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4|回复: 0

[教育学] 2010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考核精要:第六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六章- L) l( N/ ~8 N' B
第一节 学生, R. [. {. U( ^" c% \/ @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 M* ]8 |, j2 j! P" S(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
. ]1 V0 h$ q% R  [8 R7 j& c/ ?1 b(1)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 Y4 S7 a% v6 y
(2)具有思想感情;: }! P' g% n% d% }: y3 T+ e( B7 N
(3)具有个性特征。 - v$ k0 o7 N# l7 e  }" \/ ~2 k0 y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6 y. H" p) P* S! i% H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和可塑性; - E, E9 c" U4 j" S
(2)学生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A# X# z6 ?1 A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8 U1 X% _: W( s6 g(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
# K7 m. F) k  }(2)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 % _5 e3 H' S1 s% ^/ f+ |8 q
(3)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 C5 H' |0 L3 Q1 s" G/ M2 f/ A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3 E5 f/ \& A4 l. N(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3 T. T, e, F4 S# `$ c
从整体上没有真正认识儿童个性的独立存在价值。( w2 M( _, D: k+ `& U4 \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7 w& {, c5 k$ n0 n) D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 }) o" X' H% H/ @( T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i" A4 ], S' H) m! v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我国现行《教育法》对各级各校学生的基本权利所做的规定,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1)人身权;(2)受教育权。
* G  E6 U: X7 s+ W# W3.学生的基本义务
0 d2 n* X& D: B) y# O) @学生的基本义务是指学生按照教育法及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参加教育活动时必须履行的义务。我国现行教育基本法,对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基本义务作了明确规定,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 @! E# ]; e( H" q) a! ?(1)学生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4 ^- T! A, l; v0 c+ C7 ?(2)学生有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义务;
; J! f$ I) M/ D& s(3)学生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 J6 W1 Y# d9 [$ H+ M) o3 U' c(4)学生有遵守其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管理制度的义务。4 X5 e" {6 Y7 F/ O" ]8 G9 y# r
第二节 教师
& Z4 Q& Y- Z/ \& T3 b一、教师的本质属性
! c$ ~# O/ Z8 E1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V6 f" C/ b% l" l9 y3 l
(一)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 I  s# i( m" ~1 ~. G, u/ i一种职业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 C" N3 @! b$ u6 }(1)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2)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7 ?6 c3 J( j1 s4 c/ b- V(二)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 C" i  |: z8 }. o: ?, Z9 c2 V8 N4 w; H二、教师的职业特点7 T9 _, S0 ~0 Y, a5 }& u1 V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0 q2 x0 e5 Y$ e( n! N  g+ F
(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 D5 i7 Y7 m1 j, e. S! T$ @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9 L% S1 k9 [9 S9 k(1)特殊的复杂性;5 h% a) S1 M" |7 Y/ K$ k
(2)独特的创造性;# H! s- j" J# }# A
(3)鲜明的示范性;
% u4 d6 c+ R3 T(4)显效的长期性。% y8 h. ?$ n. }+ g# q9 R
四、教师职业专业化" m4 o' i% B2 ~3 u
(一)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0 s1 j0 S* \: t2 r( X9 M# J( E0 s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群体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 p% X4 r3 C8 K: e. b, C0 E3 h(1)专业知识;(2)专业伦理;(3)专业训练;(4)专业发展;(5)专业自主;(6)专业组织。) V3 `% w) B( C6 C# Q& a8 e
(二)对教师个体专业素质的要求
6 T5 [( F0 D' m, c( E( D: H& q5 o8 x1.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6 S3 B9 C' r5 ]- c(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9 K7 h. C1 K' n% x3 x" i
2.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
" Z! J$ ]( L% E/ ~(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修养;(3)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6 c+ x; q; S& l. O; ^- [6 E/ J, q3.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
: E5 o3 L4 W6 c$ {(1)教师要有课程开发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具备全面掌握并正确处理教材的能力,其次,能针对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诸多的现实条件,适当改造教材内容。; J/ E- j) T; @2 U$ O- p4 N4 j" }
(2)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 Y" O9 {* P  u. u(3)组织管理能力。# s) V3 {/ c9 @: N+ Y& b( H
(4)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的能力。首先,应有学术研究的能力。其次,要研究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学和教法。
% S/ f9 E& K9 N# [! ^8 F) g7 N' H五、教师的人格特征) k1 r6 @6 g* e7 j) v0 i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 B/ h* E7 V, b4 J0 s" S- d+ B3 R(2)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8 {' \5 a6 \1 |# O
第三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 k% L6 R+ X9 b. H一、师生关系的理论发展概述  H. G) L2 N- r5 y' g: }
(一)师生关系的含义及发展
; X& @7 ~4 |+ N" ]1.师生关系的内涵& n$ f; @# {5 |! v* I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 X: o) M# d0 w, N7 y* F2.师生关系的发展 , _5 c* w+ L7 c$ K% W
第一阶段:以德国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视教师为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人物,学生成了被动的容器,由此形成了教师中心说。第二阶段:以美国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竭力弘扬学生主体论,把学生当作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向导,这就形成了学生中心说。第三阶段:以前苏联和我国一些教育家为代表,认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统一的,便有了主导主体说。
- t1 R0 t/ @8 @(二)师生关系理论模型研究& e& S3 B" ?/ K0 V$ L
1.相互作用模式
  y- ]" X2 t+ z; s- G3 q相互作用模式主要是依据团体动力学的研究成果而建立的。8 N& B2 S/ C% C' Z2 B
2.社会体系模式! Q& B$ ^1 R6 ?9 `+ T1 i9 h5 v) {1 |/ ]
社会体系模式的基本理论依据是: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处在大社会体系之中,因此,师生之间的影响,除涉及师生自身的因素之外,还涉及其他社会因素,应把师生关系放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考虑。
8 ^' R, }! h, Q& `- e+ D/ R. x: Q- T二、师生关系的本质特点
3 Y+ H! A* T# L3 B. q" {: b' ^(一)师生关系的社会制约性0 }; j" d) r% \6 D7 d6 b/ o2 W
(二)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 y; z# D0 N*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3 T" i& k+ s* h1 k(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 C5 ]9 L+ Y( Y/ w(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 s0 f/ R' Z7 ^  W5 ~/ c4 Y(三)学校师生关系的特点9 x) L( G& N) ^" ]4 h' l5 P
(1)民主平等;
# s9 p, Y- I. `! ]% P3 j(2)爱生尊师;$ }- V, B# v. J, ^
(3)教学相长;0 d2 g  L; m: f# f- F7 U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4 m: O8 F& y. U/ \( ?
(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
& J- [( ]& @; L  ?" x/ `0 k/ y! j3 u(2)建立教师威信;
7 Y; @5 K( f" f& p( L(3)善于同学生交往;
1 s9 s3 m* i5 n- i* F- S* D& H(4)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9-21 19:50 , Processed in 0.44999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