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2|回复: 0

[考试试题] 2013年一级结构师考试基础提分试题(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4 17: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民用建筑框架结构,无库房区,属于一般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作用在结构上的活载仅为按等效均布荷载计算的楼面活载;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的相应增大系数为1.0,已知其底层边柱的底端受各种荷载产生的内力值(单位:kN?m,kN)
如下。
静载:M=32.5,V=18.7;
活载:M=21.5,V=14.3;
左风:M=28.6,V=-16.4;
右风:M=-26.8,V=15.8:
左地震:M=-53.7,V=-27.0:
右地震:M=47.6,V=32.0;
垂直地震:M=16.7,V=10.8。
试问,当对该底层边柱的底端进行截面配筋设计时,按强柱弱梁、强剪弱弯调整后,其M(kN?m)和V(kN)的最大组合设计值,应与下列何项数据最为接近?( )
A.M=155.35kN?m;V=125.17kN
B.M=152.66kN?m;V=117.03kN
C.M=142.23kN?m;V=87.14kN
D.M=122.13kN?m;V=93.62kN
答案:B
11.下述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其中何项不妥?( )
A.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答案:A
解析: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6.1.8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当截面相对受压高度ξ≤0.3时,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12.关于混凝土板计算原则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设长边边长为l1,短边边长为l2)
A.两对边支承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B.四边支承板当l1/l2≤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C.四边支承板当2<l1/l2<3时,按双向板计算
D.四边支承板当l1/l2≥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答案:C
解析:C项,四边支承板当2<l1/l2<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但也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此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墙长1.6m,厚度为190mm,其上的永久荷载作用的正压力N=135kN,水平推力Y=25kN,永久荷载起控制作用,砌块墙采用MU10砌块,Mb5混合砂浆砌筑。则该墙体的受剪承载力最接近于( )kN。
A.49.2
B.46.8
C.37.1
D.35.5
答案:C
14.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其托梁的跨中段和连续梁的托梁中支座截面分别按何种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A.托梁跨中按偏拉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受弯构件
B.托梁跨中按受弯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偏压构件
C.托梁跨中按偏拉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偏压构件
D.托梁跨中按受弯构件,连续托梁中支座截面按受弯构件
答案:A
解析:试验表明,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如同托梁和墙体组成的组合深梁;托梁跨中段不但承受弯矩,而且承受较大的轴向拉力;墙梁发生跨中截面正截面破坏时,下边和上边纵筋先后屈服;而连续墙梁的中支座截面承受较大负弯矩,由于组合拱作用也产生一定轴向压力,支座截面发生正截面破坏时,上部纵筋屈服,为简化计算并偏于安全,可按受弯构件考虑。因此,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7.3.6条,托梁跨中截面应按偏拉构件
计算,支座截面应按受弯构件计算。
15.承重墙粱在顶部荷载作用下,下列破坏形态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托梁纵向钢筋屈服而发生的正截面破坏
B.墙体或托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的斜截面破坏
C.墙梁上部受压区砌体因抗压强度不足而发生的正截面破坏
D.托梁支座上部砌体被压碎的局部受压破坏
答案:C
解析:砌体的抗压强度大约是其抗拉强度的10倍,也远远大于其抗剪强度,所以一般不会因为受压区强度不足而发生破坏。墙梁的破坏形态主要包括:①弯曲破坏,当托梁主裂缝截面的钢筋达到屈服时,墙梁发生沿跨中垂直截面的弯曲破坏;②剪切破坏,包括斜拉破坏和斜压破坏;③局部受压破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 05:34 , Processed in 0.2851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