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投资分析] 2011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证券分析》课堂笔记(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18: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课程名称 试听 教师 价格 购买
证券市场基础知识 试听 满开麟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系统=¥300 报名
证券交易 试听 冯冬梅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系统=¥300 报名
证券发行与承销 试听 满开麟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系统=¥300 报名
证券投资分析 试听 翟淑萍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系统=¥300 报名
证券投资基金 试听 李宏伟 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模考系统=¥300 报名
  第三章 宏观经济分析
9 t$ }1 a8 W1 h0 h% J2 g  第一节 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z: }' q" v9 _# \( ~: [! K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和方法) o7 R( ?/ a' l1 ^. R0 n3 j
  (一)宏观经济分析的意义- \, o: @% G; m6 p: a* r, L
  1.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动趋势;
1 k8 h7 g5 O0 G1 a2 r6 W& n  2.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
8 ^( s3 a% F: Y1 B) M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度与方向;
1 Q5 x5 d0 `. ~& Y' U( l* t  4.了解转型背景下宏观经济对股市的影响不同于成熟市场,了解中国股市表现和宏观经济相背离的原因。# f6 N: f- t0 j4 Y
  (二)宏观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及资料搜集% m* m, \+ \# i# S8 X4 ?8 n0 p8 o
  1.总量分析法
# V1 s5 e0 X8 r2 J& g! K5 G( L  L  总量分析法是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因素及其变动规律的分析。总量分析主要是动态分析,同时,也包括静态分析。总量是反映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状态的经济变量。0 v, ~# `6 ~- Q, W7 x7 j) F' o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量的总和;二是平均量或比例量。; Q% V* w3 B/ @0 E. r# ^
  2.结构分析法
# Y5 b: f6 M2 p3 ]  结构分析法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主要是静态分析。
! t$ v1 {' R% ?9 u; a  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是相互联系的。总量分析侧重于动态(速度),结构分析侧重于静态(相互关系)。; J: q# I& r9 \6 |" k
  3.宏观分析资料的搜集与处理
) W- Y; D& M  B' Z+ L1 N6 o9 R  宏观分析所需的有效资料一般包括政府的重点经济政策与措施、一般生产统计资料、金融物价统计资料、贸易统计资料、每年国民收入统计与景气动向、突发性非经济因素等。( w/ V& d0 b. g" f7 o
  二、评价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变量4 Z. `" K: j+ l9 W- \
  (一)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 L: b) ]5 Z# l  1.国内生产总值(GDP)
* _# Q+ J( w7 v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计算公式如下:
8 _4 W: P) v9 H( o2 t1 t  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 e% ~6 u; N, j( v  w/ J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9 m) |" Q% {3 S6 c5 h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 f, N. f: J; Z+ D
  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居民和非常住居民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 d, s. _( v* d) z; Y
  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9 O# s# y3 r6 U9 n4 V) ?" }
  对应于这三种表现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常用的是支出法。其公式为:8 a$ P: I: j9 l- t+ L; J: \
  GDP=C+I+G+(X-M)
& ?0 F7 {/ J: S+ W  其中,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代表“进口”;(X-M)代表“净出口”。
) l# K# }4 z; ]2 E! y, w  2.工业增加值
  W* P3 g' U3 n# w0 l  工业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z+ R1 I  _: w% ^6 S, s! w
  两种计算方法:
' a+ g( W+ K5 W2 A! u7 R  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 B5 Q8 V1 U5 g0 x% v6 z  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 ~( g0 z; v; M3 l1 |  3.失业率
6 C$ I0 b# T- P( D  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7 N. a/ O8 e1 H9 X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 r6 H7 G) D' N; n
  充分就业是指对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但不是完全利用,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失业率为零的状态。
# D% T9 S0 {* w/ Y* i  4.通货膨胀: g: Q* ?0 W/ H9 N
  通货膨胀是指用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
, J2 \( C2 h: k' l; G& X  常用的指标有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2 n2 V3 Z7 O, D9 N
  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两种方式: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5 o# N4 P1 z8 k: N/ e* i( M
  通货膨胀的3种分类:温和、严重、恶性。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胀率低于10%的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是指两位数的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是指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 w, x4 D/ J+ l2 _- W2 j4 ]' d4 T  通货膨胀产生的三种原因: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
- h( b) Y) F: V& V9 q  5.国际收支
6 Q# g  {' M$ T2 k( U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
; }0 ^1 l( }# b8 S* [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2 a, e( r. z7 r, U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单方面转移,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指标2 x7 J: ?- L. d$ j# i- R; b
  资本项目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资本项目一般分为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 a* @/ o: m) G
  (二)投资指标
% L" F) B7 k' ~/ O& k  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 D3 C- u4 E1 l3 ^8 n7 l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衡量投资规模的主要变量。按经济类型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国有经济单位投资、城乡集体经济单位投资、其他各种经济类型的单位投资和城乡居民个人投资。按我国现行管理体制划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部分。
) b+ C/ x/ X4 {  a' x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投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主要包括: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和外商投资三个方面。
7 X# }: H3 F7 }  1.政府投资。政府投资是政府以财政资金投资于经济建设,其目的是改变长期失衡的经济结构,完成私人部门不能或不愿从事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却至关重要的投资项目。0 Q$ I, N8 c$ l2 Z5 ]
  2.企业投资。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逐渐成为了投资主体之一。. q! P, _4 S# `, ^
  3.外商投资。外商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3 ~7 v4 ]1 O/ V
  (三)消费指标* G+ U' F! G9 X% k( N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r0 X2 H; M% I2 f5 C$ p% E
  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消费品总额。% `. ]# H6 i3 I
  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 Z# ~7 T) [! C
  是指某一时点城乡居民存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储蓄金额。$ F) o. H. M; [$ T8 J6 r
  居民储蓄存款是居民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支出以后形成的。$ N9 W" n4 p+ Y* B
  (四)金融指标, Y$ N+ n+ N0 a) m5 I$ y
  1.总量指标
3 u9 T& t& W2 M# X  包括: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金融资产总量。
$ k$ P8 k0 y) S1 d  (1)货币供应量是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
8 ?0 }* V: C  {- T$ {. f  根据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 U6 a: l9 M5 O7 }  ①流通中现金(M 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
* X! u  k9 X1 e# e; @' m# t  ②狭义货币供应量(M 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 D8 F1 ^; L8 o8 t9 T2 y  ③广义货币供应量(M 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 Z' E! z1 K1 ?% ]0 K2 F
  M 2与M1的差额,通常称为准货币。
% p# _1 S! I; A) S9 d) ?, }  (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 h3 q: Q7 |8 Z7 \+ }% v( P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指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的总和。) U: z+ s% v3 r0 [% Q+ k
  (3)金融资产总量
* v# }5 J/ A" `& o/ W  金融资产总量是指手持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保险等其他资产的总和。
1 q; C- _  S8 P3 Y- c# z: ]  2.利率
) }$ |8 c6 h! \  基本概念:利率(或称利息率)是指在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率直接反映的是信用关系中债务人使用资金的代价,也是债权人出让资金使用权的报酬。, o+ e+ v) y, }( F/ Q$ Q. V- ]5 r. o
  分析的意义:在经济持续繁荣增长时期,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上升;当经济萧条、市场疲软时,利率会随着资金需求的减少而下降。
6 [" f6 }  I# H* j  利率的分类: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国债利率、回购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其中,再贴现率和同业拆借利率是基准利率。
) j! m( e6 r, }) W& A9 v  (1)贴现率与再贴现率。贴现是指银行应客户的要求,买进其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购买票据的业务称贴现。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周转的需要,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据再向中央银行贴现时所适用的利率。
+ D+ M+ \3 P* Y# I* M/ I  `  再贴现率变动对货币供应量起直接作用。
( s& A6 z- ]% q  (2)同业拆借利率。同业拆借利率是指银行同业之间的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l' U. a1 G5 {+ L, X
  同业拆借有两个利率,拆进利率与拆出利率。同业拆借中大量使用的利率是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
1 N. d& {4 T' a* L& j  (3)回购利率5 i/ M' n# m  {( ?0 X6 y5 ?# f8 N& _
  回购是交易双方在全国统一同业拆借中心进行的以债券(包括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中央银行融资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是指资金融人方(正回购方)在将债券出质给资金融出方(逆回购方)融人资金的同时,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正回购方按某一约定利率计算的资金额向逆回购方返还资金,逆回购方向正回购方返还原出质债券的融资行为。该约定的利率即回购利率。
7 O: x& G) v# c  (4)各项存贷款利率/ V2 A! h% ~/ i. z
  国务院批准和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各面利率为法定利率,具有法律效力,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变动,且法定利率的公布、实施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  w5 P7 j( T; t2 J
  3.汇率
! _3 i' X+ {8 T( ^" t9 S' Z/ D5 g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以此确立了人民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7 h9 d0 S; n$ N' K" V  4.外汇储备% P0 W+ O6 L" s0 N; }/ i/ c6 I' y& Q
  外汇储备指一国对外债权的总和,用于偿还外债和支付进口,是国际储备的一种。一国当前持有的外汇储备是以前各时期一直到现期为止的国际收支顺差的累计结果。% v# \8 f4 o0 @9 n' M/ c1 N
  外汇储备的构成:一国的国际储备除了外汇储备外,还包括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我国的国际储备主要由黄金和外汇储备构成。
; b  f- X  k) f2 j6 z7 `' |  分析的意义: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流入国内的外汇量大于流出的外汇量,外汇储备就会增加;当发生逆差时,外汇储备减少。
; ]) D* z# ?! i9 K7 A  (五)财政指标
; ~; j% X0 `3 C) H- X9 W, w" v  财政指标主要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赤字或结余等三个单项指标构成。4 ]" b3 W0 f0 z
  1.财政收入$ I. P4 o, [/ N! P2 ]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财政收入的内容主要包括各项税收、专项收入、国有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其他收入。: Q$ W* j; Q4 g4 {# V2 ^. D0 y
  2.财政支出3 L( b7 @3 H+ V. i* P
  财政支出指国家财政将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分配使用,以满足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需要,可归类为两部分,即:一部分是经常性支出,包括政府的日常性支出、公共消费产品的购买、经常性转移等;另一部分是资本性支出,就是政府的公共性投资支出,包括政府在基础设施上的投资、环境改善方面的投资以及政府储备物资的购买等。
: g! r7 ~; {7 V  H' V4 ]/ Z1 I  3.赤字或结余0 S/ J* `2 P% I# A0 ^5 M7 B
  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差额即为赤字(差值为负时)或结余(差值为正时)。财政发生赤字的时候有两种弥补方式:一是通过举债即发行国债来弥补;二是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来弥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0 08:56 , Processed in 0.17682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