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9|回复: 0

[教育学]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七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课程概述
: t) u0 m7 @. p9 _' j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d% u- t3 l# d
所谓课程,即“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概念是课程论最基本的概念,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的定义可以这样表述: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是各级各类学科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 F) }* B5 @# D) d6 s  _+ F二、课程的分类
* J7 R; Z: B; n* n  O-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
# V# P! j" c, P! C(一)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E, }4 p5 W$ w. t4 C( o0 r' B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 \5 ]& j2 |/ j9 j0 J7 g2 ~1 l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 i& P3 U) n$ q5 f$ F. h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R0 C- `1 I# A! t
(二)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 U+ F; L. l( R2 g2 _! N: _7 _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
0 m' m8 T8 z! o+ i& h. _所谓地方课程,就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
/ J; s/ j+ o$ C, |" U% c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f" ?/ ~1 t, P" W: q0 h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 Z" @9 h. U- ^' |" C. x' ^5 f1 g(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 K+ d$ ?+ Z( c+ R" l(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1 O6 V; [! J4 a. |( p. E+ V
四、制订课程的理论依据
+ A) v! v1 Z  ]! ~0 L) l  \(1)人本主义与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3 G% U3 k* g; m0 ?! m
(2)学科中心和活动中心课程论;/ ]+ @) }& n8 J  p7 V+ @) r1 i
(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对课程的影响。
7 Q( p- }: L: \% f& E, b+ S, G7 M
8 c' Y% h) C# o( _7 m第二节 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
. j+ K/ Q% G. t2 \" F  ~一、课程目标, [# _+ T8 P1 Y8 e! z# |
(一)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M  L5 ~: I( w( t
1.教育目的
9 b8 H3 Y( v+ q! D+ `" f它是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确定的。 ; u+ G0 V1 [0 d0 {
2.培养目标8 a) C$ x8 V* {8 i' K2 G# J3 P
它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自己学校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所以,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概括性的程度不同。# D  Z( z( B; O2 f
3.课程目标
- N2 e( l; N! f+ t7 \" X它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时限性,第二,具体性,第三,预测性,第四,操作性。
* ]7 X, ]% T. g7 s' ^4.教学目标9 f* Z9 O: V" Y( S; b0 u1 B/ }
它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它具有这样几个特征: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教学目标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教学目标具有灵活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7 v1 b; u$ A  `6 |9 l. o(二)课程目标的依据
9 ?# u0 O1 x! d; o" ]6 n  G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g! U4 r8 N. b( P6 Z4 U4 Z
1.对学生的研究& E1 B1 I/ V0 }# K0 N; |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通常包括三方面内容: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 C7 |0 e' s' S2.对社会的研究+ ^- P+ n1 d* S' M- T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课程领域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把社会生活划分为若干有意义的方面,再分别对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泰勒介绍的一种可行的分类是:①健康;②家庭;③娱乐;④职业;⑤宗教;⑥消费;⑦公民。$ f5 h2 O5 h7 a- {" S( C
3.对学科的研究
6 Q3 M8 y7 f. l9 Q7 w- M0 D" n学校课程毕竟是要传递通过其他社会经验难以获得的知识,而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1 H+ Y, U  o( S, X
二、课程设计' I( K! x5 l* w2 {% U8 \
(一)课程设计的概念
9 B& I6 [# v7 p. _8 Y4 A" W“课程设计是指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总的来说,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其中,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也是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7 V0 ^6 P0 X$ F2 [
(二)设计的意义
3 w% b1 }# B. P! `' B8 \! _(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1 z% [( F. s# O: M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 @: S0 y: O% ^8 x8 ^4 R/ u'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 w! B0 E# @7 _(1)合目的性;
& M8 z, [9 Q' v. w" D; s(2)合科学性;
/ X) Y. t# @' e8 a4 _7 D(3)合发展性。) p& J# u: p+ B5 O1 D$ _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 u. k- o2 h, G# ?- J4 c+ v. t(1)确定教育目标;
% s. N4 F7 L! _* C# \. M(2)选择经验;
# K! L5 r8 z5 ]$ o5 c(3)组织经验;% K. O8 H  V2 b
(4)评价结果。
$ G' a  ~6 u3 z9 F(五)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I; h/ W/ b+ K# v" S% N1 P
1.教学计划
: h2 q! ]& z5 W+ y(1)教学计划的概念/ R' t6 S& n/ u) Z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强制性。二是普遍性。三是基础性。. H* \2 ?8 }5 ]) T6 G7 L6 j
(2)教学计划的构成* |% H& V+ s# M6 o4 B2 }! C' k. x0 ~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必须同中有异,重点突出,特点鲜明。( ]% T) V; {+ A( R+ @$ B
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C5 F1 z$ L9 A) H+ E4 \, Q
①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1 t  D0 W/ V  A* U7 G9 C4 c1 D
②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自然和社会常识,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Y! J5 H0 a1 p" @1 L$ F* H③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④初步学会生活自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 ]: B$ I7 T3 k0 Q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 K8 |5 p- Z6 Y6 n) \2 q①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5 o1 ]' }$ ?6 X$ O  f②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形成健康的志趣和爱好。
$ @' d4 R# n6 T5 t3 R! w③学会生活自理和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择业的常识,具有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 N$ ]1 u% x/ P1 H* p: n6 h/ H我国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 @0 y% {  g9 {
①初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7 q: I" T0 [$ b- q: I6 T②掌握较宽广的文化、科学、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o( T! k$ w  Z9 c% `2 ?  Q
③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知识与能力,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相应的审美能力;7 W# z- J2 o" _, _# @
④具有正确的劳动观点、职业观念和初步的择业能力。7 C% b$ y- u7 V  }* k5 K
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g$ B9 H$ [# |' G- v, w3 x
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我国学校一般均为秋季招生,一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学期之间有寒假或暑假。3 y: M( C7 V' U, z( Q' L8 B
2.教学大纲% d; L& i( H7 I1 K
(1)教学大纲的概念
, u: a7 P# _8 F8 V& `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6 F0 a2 R6 A0 k5 b
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j; k  Z) B2 Q6 w3 h
(2)教学大纲的构成
" z- U2 t' S+ T. g) Q5 V5 w8 b' M教学大纲一般由以下基本部分构成:一是说明部分,二是正文部分。
5 t- s) U; w# ?: M2 P4 n  A: U9 K3.教科书设计
+ v$ [$ d- x9 f8 p, G3 Y& G9 M5 a(1)教材与教科书
" H" L+ @! E. a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简称为教材。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 n+ @2 v1 Z8 {( i% p: w4 ], |, W(2)教科书的编排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8 J7 D! |% a" K(3)教科书的作用
) l1 r  G5 v' k. O1 r0 ?* s# Q( o第一,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5 R5 v( C; c2 m) O& m
第二,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 t' e0 \) p) x4 t5 H5 i第三,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5 S2 U0 h! ]/ k2 [# w0 o
第四,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 \$ O  \+ R0 Q" [0 n; Y& e- {
4.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 u0 x/ x0 U' h0 N8 J0 q7 J  C( f第一,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I0 s- x2 X  L% X
第二,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 w; S% e2 q1 Z& @# P+ z7 W" p+ q第三,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 \  ~9 ^9 q/ T) k第四,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7 f3 d5 W2 e3 u6 r
第五,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9-21 20:42 , Processed in 0.26686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