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技术导则与标准] 2013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辅导1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14: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下水[/B]EP[/B]措施与对策[/B]    [/B]熟悉地下水[/B]EP[/B]措施与对策的基本要求[/B][/B]
⑴[/B]地下水保护措施与对策应符合《水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B],按照“源头控制[/B],分区防治[/B],污染监控[/B],应急响应[/B]”、突出饮用水安全的原则[/B]确定。⑵[/B]环保对策措施建议应根据Ⅰ类、Ⅱ类和Ⅲ类CP各自的特点以及CP所在区域环境现状、EI预测与评价结果,在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性的基础上,提出需要增加或完善的地下水EP措施和对策。⑶[/B]改、扩建项目[/B]还应针对现有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地下水水质污染问题,提出“以新带老[/B]”的对策和措施。⑷[/B]给出各项地下水EP措施与对策的实施效果,列表明确各项具体措施的投资估算,并分析其技术、经济可行性。www.Examw.com[/B]
【补充】CP[/B]污染防治对策[/B]:
⑴[/B]Ⅰ类[/B]CP[/B]场地污染防治对策[/B]:①[/B]源头控制[/B]措施。主要包括提出实施清洁生产及各类废物循环利用的具体方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出工艺、管道、设备、污水储存及处理构筑物应采取的控制措施,防止污染物的跑、冒、滴、漏,将污染物泄漏的环境风险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②[/B]分区防治[/B]措施。结合CP各生产设备、管廊或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的布局,根据可能进入地下水环境的各种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中间物料和产品的泄漏(含跑、冒、滴、漏)量及其他各类污染物的性质、产生量和排放量,划分污染防治区,提出不同区域的地面防渗方案,给出具体的防渗材料及防渗标准要求,建立防渗设施的检漏系统。
③[/B]地下水污染监控[/B]。建立场地区地下水环境监控体系,包括建立地下水污染监控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制定监测计划、配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地下水监测计划应包括监测孔位置、孔深、监测井结构、监测层位、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等。④[/B]风险事故应急响应[/B]。制定地下水风险事故应急响应预案,明确风险事故状态下应采取的封闭、截流等措施,提出防止受污染的地下水扩散和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的具体方案。
⑵II类CP[/B]地下水保护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减缓措施。中华考试网
①[/B]以均衡开采[/B]为原则,提出防止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的具体措施,以及控制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水位变化诱发的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岩溶塌陷、地面裂缝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产生的具体措施。
②[/B]建立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B],并根据项目建设所诱发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③[/B]针对CP可能引发的其它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提出应对预案[/B]。⑶Ⅲ类CP[/B]污染防治对策。Ⅲ类CP的污染防治对策应按照⑴[/B]和⑵[/B]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7 09:05 , Processed in 0.16834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