的独特的传统医学科学。 0 |  T" w) f4 \& m  c. ~/ h+ I
  一、中医学的起源与形成
6 ~1 t  @$ I& W9 l, s  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 ) D. h. p6 Z5 n4 G3 d" k
  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疾病,从而有了应用中药的起源
' \8 U( c5 @6 H  在烘火取暖时,逐渐产生了热熨和灸法 ' {9 v+ u, o$ r$ [2 m
  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病的方法,并由此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经络学说。 ) z  f3 V* ^0 @* U9 o  I
  历史上代表性中医学著作的历史年代、医家或作者 $ q  O- C5 O* h
  春秋战国 《黄帝内经》 3 ?" J! e! [: U% {: ]2 B
  汉朝以前 《难经》
/ Y* L4 C3 r7 Z: l; R7 Z  东西两汉间 《神农本草经》 
, b/ E7 }6 {: s- G# v/ x  东汉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 y; B1 r# [, |  ~/ z$ C  o4 ^
  西晋 《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
: |" |6 M! m* |: _9 x  隋朝 《诸病源候论》 巢元方 : C2 B4 |+ y  i% ]( _) y. O
  唐朝 《唐本草》 苏敬等20余人 + G9 s) W1 Q+ ^" y% i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思邈
# j* B# ^* i2 S  明代 《本草纲目》 李时珍
( ^; l, Z6 f) h( V; E  《瘟疫论》 吴又可 8 o* k/ Z$ i. E# {
  清代 《温热论》叶桂;《湿热条辨》薛雪;   `6 j/ g0 Z8 I) p; P. d( v
  《温热经纬》王士雄;《医林改错》王清任
% ^1 n% x+ d3 W  [) W, d  “金元四大家”的医学流派 , y) e" s. Q6 d
  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生火”之说,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他为寒凉派,其学术观点对温病学说的形成以很大的启示; + v# M0 ?6 t. T! P2 @% J* I
  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攻邪驱病,以汗、吐、下为攻邪的三个主要方法,后世称他为攻邪派; 2 v# o0 W% x! ?/ n
  李东垣提出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治疗以补益脾胃为主,后世称他为补元气派;
4 ]) l; \2 @- x8 n8 g  朱震亨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世称他为滋阴派。
* ~% L4 t6 P$ X* D3 |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0 |- ?  _/ `# V7 R  (一)整体观念的基本含义 6 I5 f. y, T; F2 L7 b
  1、人体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3 d  @( V% p2 c8 q; [0 l4 F  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 K& n) D7 |- W! n' A3 }' V
  2、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 d" R" s2 [) {5 V" y* V. c  (二)辨证论治的基本含义 考试大收集- D5 G; w: |; D( s" i; d5 O
  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   A* x# q8 H9 M8 b  P
  “辨证”的“证”是疾病的原因、病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的概括。
% g- P9 l9 f! V. ^# G  所谓“辨证”,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症候。 # c# ?9 ?8 G8 z2 I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0 @, k. R; J, i' d  诊法:望、闻、问、切 * K* @: A3 c! h6 q: v6 C
  三、中药基本知识介绍 ) t) A+ {# U. N% g. \! i) p
  中药——又称中草药,是通过特定的加工方式加工炮制后可直接供给药房配剂使用,或可提供给药厂作为制药原料使用的植物、动物,矿物等。
# @3 w9 k+ s% ^) E& G  成品药的剂型:丸、散、膏、丹、片、药酒等
: s7 {, [/ m6 q5 s/ Y' e  中药的四气——寒、热、温、凉 6 P: [' i0 k; o1 f5 v
  中药的功效分类和代表性药物: , [& c+ r0 F  i6 T
  疏散肌表,促使发汗——解表药:麻黄、桂枝、薄荷 ( |2 y5 t& J, g+ i! B9 v
  引起腹泻,润肠通便——泻下药:大黄、芒硝、火麻仁 5 S& f5 K8 M3 F4 |- H
  清解里热——清热药:石膏、栀子、丹皮 2 y& X0 d4 B* c+ z# k. L
  芳香辟浊,化湿醒脾——芳香化湿药:藿香、佩兰、砂仁 * o2 f# F! j" q" A! w- l) s
  通利水道,渗除水湿——利水渗湿药:茯苓、车前子
8 o3 G# l0 E4 ~. w- E  祛除风湿之邪——祛风湿药:独活、五加皮
: G$ A6 g2 `7 H4 S5 ^- ]) E  温里祛寒——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 / Y( O: r5 ~7 g& j0 g
  镇静安神——安神药:朱砂、磁石、牡蛎 $ `3 K  ~) X/ |& p2 ^: J
  调理气血——理气(血)药:橘皮、木香、丹参
' o! N  @7 k. U; m  奸运脾胃,促进消化——消导药:山楂、鸡内金、麦牙
. |# \1 l2 d6 v( i  b  化痰止咳——止咳药:半夏、苏子、贝母   P( ]8 o& i1 X# [
  补虚扶正——补虚药:人参、党参、鹿茸 3 B/ Y0 @% h% f' U- E
  部分常用中成药
' Y1 u8 o4 V+ v) ?, }& Y  桑菊感冒片 : q5 q( z- ~  q' O) t, a
  板兰根冲剂 " t0 l5 \- U  Q# E( o9 p
  牛黄解毒丸
: P2 p& h& v+ s) O6 w! @1 m  十滴水 * l2 \9 A. j1 ?8 P" W0 h
  仁丹
" S& k  [- t4 f9 q7 R" s  藿香正气水
9 ?9 }) g$ B* `) R) X  六味地黄丸 ) J# `2 t# Z5 s" S7 @, e" r
  逍遥丸 " C& F) H3 r! O0 {  \$ @6 w; A
  牛黄蛇胆川贝液 + B/ a3 f  X5 o1 w4 D  D0 {
  保和丸
$ A5 r: h2 ^2 B7 B8 W/ e* g9 L  锡类散
% H$ A6 z& l* M  `7 E# H  藿胆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4-30 03:42 , Processed in 0.2352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