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9|回复: 0

[说课]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C7 `, j. g5 c* j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从教材、教法、学法、过程、板书五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Q  b+ {5 c$ {- `) Y1 N
  一、说教材7 m2 U6 B9 x8 W1 H- A3 B. o
  1、教材简析:《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先秦历史散文《左传》,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的故 事。" S: j9 s; ^( E) H2 y
  2、大纲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烛之武退秦师》是新编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昨日的战争”,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这是一个关键所在。
3 o6 H/ G! `, R, ^2 ^; Z  3.教学目标:
5 |" j$ F9 A: V9 t# n8 D  a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解决几个生字,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4 ^8 S" g/ [$ \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 e3 e- z$ I& r' _- d  I& Z  c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 z& e0 T  N. Y1 h2 s# b, c2 M  4.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R( c- |# m$ Z5 P0 S
  5、教学难点:烛之武高超的说辞艺术- Z3 D. ]) S/ I3 L& v
  二、说教法. r0 `5 [3 k" j( n( E+ a
  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同时通过质疑激趣,让学生在兴趣中讨论,探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 g& W1 B6 p) ^5 Z/ g  O% m/ t
  三、说学法
2 `9 d) `% [" b  新教学大纲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 t2 T$ `$ z6 I7 @' W0 y  因此采用预习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 X4 z8 W- F2 ]: r. c: e9 i  四、教学设计! H7 ^8 t1 P6 M2 F- f$ N
  (一)预习设计6 V, |7 A! O' h+ U0 b9 a& @' z
  1、并结合书下注释了解《左传》。
( b7 x1 P, t0 j' p0 O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4 m/ Q+ z1 j- ~  x. h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 X' c7 Y& l6 x) x- p; \$ a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 @) B( G  \+ X( V2 _, c" m$ v  5、通过本文体会《左传》语言特点。, W) @: `% ]' [+ Y4 q5 v' m
  (二)教学过程$ n$ I% y# r/ C9 ^
  1.导入:有人说“口才,电脑,英语,驾驶”是当今青年必须掌握的四门技术,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见口才在今天同样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人怎样凭三寸不烂之舍就使强大的军队退却的故事,请看《烛之武退秦师》' b6 E9 N& Y' U3 W3 S( i0 r
  2.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B* i6 K! e, k- S7 @$ ~4 `9 G9 N7 y
  ①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讨论)
8 H4 k, t. ?6 G# _; [5 _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1 P) b* t6 K) e* U( Y  ②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 [" H1 q7 E1 |5 Z) c5 l. B) c' p, I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W6 h" L  o6 d& W" P8 v
  ③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 e6 q& t6 [2 v: }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 U* g+ r# @6 o) u$ J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F% i5 p/ {' M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1 p! ?2 c, ^- a; J8 ~' x9 t: E: @) F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 Z; s- t$ Z* P, ^6 g% x3 \: K" c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6 g, ^) X: `+ C2 `) @8 l2 o) g/ b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 I' F$ `) {# M7 I+ c" z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 |9 Y, i% X6 I3 n8 s  ④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提问--讨论)
; Q( m8 H' l3 F9 _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 e/ _  _, X- k* V
  3、讨论总结,认识升华
  |) R: `8 V) a" f* G0 B. w/ Z  ①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总结烛之武的形象。
3 |! Z; q# Z" A3 H) K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5 }+ u: M* x$ I. \  }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3 M/ G6 ~; Q+ S" X
  ②《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2 g8 w# j9 ~2 ^/ r( a. T5 @2 g9 ^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5 g3 A$ r% h3 s7 x& T) r: {
  4、延伸拓展:某同学中午休息时间在宿舍洗衣服,请劝阻。
& n$ B# ?# C5 W2 c/ j# J$ i  5、小结:1 e7 X0 t" ]- e1 P9 X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3 a7 E8 d% r; _5 F8 P0 A3 _" u  \  6、作业: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那个同学改写的好,明天请他当导演。: b. y. }/ Y2 b' i* E: j
  五、板书设计(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15 08:22 , Processed in 0.6191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