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回复: 0

[教育学]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八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章1 @" n! |1 l' v  X7 p3 F* }& C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E9 o9 o, j& F
一、教学的概念
$ T* H5 Q7 U1 H7 C; V; m在教育目的规范下,学生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
, [8 I: S1 B+ C" a  f- N教学作为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y- v4 L# ^' P/ T) @- d(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i+ j: N1 G0 }3 n0 G* k
(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 ^; G9 l% v5 J/ {8 c4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5 m! B' J" k. Y6 L0 [* M$ X6 ]二、教学的意义
$ d; n' d1 Z. u2 v0 x5 c1 G' v8 c(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w* ~; |4 R7 z# O  h
(2)教学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7 w  w- C! {5 r: q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V4 b9 z/ C0 [4 C: ]! R
三、教学的任务
! Q6 g1 H. s$ |& @  `(一)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H$ Y3 s8 Y* m/ k; p/ }0 J9 [
(二)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2 w, c$ o7 z& o* x" q(1)发展学生的智力;
' s' g4 A. D" ~9 R(2)发展学生的体力;
/ X7 \8 |' g' |* k5 c(3)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
. H" t! e2 g: u- I(三)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3 i* n3 R+ K+ q$ z# A, V(四)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7 f4 V- `  r' G7 Z% |
第二节 教学过程和教学原则
: F: A' s' }5 {4 a" b% \3 m. ~2 h0 ~8 ?一、教学过程% {# b' @% ?5 H* O6 K( L$ @% _; s
(一)教学过程的含义& W$ s# M- f8 P1 O. j" |3 i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C: Q2 w* s$ s6 m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0 ?+ E) o! Y. M6 w, g( j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o, U( H* j" [5 z" h+ b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 _4 H7 A  \; q1 P) N5 U' o(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 S# q2 d+ C% n3 W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 W( i9 \) \" N. p- G) A(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f' V- @; ]8 H9 ~% A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0 X, u# E3 a; e3 r, P4 i(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 y: C' f& V7 y. O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q9 O; P0 }$ [0 u+ z6 Y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4 e6 r: J1 ~/ [* K4 K! I0 K+ U(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d+ j7 Q2 u6 ^2 R(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
, X4 B" u& P4 a/ N.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 m: S# V; b) H(三)教学过程的结构
, ]% W7 j8 e0 z  }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 w4 Y" P" E# {  m% q1 i, ]7 }$ x- q8 R( B8 C1.引发动机5 T, J9 g1 ~; _" Y  S" W
2.领会知识
& S5 y3 s: J" ~) Z9 L$ U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 M# X$ V0 F5 _' J! X9 t; ^) g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形成清晰的表象和鲜明的观点,为理解抽象概念提供感性知识的基础并发展学生相应的能力。
1 d0 V' i& C0 y. l: Y' ]6 b/ z第二,理解教材,形成科学概念。  o8 _% M& X& X# P3 N% a/ E
理解教材可以有两种思维途径:一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二是从已知到未知,不必都从感知具体事物开始。4 ?$ V' ?  s' F  Z! ]8 b
3.巩固知识% G* W' q( v7 m: n) s/ G$ I( [
4.运用知识
8 w4 T4 a! s( t% {, E' |7 E7 m5.检查知识+ r. D- X& |/ y5 y, z
要注意以下几点:3 y" A  ?5 A# e! w/ F1 K' _! k. Z* {
(1)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
6 j% I/ t4 ~* u4 S! n2 [(2)注意阶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要割裂;
4 B; M( Q  b4 p2 V: V0 x(3)每个阶段的功能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 H  z9 R" ?5 A+ u) {4 l: G% t二、教学原则
8 q4 o& T1 |+ B# V) R(二)教学原则概述5 N! w' o* V) a5 U) R
1.概念
# n& G" n, [/ R8 K: p$ t; S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o! J0 m0 v: i: M7 W4 J, F- E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区别! D/ r' o5 v0 s$ E6 @4 K0 c
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应该说是两回事,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制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a& E  v; C5 ?) E, W
(二)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
9 d+ R* V3 x' i' D2 k! m1.直观性原则
5 R; V2 j6 e* q% Q+ J7 \! v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使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8 y: l+ F1 z9 A* C, ]2.启发性原则
: D1 p3 Y, W8 G1 G0 Y2 R!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E: P0 `/ O, q0 u& u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 ~2 |; T2 u. D
3.巩固性原则4 d- A, o  X; e( K3 R% V3 O  t7 ^$ j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C% B/ h% X  B" k; u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6 h; m4 ^9 ], q4.循序渐进原则" u$ O8 o! Z; s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 B6 Q; k1 M+ z) O$ R. p5 F4 K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q. W" x- l) ~' ~4 x
5.因材施教原则! _& Z" c6 c* {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o( v! n/ x3 O3 x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 |1 q' Y9 E% \$ f" m" Y9 O( |- q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k* V& _; O6 q  `" j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5 z  X$ q# B, g" u* o7 a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T/ `# R' H# B) q
第三节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8 Z2 w5 Q* t& b- N8 w! z" k
一、教学方法的概述
2 j, a; E+ o7 l7 P5 U(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 g5 A9 B2 c3 r教学方法是指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 }1 K) a2 Y( U8 D2 _8 E(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F& v/ C9 X1 R9 S! A& R2 V
第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第二,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第三,学生特点;第四,教学时间、没备、条件。第五,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 @& B5 P  L& y二、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 E8 |3 E& a) V6 v4 V0 N$ w* z根据中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
, e6 ^9 N: L- @" h, L, Q(1)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p: r, Y7 E$ G+ m
(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 {1 L3 B) v1 }; w
(3)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
' q  k, S' E! H9 ?: _- S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9 @0 x- K& t, k2 @2 c. H, z5 I
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类:$ z2 t% _/ D5 r# v/ p
(一)发现教学
5 ^/ \; s; A0 J2 T6 f- u. X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发展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学科的基本结构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步骤的教学方法综合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被称为“问题一发现教学法”。
( E* R/ ?. ?. P6 Y" r8 b. ~“问题一发现法”的一般步骤包括四个环节:(I)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出要解决的课题;(2)教师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3)学生验证假设,交流初探成果;(4)得出原理或概念,并检验假设。
' D( o7 k9 G- o" ^! ^5 a7 H“问题一发现法”有如下特点:(1)教学的任务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2)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和解决问题,学生在教学中仍处于主要地位,教师处于辅导地位;(3)教学方法以学生独立探究和作业为主,教师的讲授、指导,学生的阅读、练习仅为学生的独立探究服务。
. Z  P1 r* u' V5 Z9 \  X4 F“问题一发现法”的优点如下:(1)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能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与能力;(3)教学中多采取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便于因材施教;(4)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教是通过自己探索得来的,故容易理解、便于记忆。
  T8 \% j" _1 e9 X“问题一发现法”存在的局限:(1)因强调学生的独立作业和探究而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对教师的要求高,教师除了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6 L2 D/ k7 O0 v/ w) A) k
(二)程序教学
: m* k3 ~- n& @& @1.程序教学的起源6 I, j* T4 t% l
1926年普雷西设计了一种自动教学机器,50年代斯金纳设计了使用教学机器的程序教学和只用程序教材的程序教学。60年代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程序教学的研究。+ j* b$ y8 o" h8 t
2.程序教学的分类
: R3 U# b5 ?5 u% |根据程序化教材的载体来分,程序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机器教学,指通过机器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二,课本式程序教学,指通过课本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第三,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指通过电子计算机来呈现程序化了的教材。
% Z# l! ~: p0 M' Z" E根据程序化教材的结构形式来分,程序教学可分为直线式程序、分支式程序。. ?" v; s! m9 N9 Q4 {) E* L! A
3.程序教学的特点0 C2 i% U; K( K
(1)教材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接受能力和学科的知识体系、内在逻辑结构。(2)学习时学习者手脑并用。(3)能及时地反馈学习结果,便于自我调节,掌握学习速度。
' t5 w: X, i6 z9 r, \  X4.程序教学的优点# ]/ t' v6 H  J1 L: k+ o
(1)目的要求明确,便于学生掌握预定的系统知识与技能;(2)便于学生个人学习,适应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能及时强化学习的动力。
1 B& T9 K9 H! n# w, P7 U$ v3 P5.程序教学的不足% o; Z; c3 H+ Y
(1)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惯;(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较少。
3 i. P1 D: _7 ?3 H/ D(三)范例教学) A5 ~3 Y! p& c/ J5 r! V- @- n; [
1.范例教学的起源
2 W9 n+ a+ ^1 W/ H: L# Q. A范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德国的瓦•根舍因首创。
6 ]- y9 E% k! h& K0 b4 h! U0 d7 Z2.范例教学的特点' {9 Q9 \. a# U# k, C+ E" j1 Z
(1)体现了基本性。(2)体现了基础性。(3)体现了范例性。(4)较好地体现了四个统一。
2 J  h( |% f8 o1 b8 A" t3.范例教学的优点: X) u+ d( Q3 ^+ X4 _* ]1 N' S
(1)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2)有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便于因材施教。(3)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地迁移和运用。9 \- n8 T) u6 J1 \$ i( ?
4.范例教学的局限/ a) e7 I2 H& Y9 s8 q- c
(1)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科学技术发展迅速,难于准确把握学生将来所需要的知识。(2)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
: b7 X& Z+ a8 ~" J' d(四)暗示教学
7 j8 y/ B0 L3 H8 b4 l# X1.暗示教学的起源。  {, H; K0 k( _- h0 {# e9 {: z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医学和心理学博士卢扎诺夫首创。& Z2 D8 O: `, J8 F  h) Q8 g
2.暗示教学的优点。  T9 B; m: [1 O
(1)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从事学习活动。(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潜能参与学习,特别是传统教学不容易注意到的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0 c* X$ u9 ]. d1 q. u8 K4 n" B9 N3.暗示教学的局限。1 `! J% }9 s1 g% Q" R) v
(1)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较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教学中还要求合理利用音乐、舞蹈、戏剧等单项或综合艺术形式进行配合,势必要求教师要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2)准备比较烦琐,对环境要求较高,特别是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设置难度在。(3)推广的难度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9-21 19:40 , Processed in 0.1928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