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8|回复: 0

[说课] 高中语文说课教案:拿来主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5: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拿来主义说课稿: c7 d7 |& [# A( [/ N" N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拿来主义》。
% r$ W: g) {& W  一、说教材
4 H# F6 R& S* m2 Y: |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X) P5 e; F  p& i' B" b1 a
  《拿来主义》是鲁迅杂文在新课程中仅存的一条命。所以提到他的地位,我觉得它是现在高中生窥见鲁迅杂文的最后一眼。从另一方面讲,《拿来主义》是新课程中唯一的典型的议论文,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在文中都有体现。! R3 t* A! Z; H$ G' o
  (二) 教学目标及确定根据
1 }( E: ^9 p8 b" q$ d: |: ^9 H; z  根据新课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4 G& [# p& n# Z! }7 g" \2 R, |  G
  1、 理解“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 M( A4 {, S; N' ^  2、 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 I& R' b9 W' b  3、 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
1 S  U" `: z+ d. G2 A8 P) F  4、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 V5 p9 s2 B$ T5 g  l" Q3 J  5、 理解主题,探讨“拿来主义”在当代的文化意义。
7 g) X, ?$ ]; V% I6 u' y" e* K+ k  (三) 教学重难点
0 }0 d+ t6 Y( h. j0 q1 J" s  1、 理解文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的论证结构。+ y1 R% E" ^+ {: Z) S, r9 X) b
  2、 学习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
. ~5 m1 v* q0 X2 _, W) P  二、说学法
% ^5 H7 c  P+ d1 g  (一) 分析学情
$ t/ D( ^  S5 I5 l  对于鲁迅的文章,学生是多有学习,但是对于杂文,确实第一次。尤其在现在淡化文体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对于议论文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至少没有形成议论文的知识体系。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一方面教授本课的基础上,交代夯实议论文相应的知识。
# ~5 p) i6 l" }1 _  d) y  (二) 学法及确定的依据
  n  J2 v4 N3 F3 [% t: U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文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法、学法:0 w+ U: k) V) J9 {- k, B# C
  (1)教法:提问式教法、小组讨论法、诱导研读法、; `* ?; J$ X# ], l
  (2)学法:课前预习法、课堂探讨法、课后练习法/ J0 h* K! d1 t
  此外,为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将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3 r* k! r1 Y# t( N% y$ ^8 w
  三、说教法
- c% o+ A* [9 @; L/ l& P  编者提出:阅读时不妨从文章的结构入手,沿着作者的思路,看作者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怎样把观点和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对这些文章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质疑或阐发,那我们也就接近或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 N& [7 s3 T) _  V+ S: f5 x  “挈领法”教学9 T) ]( d6 u! c; Q9 s) b
  四、说教学过程# H8 h1 |3 c8 K6 N$ P9 _
  教学内容包括:理清文章层次,分析1~7自然段,分析因果论证方法,掌握作者论证的内在逻辑性。
  ^' C7 r3 h& ]  我首先谈一下我是怎样导入新课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故设置导语如下: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鲁迅先生在30年代就继承文化遗产问题曾写过一篇杂文,我想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y" Q, W: f; r  下面我主要谈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因果论证这一重点即难点的。在此我所把握的总的方法是:提出问题,给学生搭知识台阶,引学生思维上路,也就是说教者从学生实际出发,紧扣教材,由浅入深地设置一连串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深入理解教材,经过独立思考或共同讨论,得出每一问题的准确答案,在这里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故我决定从如下三步着手: 0 N# w" l3 W( @: O* U
  第一步:从“果”入手,切中要害 $ J6 J) h* Y2 ]8 B; h/ Z3 ~
  问题:1.文题“拿来主义”的内容是什么?
% U8 W* c0 \6 H) N0 w  2.第7自然段用了“所以”一词表示结果,而“原因”又是什么呢?即为什么实行“拿来主义”? 2 Q- E  r0 C) p. ?1 z$ D% x
  第1题的设置针对全体学生,意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抓住要点,同时为第2题的提出做铺垫;第2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意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就很有必要搭知识台阶。 ) u2 H  J5 I1 T$ S1 z3 w5 H
  第二步:由浅入深,设置问题 & W+ D' {' E$ H0 f2 S9 c( V; T
  问题分为三阶梯度,每梯度的问题即为一个高度的台阶,学生每得出一个答案就登上一个台阶,这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 [8 V+ A5 ]+ I& M  M! N( E; Y* h  第一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
% j. g( p+ f4 W  1.什么是“闭关主义”?" R; L) X* `  i8 `$ g" L9 h
  2.什么是“送去主义”?作者依次摆了哪些事情来说明的?
- Y2 x& @# V" I0 {( k  3.如何理解这两句话:A但终“不知后事如何”;B也可以算显得的一点进步了。
# d# E6 v: F( j+ b$ a+ _  第二梯度可设置这样一些问题:8 B9 m! T$ W0 d9 i
  1.“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的实质是什么?有何区别和联系?7 L- ~" K* `" ^# ~: U9 ?# K6 t) ~8 q
  2.作者是怎样批驳“送去主义”的?1 u- P  l, q! c! C
  3.“抛来”“抛给”“送来”“拿来”的含义各是什么?
3 |) y& y" X) D9 i  第三梯度:可设置这样两个问题:9 p. I4 a. I% E, q# Z' T3 o9 `
  1.作者为什么批驳“送去主义”?有几点原因?4 f: I# x& D' {3 K: R! ~3 [
  2.作者对“ 送来”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 o$ @% z7 d- I5 \; z2 M9 v  至此第一步的第3题的答案就圆满了。
6 n7 e8 ?  W5 M' u& n- w5 d  设置三个梯度习题的根据,主要是针对学情,因材施教。第一梯度适合全体学生、第二梯度适合多数学生我们时刻要以课本为蓝本,重在培养素质,以上习题主要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 A/ ~# x. @) c! k/ I5 q  Z  第三步:课堂训练、巩固成果〔出示微机图片(一)〕 & i7 n, {, k( l+ N8 [
  (说明:如此设计训练题的原因在第二课时中,我将详细阐述,这里不赘述)
$ w! p/ c; B) m) ?8 N8 Y" L  第二课时
. n* p7 |: K% o" N! q- ]1 \  教学内容包括:分析8-10自然段,学习并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 8 v& h; L6 H# Q4 Q+ Q
  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点,也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本课时重点中的重点。对此重点的突破,我主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采用讨论和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交逐步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8 `' F( b6 b; }9 x. A1 J! q
  第一步:先搭知识台阶,由教者交待什么是比喻论证。在此主要体现教师为旨的原则。
; S8 ]5 ?/ F& K$ c- F4 ^1 e8 p: T  第二步:分析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论证方法 * ]) G" E4 H; V* Q1 g6 @3 i
  在此主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第八、九自然段可分别各设置这样两个问题:
1 K& m  H2 c  \  1.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采用什么论证方法;
- J  [5 \3 ^( @+ M; M2 c8 C) o: A  2.“大宅子”“孱头”“昏蛋”“废物”各比喻什么?
" {8 `2 \& W" K( y2 Z8 D2 T  3..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用书上话回答+ A3 L+ f2 [, H3 N' o( e
  4.“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 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 ' r- g& U$ d/ x
  问题设置原因:第1题是基础,从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能力,而且为第2题搭台阶,逐层深入,再采用设问、类比启发并辅之以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 x* d- @, O# v( m7 ]+ D/ a0 C
  第三步:明确比喻论证与比喻句、比喻论证与类比论证的区别,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
$ Z1 v- ^! Y# t  问题1.第三自然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 A; [+ k' q+ s) R  ]  2.判断下面这段话是否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 4 k$ o9 D# n" N" f* {
  让学生讨论和回答,使其在分析对比中加深对比喻论证的理解,逐步培养他们的辨析能力。
* {& D1 ^+ a0 @% ]$ C  v6 m$ y6 U% S  第四步: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为了巩固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设置了不同层次的训练题。 ; ?4 F+ J' h7 h9 x/ c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训练也应是多层次、多结构的。训练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的巩固练习,而应是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连贯、准确、富有逻辑论证性的讲述本身就使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教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讨论题都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当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课堂上知识进行形成性训练,及时巩固教学成果。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设计了三个梯度的训练题。〔出示微机图片(二)〕
, x4 X3 [7 u4 R( b8 ~* r  第一梯度:设计基本的简单的题目。第一道题目面全体学生特别是程度稍差的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训练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喻论证方法。这是知识的内化、熟化过程。 ; J/ e: z4 S/ w, F
  第二梯度:设计辨析型题目。第二道题目面向大多数学生,通过训练1使学生深入理解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训练2使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培养辨析能力。这是知识同化过程。 0 ^$ W# @, Q3 F9 B; c* E
  第三梯度:设计思考性、创造性题目。第三道题目有一定难度,面向程度较高同学,同时使其他人得到启迪。通过训练1进一步完成知识迁移、培养程度较高同学的应用能力,训练2进一步培养其他同学的辨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训练3在讨论中培养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这是知识的强化、优化过程。
! o2 s1 C( j# C' T8 C* d0 R  E  第五步:回到课本中,学生讨论分析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训练学生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y  \2 x: x2 T/ P+ C
  第六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布置课外训练题 1 V& q$ W' R' u! S$ T
  我校是首批办好的重点校,现在招收的学生,学习程度差异较大,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布置分层次作业。 5 |) {0 c' O& a% g& ]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按下列观点,写出论证提纲。
; n5 }! s" f. N$ P- W; ]* z2 j! t  第一层次:在上述观点中可选其一。
  O$ d7 y# q( k  r6 R; S. Z  第二层次:今天我们一方面要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步子迈大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腐蚀。
2 m, b( ~8 L* g5 e5 Y, g  在上述教学中,没有改变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但由于教学过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和主体的积极性,又以训练为主线,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0 \; d, i, h4 x" ]' ^8 U; k6 b6 B
  如果以“思想上应该装上‘窗纱’”为题,下面哪些论据采用了较适合的比喻论证方式——
; p+ E3 L$ v  E( k2 I5 _  A.江河横流,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 M. s5 h4 n0 L( F: Z1 @
  B.生活中的窗纱是为了防止苍蝇、蚊子、灰尘…
3 M7 W5 c2 A. {  C.一切人都有爱美之心,西装革履、烫发口红,是时代的美 ' ]+ `  ~4 N: y
  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P9 y. h" ?& k6 L/ d. c( E  三、根据所给观点,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口述其论据,其他同学给以评析。
) m$ J4 G) B! M1 S( C; R  例如:* x: T1 P: ~8 f4 n: B; q, I
  观点——做事要有恒心,不间断,才能成功。
9 Z2 @% B4 h" T+ h  论据——(1)滴水穿石 (2)铁杵磨成针
9 B" d2 \8 L, d; `  观点:1.客观环境往往对人有很大影响 6 Z( R. l, E( ^6 N6 A! a) c/ a8 P! W& C
  2.要掌握真本领必须勤学苦练 + Z1 i" o/ v) A' ]9 g7 ?9 J+ W) _
  3.做事缺少必要的基础条件就不能成功 ; u% X7 B% z- ]& J. V
  4.学生往往越过老师,后人往往越过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4-29 12:49 , Processed in 0.2359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