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回复: 0

[教育学]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6: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1年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3 i! n4 t1 N  s" w( L# z

; j7 ~" r1 B* X$ z- w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2 g4 m) L: @( W9 l' \3 {- O1.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 |( ^- @0 j- V9 lA.《义务教育法》. B* \6 M4 b# V  k" F; |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1 Z% q9 D5 J9 ~) N&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 f- e4 U0 E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6 t4 Y# L9 ~& Q) {# T
2.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 {5 n1 l$ ?5 C6 HA.1957年0 o, k$ h) H, Z7 e8 [+ g
B.1958年+ Z) [9 B5 b; ^  q
C.1966年; ?; q/ v% H! p5 \
D.1964年& T* }0 j) O/ t; H* D7 W
3.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对教育系统具有
; m0 o' [# `5 n7 M/ N+ TA.双向作用: `- h5 L1 X" e# R1 o
B.指导作用
! w5 M# u. B6 R. f- kC.重要作用
( [) K1 @4 p6 \" U$ W5 DD.决定作用5 b$ [' H7 n' I  j" ^  O  f, J
4.“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_________的重要主张。4 |: N# T! D! U2 _; \4 S( n9 M4 Y
A.实践教育学派4 D( B+ i) K3 ?0 B2 F
B.实证教育学派
/ u! Z, O  q* s6 ?4 R2 EC.传统教育学派/ I5 [2 ~( O8 t0 r% J$ D: t. p* n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5 i& _- T( R7 z; F, y6 i6 X7 r5 @
5.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1 j; W5 X# U' a( g- @+ q
A.初等教育
6 M8 V& s9 W2 M" J  @B.义务教育
4 ~7 \' O' X" d- X" `8 j8 L9 S7 T6 ]- qC.平民教育
" n" c; l, r/ T$ oD.普及教育
# v& o! t( `7 Z6 |5 Z4 _6.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家是
: Z3 ?& u# k( Y0 T7 g/ OA.柏拉图0 M3 g$ C! I0 ~+ |7 \1 t/ l) O
B.亚里士多德
, r' V2 k. ~+ a* Y# f  vC.昆体良$ w  O! L: W3 U3 S2 h
D.苏格拉底
) Q3 `) j4 M3 o9 ~/ S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1 ~! T( r- p' G, }* a9 g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1 p, ^$ k* z3 ^" t  a( B, l9 H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8 Y" a9 V+ ?' }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8 \! [  |1 d4 p3 `! u1 _: ?8 k; u# o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的' y* N$ n9 A1 o8 n, M  n( O
8.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u1 X$ f! ^7 `$ ^0 b7 [" W) l8 q4 ~
A.科学课程
3 i  E/ r' U* {2 r; b5 iB.活动课程
0 i: l# H! G4 h, k+ s( tC.隐性课程$ R- v, }5 l! |5 Q
D.核心课
1 z& r: d, k* M4 x9.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最重要的是要考虑: W, E7 b1 n# C- p7 d- X3 L
A.形象性与兴趣性
2 ]( I+ t7 v, JB.娱乐性与生活性6 M% H4 Q7 j; Q8 l( b2 }) `
C.科学性与思想性
5 Q9 G0 R& C  _6 YD.知识性与个性
! S! A5 r. j2 F. F6 N" |10.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
2 I" A* s9 I9 a1 w& [" _A.课程目标! e" U0 g8 A: F3 U
B.教学大纲
4 t; S5 r* R, ?, d6 a$ @0 gC.课程计划- m. X# M: `5 w3 j1 I3 p: V
D.教科书
( O" n- L* B0 v& j$ H0 }- k11.学科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称
9 k+ j' O3 `7 T$ b! lA.教学目的
) T3 i1 n. A1 aB.教学计划
5 k& ~) `: S; xC.教学课程
5 _% I# A! y% @" ~8 v  \D.教学大纲' @5 }5 U  D8 q) Z3 r6 i9 C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_________教学的原则。) l1 u7 E; B9 a, E
A.循序渐进8 ?4 ~$ X$ }- B# _5 K8 j5 v4 ?3 S
B.启发性
- K' x/ @) C) Y0 J( h! xC.因材施教6 }( ]2 `$ w6 g$ ?- F" h! W* ?
D.巩固性
' O& i$ x# s- N1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_________较高。$ V# s1 n0 v3 N) E2 L  [3 F
A.信度
! t# m& X% G* W7 GB.效度
* m; f3 _0 {$ {. @5 `5 B1 ~) q5 XC.区分度
6 _, j6 V! j' d. |4 J* Y) oD.难度7 U" K% h3 w# P1 ], I. `5 `
14.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称为测验的8 J6 a: u8 e0 G5 Y
A.信度6 F; i2 v6 V  {( b$ S
B.效度9 d4 t: w* F% d) m( r. o4 T# i
C.区分度
4 q" p9 F- P( S5 L0 H, u- I8 mD.难度
  `- L# s  W5 d+ O$ n8 [15.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
4 z# P9 A& M$ I  zA.德谟克利特
6 Z# _0 ?2 k$ [6 Y2 ?; K  _B.亚里士多德
" B. n, b% P) N. ^- UC.柏拉图) r# m/ k' H/ Q! `! ~7 t7 i
D.苏格拉底7 X/ r& S5 z2 i* O$ [
16.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e* \8 M( a+ G& P6 a& O* K/ i. H
A.导向性原则
5 q; L) ~' ~8 {1 G" Q( vB.疏导原则& x2 J5 H8 m  z4 b
C.因材施教原则
# J" i- V; R: v7 Y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9 W* c4 e/ {7 o; U% B
17.我国小学阶段,德育内容主要体现在_________中。
4 N0 b0 m$ Q2 G1 Y. \) J0 \3 vA.班级教育活动
- P" T3 v: g- a: fB.思想品德课& B# k5 v% `! N: M
C.全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 A7 ^5 f6 \D.班会和校会* f5 S$ q" f" h1 y- Q; K+ r4 K
18.马卡连柯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 v/ t4 `9 V8 R, m& i: DA.疏导原则3 a4 N1 A' X/ j  C
B.因材施教原则8 U9 z& o3 \4 M- ~$ Y% {
C.导向性原则
0 ?& w; p" h4 }& x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x- r% |  b3 c
19.为达到德育目的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是
5 ^! h5 f! X0 K* B+ @% H$ u1 AA.德育原则9 q! N0 t. a' i
B.德育途径
+ i7 W6 K2 m3 v! qC.德育方法) r; i7 H; {! g5 R, K  Q
D.德育模式
4 O7 E& }. X3 ^+ K! L# o+ w, H: u20.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_________是基础,_________是关键。
$ O8 `  P. M0 X- q, Q$ Y& s& @0 \0 ^A.知情1 L; a; t+ D9 p9 n; E8 j- ^
B.知行
' g6 J0 _) F. O2 hC.意行- f* p2 c  I* v; d* n2 l
D.知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6 16:19 , Processed in 0.21643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