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回复: 0

[相关知识] 2011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发展史讲义(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6 18: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宋代的商业与城市发展(1)
能否突破官立市制,看来已与中国封建统治的安危联系在了一起,也成了中国城市进步能否启动的开关了,从很多方面来讲,中国城市早已是商业发展的一块沃土,只是受到人为的压制,城市商业活动的规模和意义才显得那么局限。一旦条件成熟,它蓄积已久的力量就会冲破桎梏,喷薄而出,以酣畅淋漓的姿态改变着城市的一切。这情形,富有历史意义地,在北宋时期发生了。
宋代商业的发展,费正清等认为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它给中国城市带来的变化是全面而又深刻的。而所有这些变化首先一个表现,是延续千年的市制与坊制的全面崩溃,而市制与坊制的崩溃最终又既归果又归因地与“街市”的产生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市坊制的崩溃与街市的产生是同一件事。
东京,是北宋的都城和最大的商业城市,在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来开的重要意义。市坊制度解体、街市繁荣是东京最为典型的城市特征,是东京区别于前代都城的关键。在这里,街市首次作为中国都城中的一种主要存在,并发育成为一种机能多样,形态丰富,相当成熟的城市功能要素,在根本上影响到城市整体,导致了中国古代城市在形态,制度及性质作用上的嬗变。商业突破了传统市制在时空上的束缚,城市由封闭走向开放,城市的经济职能空前增加。如果把城墙作为古代城市政治、军事性质的形象代表的话,那么街市就是中国古代城市迈入新时期趋于近代化的典型标志。
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的中国城市,值得注意的有三点:
(1)夏——中国古代城市始于夏;
(2)西周——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
(3)春秋战国——第二次城市建设高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博士“先秦城市总体观”:与先秦时期国家发展的三大阶段相对应,先秦城市的演变可分为三个互相继承但又各具特色的发展时期,即肇始期、确立期和转型期。
第一阶段 肇始期
1.时间:约相当于仰韶后期到龙山时代阶段,即距今5500年~4000年之间的铜石并用时代。
2.社会特征:万邦林立的初期国家阶段。
3.城市诞生萌芽。
第二阶段 确立期
1.时间:约相当于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771年)。
2.社会特征:共主支配下的广域王权国家。青铜时代。
3.城市类型:王朝都城;方国城;周边邦国部族城。
4.城市特征(以王朝都城遗址为典型代表)
(1) 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的宗庙宫殿遗存是宗法制度和国家权力的最高体现,因而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城市的最核心内涵和决定性标志物;宫庙一体,以庙为主构成这一时期宫室建制的一大显著特色。
(2) 城市总体布局较为松散和缺乏统一规划,这与城市经济结构上农业尚占很大比重、政治结构上尚保留着氏族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最具特色的是地缘政治并未伴随文明时代的到来而立即出现,城市居民仍聚族而居。
(3) 城垣的有无尚未形成定制,城垣并非构成夏商西周三代都邑的必要条件;三代都邑的城垣建筑都具有“卫君”(含统治阶层)的性质而不是为了保卫邦国中全体成员的安全而修建的。见于东周时代的“守民”之郭在此时期尚未出现。
第三阶段 转型期
1.时间:约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
2.社会特征:列国分立、兼并战争频繁,社会经济长足进步。
3.城市发展:政治、军事、经济形势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其功能与性质的巨大转变。这种变革可归纳为大规模的筑城运动和城郭布局的形成两大方面。
3.1.筑城运动:两种形式
(1) 绝大部分城池是列国出于攻防的军事目的而修筑的。
(2) 春秋中期以后,卿大夫采邑逐渐突破等级城制的约束,采邑逾制筑城。
春秋时期筑城运动的意义主要在于对旧的宗法等级城制的破坏,那么战国时期筑城运动则使新的郡县城市体系得以确立。一破一立,成为这一时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主旋律。
城市性质的转变: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王城、相对独立的诸侯国都、及卿大夫采邑,最终为封建国家的都城及作为其股肱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郡县城所取代。
3.2.城郭之构:城郭相连的两城制形式
“郭”是宗法等级城市制度的破坏形式。
“郭”——“守民”,首先是出于军事防御的目的。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人口的增长及大量集中于城市,并且随之而来的市民社会地位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其产生的一大动力。
从三代以宫庙为核心的政治性都邑,到由主要作为政治中心的城和主要作为经济中心的郭两大部分共同组成城市,这是与郡县城的出现并列的、标志着春秋战国城市性质转变的最根本性的要素之一。
城市扩大了,产生了新的功能分区,用地构成发生了变化。郭中的闾里、特别是“市”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作为商业贸易中心的经济职能的大幅增强,是春秋战国时期城市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居住形态的变化:1,居民从分散的状态集中到城郭之内;2,城郭内以“里”为居住单位;3,夏商西周时期的以血缘为纽带的聚族而居瓦解,变为以职业划分居住区域。
春秋到战国城市布局的一种变化:从“内城外郭”到“城郭并列”。

(公元前2070——前1600年)
1.史载夏代都城:
禹——阳城(河南登封县告城镇)
启——阳城(夏邑、钧台,河南登封告城镇 禹县)
太康——阳翟 斟寻(河南禹县 巩县与偃师县之间)
少康——原 老丘(河南济源市 陈留县)
廑——西河(河南浚县与滑县之间)
桀——洛汭(河南洛阳附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5 23:47 , Processed in 0.16520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