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5|回复: 0

[说课] 教师资格证认定初中语文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5 q- f3 U9 H$ r# J& ^3 F% H/ Z  各位评委,老师:+ Q. C8 C8 U* Z' H# a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 g, ~. n8 n/ x# ~" x% i  一、 教学分析
! \, L9 X# m0 S: |9 s  1、教材分析
2 |- h. m  s/ A" f) `9 }8 }( g# |; m, }+ W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J* P; }! Q# D4 `$ P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4 d/ X% G% t+ |; T( q1 I8 N
  2、学生分析
- f2 l9 h5 }  T$ v  现在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h) u4 {; u; b  }4 ?
  二、 教学目标, C, t& p' ?  K1 F$ j) d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想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
! S6 n& X" S- ]8 Z+ R0 a  1、知识目标:
& ~! ^0 D/ F% j3 O! i6 q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2 f/ `5 ]- W* _2 ]% ^+ l8 g; m
  2、能力目标:# ^, |" \5 w$ c0 g4 y7 [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概括要点的能力。$ @% Q6 Z% B" G2 I$ p; u% s( @3 t
  3、情感目标:
" g5 J  C, v$ Z% B$ H5 C  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使学生树立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8 v7 m" p2 |  `2 L* D, z. I
  三、 教学重点
8 Z$ v( Q* t0 h) c1 k  教学重点: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6 L) G, X! R# x* `7 g' A; U  2、理解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那些教训。" j# E% v0 c1 a  \' P, h
  3、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5 f" X, w4 m2 ]% b  四、教学困难9 B  {7 w6 C4 g+ y7 x
  恐怖的罗布泊!大家都想一睹它的风采。然而它又远在千里之外,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对它进行实地考察。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罗布泊呢?对!运用信息技术。我是这样考虑的:1、关于罗布泊的信息,网络化教学可拓展学习空间,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2、我校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积极性高,能熟练地使用Internet,有较高的获取、分析、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2 \1 t+ b0 @' Y5 o9 ]& j
  五、 教学方法5 P3 k8 a% z, C4 q, O% T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本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我采用组织学生进行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学习为前提,课堂上成果展示: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展示,教师旁边指导。我也利用信息技术上网为学生搜集一些图片,有仙境美景,也有荒漠惨像,利用这图片唤起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视频链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然后个性阅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再利用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旨。教师从中点拨,穿插思想教育。
1 M7 [4 g) b1 W, b5 u4 @9 w8 p% w  那么信息技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它的功效,如何实现整合呢?我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以下教学过程。5 w" e! t  z8 {3 @
  六、 教学过程- U5 c6 b1 E- N4 [
  我把这节课学生活动主要过程先呈现给大家。活动主要分三块“课前准备”、“课堂展示”、“课后总结”。注重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6 @( ~+ l  W  N
  (一)、课前分组准备、网络自主学习$ [& U: x  E$ H/ V9 c" c5 ?. m; Y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课前提前两周,布置学习任务,按专题,分成四个小组: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青海湖的过去和现在、月牙泉的过去和现在、相关的受人为破坏的例子。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与专题有关的资料,并整理、筛选、加工,做成课件。
/ L4 s0 P8 B" b  ~1 W% H9 D* a" o6 A  这一环节设计我主要考虑一是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进行小组协作学习。经过合作交流、筛选、分析、加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完成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二是我想通过这个环节来锻炼他们的能力。
1 S# O7 `# C% q- v# U; G  (二)、教学设计$ @: T9 H! L7 {8 W. @& p
  第一板块:课前出示课题(画面配上月牙泉歌曲)+ r0 c, F2 j* x) C4 O
  此环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忧伤的情感氛围。/ {: F" ^; K5 [/ t8 G
  第二板块:导入设计8 Y3 |- E+ F& H
  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2 e1 g/ t3 W) T& B7 }
  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 X0 @4 T# F' g& {+ E+ o0 c7 N  同学们,人类破坏生态环境,浪费地球资源,最后遭殃还是我们人类自己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一起走进受到人类破坏的地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 Z* [# N  m! L/ |0 K  (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既与本文主题紧密相关,又能引发学生的忧患意识,为学习文本奠定情感基础。)
% [/ o) J8 A: ^$ |) X$ k  第三板块、解题:
1 Y, e4 Q/ e" J4 _7 B2 {4 l/ c' A7 O* m& G) C% c& I
  1、“泊”是什么意思?你认为“泊”应是什么样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0 04:30 , Processed in 0.31018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