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8|回复: 0

[考试试题] 2011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练习试题(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的认知是按照从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发展的,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的哪一规律( )# A$ G, e9 D* M0 ?+ \
A.身心发展的阶段性2 o- Z% M9 t( @! z* i8 p
B.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5 q* A' ~/ }2 L3 \C.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 R  m' o- W3 U2 yD.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 v, |3 z: f" |6 p4 y2 v2.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 \3 T7 F) `; T' D4 i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 u7 o/ ^( ~" w2 j3 j0 N
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 `: [! `/ o$ y" J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5 l2 A" F0 q- rD.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f9 A- `4 J, I6 \5 I0 z
3. 卢梭认为理想中的人是一个自然天性获得了自由发展的人,在教育目的观上属于 ( )2 C) W. u$ s2 h# V. K( C; K
A.社会本位论
5 T; e  m( G* L! ~" y# w! G) wB.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5 z& j! ?) N* ~' b
C.伦理本位论- @+ t! s7 R. C, M% i3 m7 G
D.个人本位论
, k. I9 q& j5 n/ W5 d/ s4. 使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
. U/ Q- M1 t4 xA.自然成长
2 k  y& ]$ R4 j* m1 e; l( ^; w+ a7 `B.训练
/ e& @/ T7 H' m' M! O& ZC.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9 L7 i) ]4 T. S- W7 _& V
D.教师的严格要求0 L% O5 T9 L& w' A2 Z
5.“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较大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两种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 O1 U& T+ B# Q/ C
A.赫尔巴特. ?: ^/ U! [2 r: r
B.布鲁纳
  F( A. l6 P: Q4 f0 ^C.杜威
% `9 ^( Z2 k) D; }D.凯洛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6 16:30 , Processed in 0.29414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