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8|回复: 0

[辅导] 攻击高考英语听力全攻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01:0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章来源:能飞英语网)
- Y1 H; t, t* i, ^4 e6 r# T
& u( g9 O% Z& K# @7 b! K% j英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力首当其冲,在高考(微博)英语试卷中“首发”出场,地位可谓炙手可热,因此日益受到广大备考师生的关注。但是只有通过对课标、考试说明进行全面解读、对听力这一技能的形成和高考听力试卷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在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出奇制胜。! y' Y  I! M( O# A. W. S4 Q1 ], |
一、对课程标准及考纲的分析0 O; y9 i! m: ?& ?# s. H" w. u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目的之精髓在于其对交际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英语教学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听力教学的要旨也在于此。没有听解能力,谈不上实践与交际;没有扎实的听力基础,很难想象以后的英语学习如何进行下去,如何面对以后的英语专业四级、八级、公共英语四级、六级、托福…。鉴于此,高中英语考纲作以下要求:能听懂题材熟悉、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110-120WPM、还有就是能听懂广播、电视及其它音像制品中与本学段水平相当的语言材料,除教材外,泛听总量应达到40小时以上。解读这一要求可得出如下几点:. h9 X  @/ ]3 R: [
1.高考对听力的要求属低要求,因其语速在130WPM以下。(快速220WPM以上,较快速190-220WPM,平均速160-190WPM,较慢速130-160WPM.
2 j1 w9 [2 L; K( r7 F9 D2.题材为大纲要求的41个交际项目。
: p8 c# w& Z: Y8 j" k& ~3 M1 c) F& q! h) t3.文本难度低于课本所学材料。/ t5 h1 }, J- x+ g$ o, J! k
4.泛听总量只能多、不能少。/ y& ]7 [2 Q( K1 t3 q
5.难度要求有梯度、由易到难。( L5 d+ x; a, a6 K, z/ ^  L
潜心研究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目的,一是为作到对考试心中有数,二是为有心提高听力水平的师生增强信心、以助攻考。  }3 i# X$ W7 t+ r6 A
二、对听力的解读
; {: H6 P# v0 ^  S/ ^没有对听力的科学认识,无益于听力的真正提高。听属于感知技能(perceptive skills),是对听觉器官接受到的信息的感知,即听觉感知(auditory perception),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听力测试使受测者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听过的材料要记得住,得记一段时间,这就需要较大的短时记忆跨度(short-time memory span)。有时答不好的原因不是听的问题,而是记的问题。再加之录音人的口音(accent)、语速(speech rate)、录音及放音的清晰程度,都让你感到“提高听力谈何容易”。其实可将听力测试一分为二,其一为“听”,指信号输入;其二为“解”,指信号处理。听为第一层次,即辨别(discrimination), “解”为第二层次,即理解(comprehension)。对第一层次的理解,我们不妨引用钟道隆教授的一句话“能听懂汉语就能听懂英语”,也就是生理器官没毛病,达到这一层次就没问题,但这不意味着就绝对没问题,因为英语中绝对有汉语中没有或不尽相同的语言现象,如语音(sounds)、连读(sound-linking),同化(assimilation),弱化(weakening)等。对第二层次的理解,我们理解为听不仅仅是listening, 它包括阅读能力,即视觉感知(visual perception)、英语学习的背景知识等。
+ P3 U/ [- J: Y: k8 Q# B解读听力概念可让我们明白如下几点:
9 a+ y9 ]9 G) |. V* k1.听力并不可怕,我们都听得懂汉语。
9 p$ _- l* M2 `& m2.汉语中没有或不尽相同的语音, 如:[v] [ e] [θ ] [m] [n] [N ]等要严加注意,多加练习,其它如连读现象等也不可小觑。
; P. g, X: X3 i) L- O$ Y: H. s3.多做阅读、朗读练习以培养语感和扩大背景知识以及提高听解能力。* h4 a# R9 P+ C7 R, f2 }
三、影响高考听力的因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4-26 17:18 , Processed in 0.20822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