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心理咨询师] 2012年心理咨询师考试认知心理学串讲笔记第八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八章 语言* @! J4 _& ^1 M
  一、概念
1 r1 @( q4 w$ f- Q0 v) b0 p! {  1、心理词典:可以看成是一种知识库,这种知识库被用来储存词汇的正字法、语音、语义和句法等信息。所谓的正字法是使拼写合乎标准的方法。
- @; s: B. u; t" t* H) ]( p2 C  2、语言的脑损伤病人研究:
  O) d1 X; H6 h+ i  许多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Broca和Wernicke所确定的大脑区域。这两个区域分别称作Broca区和Wernicke区,前者靠近大脑额叶,后者位于皮层后部。Broca区损伤会导致病人言语变慢、吃力,Broca失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表达受到损伤。Wernicke失语病人语量较多,说话滔滔不绝,一般需要制止才能使其谈话停止,但却不能表达意义。Wernicke失语病人,理解言语也有严重困难。总的来看,Wernicke失语的主要特点是理解言语受到损伤。
, Q7 \+ m& D; g2 t  3、Petersen的实验:  R, `9 x5 D9 l9 r& n! B5 ?% u
  Petersen和他的同事们使用PET扫描技术,对人完成语言任务时大脑的活动,作了分析。$ ^  e! ~$ g- S" c# e  e% E
  其逻辑是,向被试呈现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语言任务,然后,从复杂任务所产生的血流模式中,减去相邻的简单任务所产生的血流模式。因此,这种技术能够识别与每个语言成分相联系的大脑活动。
, _; |* e( x& U7 m( L/ p, P2 @  通过血流模式的相减的方法发现:
" @7 ?* i; K! |6 q, d7 k  ⑴当人们被动地看词时,大脑最活跃的区域是枕皮层;. b2 m" ~6 X1 l5 }; _1 @( u' x
  ⑵当人们被动地听词时,最活跃的区域是颞皮层;! l" n: }; y4 {; {0 P+ q9 ~( r7 d  T8 a
  ⑶说出词这种任务激活了顶皮层的运动区;
* \$ N  \) Y. U/ W( J0 S! f8 u  ⑷意义产生(想出一个有关的动词)任务激活了额皮层和颞皮层的后部。
( H( o) c( G8 b  二、简述视觉词汇识别的三个假设; k) V# B% n  L5 ?  {* t
  一个是直接通达假设,认为读者能够直接从视觉词获得词的意义。换句话说,当你看到一个词时,视觉模式足以让你从语义记忆中找到有关这个词意义的信息。) `4 R% x% X, i4 F6 O" R. u
  另一种假设称作语音中介假设或间接通达假设,认为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这种假设认为,我们必须把词的视觉形式转化为语音形式,然后才能找到关于词的意义的信息。这个过程显然是间接的,因为按照这种假设,我们必须经过把视觉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这样的中介环节。9 v/ G" a& D$ H3 u, L! I
  第三个假设叫做双通路假设,认为有关词意义的语义记忆,既可以通过视觉通路直接达到,也可以通过语音通路,间接达到。换句话说,我们的阅读过程可以是灵活的。4 q9 g2 W+ a( p
  视觉词汇识别的有关证据:
" y2 p( Q0 v) f# [: U/ H! T( Q  直接通达假设最强的证据可能来自临床上对深层诵读困难的观察。所谓深层诵读困难,不能把印刷启转化为声音。这些病人不能读出简单的无意义的词,也不能判断哪些视觉呈现的词之间互相押韵。这些病人不能使用把视觉词转化为声音这样的中介环节。能够看印刷词,然后识它的意义。即使是没有转化为声音或言语码。+ e( J% _6 c$ ^( {. T1 {
  词汇歧义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同音同形异义词;另一类是异音同形异义词;还有一类是同音异形异义词。! E' R* ~7 o3 }: H) J4 Z0 m
  三、简述词汇歧义消解的主要理论+ J/ k! b' d: v9 ~' o
  四种典型的模型:多重通达模型、选择通达模型、重排序通达模型和整合模型。
: i& w% }0 T9 k) q0 `  ⑴多重通达模型认为,歧义词的所有意义都自动通达。语境不能直接影响词汇加工,但可对词汇加工器的输出起作用,进而选择合适的意义。9 r- X7 J3 P. V
  ⑵选择通达模型认为,语境能够引导读者通达歧义词的合适意义。尽管歧义词两个意义都有一些最初的激活,但只通达与语境相一致的意义。: m+ _# z! U$ X
  ⑶重排序通达模型认为,歧义词可供选择的意义按相对频率高低顺次激活,语境信息通过提高合适意义的激活程度来影响通达。因此,不同类型的歧义词上应该观察到不同的结果模式。例如,当语境支持偏向歧义词的次要意义时,次要意义的激活水平将得到提高,但主要意义的激活水平仍然足够高,因此会造成主要与次要两种不同意义之间的竞争。如果语境支持的是均衡歧义词的次要意义,那么,这个额外的提高可能足以克服主要意义相对频率上的优势性。  f) X: D5 p* X0 S6 n/ I" S7 `
  ⑷整合模型认为,最初的激活也是有顺序的,但语境仅仅是在后词汇的整合阶段影响词汇加工器的输出,一个意义的成功整合会自动中止任何未完成的通达过程。
! K' ?: Q% Y2 W# q5 p8 `% Z) T% @; a  四、句法歧义消解的理论:
  I, X( m+ w; V) W0 N% k  在过去的20年里,句子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基本的实验发现上:
' U8 h5 J5 X' y8 ?4 O: {  第一,当识别句子中的每一个词时,读者或听者增量式地建立词串的句子水平的表征。目前,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即句子的结构暂时有歧义,人们也能立即作出一个特定的分析。: S1 x5 O1 g! m( X: k- E
  第二,人们能够很快地使用详细的词汇信息获得合适的分析. B' K% t9 w6 d4 V1 A/ B8 ?
  花园中径理论框架:
; w) q0 l" p% H& _6 z& S  在花园中径理论框架中,研究者曾经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则,一个是最小附加原则,其含义是,句子加工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并不假定任何潜在的不必要的节点,按照这一原则,当遇到歧义结构时,第一遍的句法分析过程中,句法分析器将建构最简单的可能的结构。另一个是迟关闭原则,其含义是,只要语法上允许,读者总是倾向于把每个新的语言材料附加到当前刚刚假定的从句或短语上,该原则能够保证新的成分即时地附加到先前的材料上,因而使得超出读者工作记忆限度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Z; s5 e! V, ~( h! z2 S
  花园路径模型,它假定句法分析包含两个阶段,最初,只是纯粹的句法分析原则起作用,然后,语义的和词汇的信息才起作用,它们被用来证实或拒绝最初阶段的输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9 09:32 , Processed in 0.2771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