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7|回复: 0

[心理学] 四川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记忆第七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2011年教育心理学考前知识重点记忆3 |( y/ J1 B' Z& K: a  h; u
第七章 不同类型的学习3 n1 M* ~9 m# x4 E' z. w6 ^/ i
1、简述理解的种类和水平。& D% a. f* \% X# o/ }6 z. D3 f( G
理解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6 U8 X: S. u& y, U+ t( O
理解的种类:对言语的理解;对事物意义的理解;对事物类属的理解;对因果关系的理解;对逻辑关系的理解;对事物内部构成、组织的理解。
6 k0 s, R: c5 e, o, k! E  u理解的水平:字面理解、解释的理解、批判性理解、创造性理解。: A- j% ^, z6 I) Q
2、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l( f2 c( ~6 {* }, ^$ L, a$ s' g# z(1)通过直观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2)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概括水平;(3)利用变式和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4)通过语言明确揭示概念和原理的内容;(5)使知识具体化,通过应用加深理解;(6)使知识系统化,进一步理解教材;(7)指导学生自学。. v& D+ U( D* W( {2 x, @: z
3、试述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 O9 |: l% s& Y' Q! M& U: q
(1)审题;(2)通过联想,再现有关知识;(3)使当前课题与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实现课题类化;(4)作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
) X" |2 C& w" F4、动作技能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5 Y8 r, J3 O) w4 v* Y% c9 \(1)认知和定向;(2)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3)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3 E2 U4 `: n. ]6 U7 `5、简述加里培宁的关于智力技能形成阶段的理论。4 \# I! k- s* B& d5 `* `
(1)活动的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5 x' O( [2 s, T4 r; ^  \5 K
6、简述练习的规律。
' A7 Y% H7 c3 w* I5 n' V2 y! T(1)一般趋势:练习成绩的逐步提高;高原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2)练习曲线的个别差异;/ G2 w, S3 ]8 i
7、怎样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
/ ]% Q. I+ [0 R$ M. A6 \2 u& |(1)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2)依据技能的种类、难易选择不同的练习方法;(3)有效利用观察和表象;(4)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1 a5 G  Q! X" |6 Q7 Y" C$ L9 g
8、怎样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9 M- e2 Z( u" v
(1)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2)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程序,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3)使智力技能的应用有广泛的机会,培养学生技能迁移的能力。2 y4 h. L! v% ^; {7 L# k
9、简述发散性思维的特点。6 e9 t# U0 b+ b) J- K9 `$ z! [
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
. n' m  S; C' _, x1 w10、简述问题解决的阶段。1 m& L5 O* E% y& q2 g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m! G4 O5 e( _' W& P# Q
11、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6 @  n0 i3 h6 X$ ], k(1)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2)能否正确的选择和组合有关原理原则;(3)言语的指导;(4)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个别差异。
+ X+ O# ?" E6 B  u. j8 k4 N, ]12、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5 l5 n+ n  G6 W& B  K2 q
(1)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要有逻辑性是前提。(2)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是其展开逻辑思维的重要条件;(3)创设适当情境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q- E  X* h( K5 q" ~+ o" K$ C! X0 `13、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L) q. @7 b; U4 U- P1 q(1)发展发散思维;(2)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各种技巧;(3)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4)尊重学生的思维结果,容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A" ?2 C; s. C, \$ I" j
14、简述态度的转变的心理学方法。0 T1 U& L2 M) b. o+ L
(1)提供信息法;(2)认知失调法。
$ m4 m) X3 V- Y0 B" o  {5 @8 t15、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水平分期。! R' z4 B/ M' ?3 E
三阶段六水平(前习俗阶段:惩罚—服从倾向,操作—关系倾向;习俗阶段:人际关系—认同倾向,权威和社会权利控制倾向;后习俗、自动或原则阶段:社会契约合法倾向、普遍的道德原则倾向)
/ {# W9 |# O( ?, J9 H# P; Z3 A% q16、简述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类型、表现和处理原则。# L+ M% Z2 j; k; _: ^2 M
(1)压抑:当学生没有思想准备而突然经历到痛苦的、不愉快的和产生焦虑的情境后,倾向于忘却这些情境以求得心情舒畅,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心理现象;(2)投射: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3)回归:当学生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从而感到心情舒畅而不受这种情感的干扰;(4)移置: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5)认同:是一个人幻想成为另一个人,而这个人通常在他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 c9 e: J4 m* R$ Q9 Y4 |
17、简述巩固学生优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6 }% G1 q& L3 Q(1)尽量使已产生的行为定型或模式化;(2)尽量设法强化这些行为;(3)尽量引导这些行为,通过成功的接近策略,逐步使行为上升到原则的高度。2 g9 l  b9 [4 {
18、简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心理学原则。; M6 ~9 i' V. g; n) T% ]- T
(1)尽量预防这些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2)一经出现,尽量制止这些行为的继续;(3)加强对与不良行为相反的优良行为的倡导;(4)不良行为的发生应该受到适度的惩罚。
( G# C; w! E3 u7 u: l19、简述教师帮助学生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技巧。& _: u- z7 O+ Y# |, J" F8 ?3 }& R; J
(1)了解内情:教师应试图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2)重叠:在同一时间内注意两个或更多的问题行为;(3)持续不断:教师应维持一种连续的教育步调;(4)平和:教师的教育应像小河流水一样持续不断,平静、实在而有力;(5)利用小组开展教育:教师应通过向全小组学生进行教育,利用小组集体力量,而促进学生的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 03:40 , Processed in 0.1911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