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1|回复: 0

[语文] 2011年全国中考语文“热点”作家(七)铁凝、冯骥才、李国文、方英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0 10: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 T) w. J' W% G( X
        # I  n. v( r8 O, j5 \6 ^1 K
          铁凝,当代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主要著作有:《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0 g  b) G- y% U, R$ E        7 G% T0 `2 D: a+ W
          【中考试题】山东聊城卷--《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 {% x* ]1 K$ D/ y9 X& L; r* R        ! g+ T* J/ Z- {+ H  l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5 w* }0 }- x6 E8 O. d
        9 {6 ], U. B% y
          铁凝- `! S: _- k7 P" b
       
$ Y( g5 f/ f# o9 H- `, l          ①我产生要当作家的妄想是在初中阶段。为了验证我成为作家的可能性,父亲还领我拜会了《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老师。记得有一次徐光耀老师对我说:"在中国作家里你应该读一读孙犁。"我立即大言不惭地答曰:"孙犁的书我都读过。"他又问:"你读过《铁木前传》吗?"我说:"我差不多可以背诵。"
  ]1 }. A4 b8 \  ^. I5 r        * C! |4 L" d. `  ]# z+ ?
          ②一九七九年,我从插队的乡村回到城市,在一家杂志社作小说编辑,业余也写小说。秋天,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为我出版第一本小说集,我被李克明、顾传箐二位编辑热情请去天津面谈出版的事。行前已故作家韩映山嘱我带封信给孙犁先生。) `$ D+ X( S6 l6 m2 v$ f
       
# V) U7 k5 m# ^$ y* W+ ], {          ③一九七九年秋日的一个下午,由李克明同志陪同,终于走进了孙犁先生的"高墙大院"。这是一座早已失却规矩和章法的大院,孙犁先生曾在文章里多次提及,并详细描述过它的衰败经过。如今各种凹凸不平的土堆、土坑在院里自由地起伏着,稍显平整的一块地,一户人家还种了一小片黄豆。那天黄豆刚刚收过,一位老人正蹲在拔了豆秸的地里聚精会神地捡豆子。我看到他的侧面,已猜出那是谁。看见来人,他站起来,把手里的黄豆亮给我们,微笑着说:"别人收了豆子,剩下几粒不要了。我捡起来,可以给花施肥。丢了怪可惜的。"1 _6 b0 S- d& \0 ~) }% E
        ( C: ~) w# F" b2 q2 ?( A0 N2 z; l# x
          ④他身材很高,面容温厚,语调洪亮,夹杂着淡淡的乡音。说话时眼睛很少朝你直视,你却时时能感觉到他的关注或说观察。他穿一身普通的灰色衣裤,当他腾出手来和我握手时,我发现他戴着一副青色棉布套袖。接着他引我们进屋,高声询问我的写作、工作情况。我很快就如释重负。我相信戴套袖的作家是不会不苟言笑的,戴着套袖的作家给了我一种亲近感。
) r6 R' Y* r4 |       
" y, \) Y8 N( [; h  b          ⑤其后不久,我写了一篇名叫《灶火的故事》的短篇小说,篇幅却不短,大约一万五千字,自己挺看重,拿给省内几位老师看,不料有看过的长者好心劝我不要这样写了,说"路子"有问题。我心中偷偷地不服,又斗胆将它寄给孙犁先生,想不到他立即在《天津日报》的《文艺》增刊上发了出来,《小说月报》也很快作了转载。
. }6 K' a' R+ g       
! U' v+ f4 l# f- L: ^- D          ⑥我再次见到孙犁先生是次年初冬。那天很冷,刮着大风。他刚裁出一沓沓粉连纸,和保姆准备糊窗缝。见我进屋,孙犁先生迎过来第一句话就说:"铁凝,你看我是不是很见老?我这两年老得特别快。"当时我说:"您是见老。"也许是门外的风、房间的清冷和那沓糊窗缝用的粉连纸加强了我这种印象,但我说完很后悔,我不该迎合老人去证实他的衰老感。接着我便发现,孙犁先生两只袄袖上,仍旧套着一副干净的青色套袖,看上去人就洋溢着一种干练的活力,一种不愿停下手、时刻准备工作的情绪。这样的状态,是不能被称作衰老的。  q; t9 C2 \7 Y: K- H" c
        & T9 O& C" Z" N5 p* X5 e
          ⑦我第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是和几位同行一道。那天他没捡豆粒,也没糊窗缝,他坐在写字台前,桌面摊开着纸和笔,大约是在写作。看见我们,他立刻停下工作,招呼客人就坐。我特别注意了一下他的袖子,又看见了那副套袖。记得那天他很高兴,随便地和大家聊着天,并没有摘去套袖的意思。这时我才意识到,戴套袖并不是孙犁先生的临时"武装"。
. _$ d, ]) q  R3 S% W  J# b4 T& C       
) T$ e6 q! G! b( v% m          ⑧多年之后,有一次我把友人赠我的几函宣纸精印的华笺寄给孙犁先生时,收到他这样的回信,他说:"同时收到你的来信和惠赠的华笺,我十分喜欢。"但又说:"我一向珍惜纸张,平日写稿写信,用纸亦极不讲究。每遇好纸,笔墨就要拘束,深恐把纸糟蹋了……"如果我不曾见过习惯戴套袖的孙犁先生,或许我会猜测这是一个名作家的"矫情",但是我见过的戴着套袖的孙犁,见过了他写给我的所有信件,那信纸不是《天津日报》那种微黄且脆硬的稿纸就是邮局出售的明信片,信封则永远是印有红色"天津日报"字样的那种。
* I, a, B: g2 x* U. n       
3 k9 z) D3 i# j- s          ⑨我相信他对纸张有着和对棉布、对衣服同样的珍惜之情。他更加珍重的是劳动的尊严与德行、人生的质朴和美丽。
$ a7 `* y2 i% z& R  b        1 z  v# ]+ f, H9 {5 H' j* I
          (摘自《从梦想出发》,原文略有改动)
/ m; @' j6 c% M: `        * X4 s4 @$ _7 H* p7 j+ n7 z+ j
          15."我"三次见到孙犁先生时的情形如何?三次相见,他分别给了"我"什么印象?(6分)
  m8 K2 Z( E4 ^: |       
2 y' b# G5 n5 x2 T: b3 |          16.作者借助"套袖"想要表达什么?(2分)
" W& m- H# t2 V$ Z7 p6 ?' J# A        8 j, Y- x& ^( V
          17.第①段作者为什么用"妄想""大言不惭"这两个词?(4分)& R+ Q- ^  J7 T: W
        3 I2 G" t: F. j: A8 U6 \% b0 I
          18.第③段画线句优美的原因是什么?(4分)
- K4 Y8 h: _1 y2 T2 i6 ?% Y& ^       
0 k) e) T6 [, j8 v* e          19.第⑨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4分)
& w, d$ P  [: R( N" f; s' x        6 J  `4 x2 K0 e  L0 y3 j
          20.徐光耀老师为什么先让"我"读孙犁而非他的作品?并谈谈你的感悟。(4分)
& g, m* B& l% W- g8 k        / M$ x& @/ ]8 J4 [' S' B% y4 ~% |; A
          【参考答案】& t# n7 A3 {$ m3 b+ c0 M
       
0 d5 x+ p! p# s7 H( [          15.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我" 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 t; v( L  \0 r; i3 |
        ( ~5 r/ c- L! I6 U
          16.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
- R8 \: z7 A" V6 c* B       
5 {, ], r. W+ W0 V: |+ z2 D5 p          17.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
) g; h+ h) g6 r' E  F/ \       
. ~2 z2 P. D. u! i          18."看见""站起""亮""微笑"等动词的运用,生动逼真地让孙犁的质朴热情跃然纸上;人物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口语化的风格,自然真切地让孙犁的亲切朴实呼之欲出。/ }5 n+ m% i* P4 x
       
/ U9 I; s/ t+ u  `4 j          19.劳动是让人尊重的行为,一个人对待劳动的态度,反映了一个人的德行。戴套袖的大作家孙犁,捡豆粒、糊窗缝、珍惜衣服和纸张,都是他尊重劳动的体现,也是他质朴美丽人生的写照。
" P, \/ Q+ X1 B8 U6 B! V1 Z       
- c0 W% ^& [. F: K: [          20.徐光耀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我"从孙犁及他的作品那里谙熟"为文先为人"之大道。其实,不仅"为文",为任何事,亦应如此。, b! G7 A7 d# F* z* v3 D' v
       
# h: R8 I5 U, c  j  ?          二、冯骥才
' h6 v0 J( V- d7 X  ~- [          a/ l. w/ `' U" c. ?& H7 \# d
          【作者简介】. N$ V3 {* Q  S5 b/ Z0 C
       
( \, a  q, S$ |          1942年出生于天津,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现任中国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家文艺家协会主席。其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回味。2010年4月27日当选全国文联主席。代表作品《啊》《俗世奇人》《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思小说",并对文坛产生了深远影响。2010年入围"免网杯"中国文艺网络奖(中国网络代表最高荣誉)最佳作家候选人。
* K- f4 B# l- @- k$ j        2 j7 c. m) L/ g/ `
          【中考试题】山东日照卷--《雕花烟斗》6 h8 G0 b! Q& P0 ^/ j0 ~
       
* N. t& e/ ?2 Y          雕花烟斗. c5 \+ J) c$ W8 G, H4 s/ Y& H+ {4 g
        0 c: R" M" C4 h4 L: d" l! \8 |
          冯骥才2 F9 ^% q# l, H1 c. ^& w: u
       
, K2 C8 j9 |- X% v1 B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K8 q. b9 a2 G, i: U
        ' ^! j& o0 H3 @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U; _9 A2 h8 w
       
( j) v: g2 X( g+ \! Y; x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6 K. S3 L8 h' ]' s: x& _       
0 A. [  s  e& N+ \7 o9 p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1 [+ N5 c0 E5 g' i  n, ~! S3 R: t- E
       
9 {) W; w' X8 e: T1 B( a( F- O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还知道我画画?""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A)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 @! o6 K0 v+ W/ c* l. V0 o+ P+ n       
" k- r0 I0 u- m3 i$ }' |( Z4 D, k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1 Y- Q; I7 s3 X3 Y3 C
       
$ }, }* K9 E2 J; u5 M1 Q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要不得!"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9 K' V) {; z: b* p( `       
. J$ I/ _0 q& @, S- a$ w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o* x2 z" M2 P2 h
       
! j( u' a0 }! N' ]  g! V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 E# f" B* {( R        6 ^) H7 o# ], W" P' `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B)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 L  g: }. d7 G. V/ k* G       
* q* K" o9 d3 u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 q, |/ v. H" |. @. ]       
- r" W: E! D2 ]' C& ^( s! h& k          (C)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9 j1 ^* h9 f- \  G0 N& S1 @' Z
       
2 \+ P. i9 ?- x& q$ O$ ]          18.依据提示,完成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并简要分析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4分)
. U% S. J5 o3 }. i       
3 l4 u' U: `+ T0 R/ j          情节:花房邂逅,感受温暖→
7 L4 b0 O8 r% z. F( h        : F& b- ^- d; a9 Q' t% i( X  x
          →重戴桂冠,冷落花农→
" i* U' p0 m  Z1 T       
# U5 u" {1 r! E" Z$ ~, K( U          好处:
& ]% F6 `( m. K       
2 ^' o$ Q8 X& [) y0 S8 D          19.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试作简要概括。(3分)
' [8 k" o! Q: X* H# n: ]        ' T; X! \2 R% \: m; a6 K+ w$ n
          20.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它可以对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等进行分析点评。试从文中(A)(B)(C)三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作批注。(2分)5 A( {) k7 Y" L
        / B/ m1 K& C: f3 J
          选     处:
* P8 n- ~6 }- d( a  r" z        ' n3 L+ t: l7 r% n& f* |
          21.小说多处写到了凤尾菊,其作用是什么?(3分)$ W5 m1 U. P1 I
        1 Y3 T1 V) W5 G1 s$ d# j& ]
          22.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4 V. u+ s9 f) S" \( {
       
: J2 L$ K( R5 x5 z; A5 _7 |          A.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3 q* r5 Y" v5 c
        0 p. a: Q/ B( p3 q$ k5 [" s! ~4 d
          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g( P2 q! `6 Q( S6 e* j2 r* U
        & F0 O- Z; {& L% Y: Q1 R0 j
          B.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5 |5 a( ^& G1 _- l( s       
+ E/ L; n/ d1 V* u          C.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 K2 A' f- v% E* Y; t        8 X& y1 S) X, y# p- B' w! I
          D.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 \. {; A6 ^) X/ O5 T1 z5 T       
9 F2 g  e7 F# z% I; Q) P  g          E.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3 k# ~) _# z1 L$ Q2 C* F
       
' \. O- k' x8 b3 X, y$ x6 H" N          【参考答案】
$ C1 S3 U5 M' A+ \       
, {" b# f; p2 r) E7 l$ S4 C" s          18.答案:情节:花房交往,感受真情    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 X( X; z) E+ ]3 g5 G# a        , i+ R& ^7 j; p3 ?) F: f" M
          好处:制造波澜,吸引读者;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个性;有利于表现主题。
, U0 A8 v( T6 ], M0 G       
. j' b" G' B8 E( @2 B7 o% d          评分:本题共4分。情节2分;好处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意思对即可。
/ v/ n; n  J- R9 o; d       
5 d5 o# K6 K, [, J* D" @* w          19.答案:①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③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 S) q' Z- ~5 Q2 Z4 g- }" t$ B4 p       
, H; ]3 F! n4 g: c) ?          评分:本题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3 T( D# R  g6 H" q        0 y" K) V  R! R" A5 N
          20.答案示例:(A)处: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唐先生从红极一时的大画家3 Y6 [4 H8 ^: ?$ b$ U- ~
        - h! f+ R; n/ ?1 i" f* H+ ~
          到被打击受冷落的境况的变化。(B)处: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手; d5 y/ w% |! S0 `- w
        $ b5 c3 B8 Q: b/ _( q
          法,生动的写出了老范在收到唐先生赠送的雕花烟斗时喜悦、激动的心情,
9 O& H2 T$ E- u' M' P       
: c; x- [9 y" a! f  F6 \3 }          表现出老范纯朴、憨厚的性格特点。(C)处:"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
2 u2 ]$ T7 p; y5 L2 k: `- W       
. J, v  m0 k# d! z          的石板",形象地写出了在得知老范去世的消息及老范临终时的情景后,唐先1 K6 P: n, `% _$ \" e; S4 y. K
       
. H: E' _4 C$ Z, J          生沉重的心情、复杂的心理,从而表现了唐先生性格中善良的一面。1 N+ X: C3 F+ Y
        0 t" E$ O0 N5 M6 y
          评分:本题共2分。只要选准一个角度,赏析恰当即可。% S0 {5 U  j" `' c! ^
       
' s1 x1 ?# L$ e1 D7 q" f$ m4 T          21. 答案:①凤尾菊是贯穿小说情节的线索。②凤尾菊是连接小说中两个人物感情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③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象征,也寄托着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 评分:本题共3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L  u( J( L& \# z2 H% ?
        & y! s+ [* y* ]- ^
          22.答案:A E   评分:选对一项得2分,共4分。
; i, P5 e- M9 G8 h8 F; u3 z) a        ! q" S1 O( ~7 k- f
          三、李国文
9 _# y, _3 {1 m% O" [, O1 a  U       
4 T' W8 |6 f6 j0 |/ ^) T. y0 l          【作者简介】
& N$ u: O. t( A7 L       
. O% C1 Z: D* d" T: Q+ R# e+ p          李国文,男,原籍江苏省盐城市,1930年生于上海。1957年7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反对官僚主义的短篇小说《改选》,引起一定反响。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发表了《车到分水岭》、《空谷幽兰》等有影响的短篇小说。发表在1980年3月号《人民文学》上的《月食》,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冬天里的春天》于1982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短篇小说集《第一杯苦酒》。《危楼纪事》获1984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以及随笔散文集:《骂人的艺术》、《淡之美》、《大雅村言》、《楼外谈红》、《中国文人的非正常死亡》、《中国文人的活法》、《唐朝的天空》等,作品多次获奖。并著有《评点《三国演义》、《莎士比亚传》等书。
: Z% W1 r5 G0 J* G# ~. m, \4 K9 E       
+ D3 e; A3 Y0 F          【中考试题】山东潍坊卷--《惜春小札》6 h: H0 l" {9 \( b. ?
        ( |0 a- w& M% h, f+ ]# }
          惜春小札
: e- p5 @/ ^& s, s& u; p; e0 Y        ( h- c) D5 U! ~  n: E: c
          李国文
$ k" Z( J3 r' c4 Q8 Z; s5 c( k       
9 Y; q! f' k- v; D6 I( Y+ |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悄没声儿地离去。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
. i7 |3 P6 ]+ G7 m( [  L       
1 C% l% }' Y' S0 R: h. E          典型的春天,应该在长江以南度过。没有阴霾的天气、泥泞的道路、苍绿的苔痕、淅沥的雨声,能叫春天吗?没有随后的无淡风轻、煦阳照人、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能叫春天吗?只有在雨丝风缕、春色迷人的江南,在秧田返青、菜花黄遍的水乡,在牡童短笛、渔歌唱晚的情景之中,那才是杜牧脍炙人口的《清明》诗中的缠绵的春天、撩人的春天。1 n0 T- D# u; H/ E1 [
       
  R9 i0 y2 U4 `( o; P0 N          然而,在北方,严格意义的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不明显的,或许也可以说并不存在的。"五九六九,沿河插柳",这是地气已经转暖的南方写照。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而在北方,河里的冰,才刚刚解冻。等到它完全融化的日子,春天也差不多过去大半了。
. v/ G" Q% L% [) Y. D       
1 t9 ^6 ~" e* \5 V4 Z* o          春天里有未褪尽的冬天,这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人们管这种天气现象叫做"倒春寒"。于是,本来不典型、不明显的春天,又被冷风苦雨的肃杀景象笼罩。
1 b! P1 X2 w$ x2 X9 F$ Z        : m0 Q6 n2 X. R. v
          北京的颐和园里,有一座知春亭。但知春亭是否"知春"呢?好像也未必。通常都是到了"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的那一会,才在昆明湖的绿水上垂下几许可怜巴巴的柳枝,令北京人兴奋雀跃不已,大呼春天来了,其实,"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p  V! U/ X5 D( G, z: r( j! g
        ) a8 L* @7 O# v) x, }
          承德的避暑山庄里,有一幢烟雨楼。不过名为烟雨楼,但至少在春天里,是没有烟雨的。"烟雨"二字,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在高寒地带,只在塞外的干燥风和蒙古吹过来的沙尘,决不会有那"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烟雨葱茏的风景。
' Z8 E5 a: n  F       
+ E3 m3 a* z) j( w. h+ f/ [          看来,北方的春天,就像朱自清那篇《踪迹》里写的那样,她"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1 h) ~7 m; Y) R1 R, ?) Y
        % k: e+ k+ k( ?! S
          因此,捉住春天,把握春天,然后,充分地享受春天。# u5 K* [" z9 G! d  h6 C' e
        , S+ S+ X9 V% J7 x+ S5 M' c
          虽然李商隐告诫过,"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但春天,是唤醒心灵的季节,是情感萌发的季节,也是思绪涌动的季节,更是人的生命力勃兴旺盛的季节。' |& x8 w: J: e
        2 F% Z) s- c8 G# k& N
          人的生物钟,如果能够耳闻的话,可以相信,在这个季节里,响动的准是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聩之声。甚至血管里跳动着的激流,也会蕴含着前所未有力量。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2 s/ _+ D  |6 k* m6 \1 k3 @: C$ V8 r       
" m  Y5 I7 C# }' w/ Y          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也有其春华秋实的生命过程。那么青春年少的日子,也就是最美好的春天了。然而,一生中的这个春天,似乎比北方真正的春天还要短促得多。$ o, E4 Q! r- g: L  \& o, _' e  \
        ) Y0 f: |# E( Y2 T: b: A3 g. n4 D
          人,有各式各样的活法,这是每个人的选择。无论怎样的一生,你千万要珍惜你生命中属于春天的那一瞬即逝的岁月。因为,青春只有一次,一去便不复返。
; d& @) [% ]; k9 y5 Q+ l        . ^4 f+ @: G) J0 q6 L
          使你的青春放出光华,享受青春的美,那才是生命最大的欢乐。5 n. i) G9 R  Q+ u% w8 s
       
. f! S% {9 W5 P* T' p$ E; I1 O2 r          (选自《中华美文》,有改动)
: [7 M3 W0 l5 y& U( p! T; c: F       
' {3 W, M( d( i+ O          14.根据诗歌的特点判断。"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与文中的哪句出于同一首诗,简要说明理由。(2分)
; J% o$ d. K* W$ V* s        & E/ I* j$ T( b) M$ i, w! P# [
          15.(1)文中江南的春天和北方的春天各有哪些特点?(2分)
/ Y8 n) N$ U) Z' {" U" [       
8 Z; K2 t1 b9 M  K          (2)作者将二者对比有何用意?(2分)
- C8 Z. R; r- d6 y) ^        5 m9 Q, P% w+ E: z- Z1 N
          16.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0 V$ E3 ^2 }& v0 }( T1 Z: l" p: t        7 R+ [- y0 W4 N
          此时此刻,若是去爱,一定是炽热生死的爱;若是去恨,一定是刻骨的恨。若是去追求,去拼搏,去干一番事业,你会从你的身体里,获得超能量的"爆破力"。这种"神来之力"就是人类的春天效应。
4 J$ Q0 s( r0 \        4 `: o" w# Q# Y  V7 g4 U% Z: H
          17.(1)文章在结构上是怎样将描述自然和表达哲理结合起来的?(2分)+ j: x7 ^4 B: p, k8 L& u
        ; @7 Z  B* I; O' p
          (2)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写作启示?(2分)
+ }- |  l& B9 a) _0 v8 e$ i  K        ! \  C3 D( I0 a& l
          【参考答案】7 B1 z/ h% `3 g% q' @& ]- E
        7 t3 r4 q* L* F8 n
          14."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诗句前为"寻春不见春",后为归来蓦然发现春已藏于枝头,意义连贯;韵脚为"春、云、分"。4 K9 r4 [- }( e  H! `$ D
       
: I9 [( t! c- z! c4 ~          15.(1)江南的春天更典型,在四季的变换中有明显的过渡,有着缠绵、撩人的特点;北方的春天在一年四季中过渡不明显,不典型,时间太短促,匆匆而过。(2)意在突出北方春天的短促。
+ R! E& N- t5 m* X        ! _& W) P$ r- |3 a, E! D% A- Z8 d
          16.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春天的"神来之力",强烈地表达了作者"惜春"的感情。' V" g! K7 {0 P, ?
       
) {" I. c/ D( d          17.(1)作者通过比较表现了自然春天的特点后,引出"人类的春天效应",劝人惜春;进而由"人的一生,何尝不如此呢"开始,从春之人类转向人的青春,表达了"青春不会久驻,要珍惜青春"的主题。(2)示例:①要细心观察自然和生活,思考有深度。②要善于联想和想像。③表达要有逻辑。
3 b  J# W+ m7 U0 x        3 N  ~# s! u! j
          四、方英文
: i$ f! Y. V6 R" ^# A0 a4 [7 }       
1 o; W4 p; T  L' |: V          【作者简介】0 _$ Y/ I1 B6 D& i* u4 J( p
        1 i; s' X6 m, E2 e
          方英文,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镇安人,1958年出生,1983毕业于西北大学。发表各类作品400余万字。平民思想、人道情怀。风格博雅温情,幽默俊逸;语言简朴奇崛,文脉摇曳多姿,拥有众多读者。, a* s1 A# }' J- S2 m
       
8 U5 \( g; ]  V$ Q# ^8 N          出版有《方英文小说精选》、《方英文散文精选》、《种瓜得豆》、《燕雀云泥》,以及长篇小说《落红》(即台湾版《冬离骚》)等。《后花园》是作者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文余喜书,风格温润,天然清丽。现定居西安,供职报界,为陕西日报编审。
" t1 y6 ?) Z* B- i" b4 X; v       
6 O: j7 E) f! g* u0 t. O0 i/ ?4 D          【中考试题】陕西卷--《紫阳腰》( `3 L8 {) R- i7 U6 B4 E
       
* P! z+ a$ Z* {6 p8 R5 p          紫阳腰/ l9 W* S' w. i
       
5 m1 [& l3 P0 n. F( T          方英文: c! ]4 P: R, p3 [1 U) L
       
" r2 n7 i; @& M9 h$ H- C          周末无事,车游紫阳。小时候就喝紫阳茶,年至半百竟未去过紫阳,不够意思啊。紫阳在汉江边上,猜想是很通达很便捷的。没想到实在难走!坡陡弯急,一山爬过又一山,好在翠色染目白云亲颊,别有一番俗外之雅呢。翻过三座山,眼底终于浮出一个城,火车的闹,船笛的叫,顿时没了清净。细看紫阳县城,果然是重庆的浓缩,看不见碟子大的平地。怎么办?山腰上凿一个凹,凹处凸起一栋楼。就这么锛石凿凹,就这么起房凸楼,硬是在夹江的山腰上,锛凿叠垒了一个城。所谓的码头城市,压根不在乎有无平地,但求两河交汇,能把舟楫勾留缠绵住就好。浩浩任河,正是在此融入汉江的。* j) {" @, S3 ?7 u6 v
       
/ N* C. R7 N6 ^2 [. j          想不出如此一个城怎么生活,大概吵架也拉不开距离吵着吵着就勾肩搭背了,干活时则又需要捆上安全绳吧。待到进得城里,但见街道逼仄车辆单行,却也店铺比邻,色彩炫耀嗅觉缤纷。及至日落西江夜色袭来,忽见城灯哗然绽放。时值秋老虎季节,人们简上衣而短下裤,为的是让胳膊腿儿尽可能地吐热纳凉。尾随人流浪进商场,再踏梯而上,发现商场顶部竟是一个很大的广场。如此叠屋架床式的建造格局,简直一个香港袖珍版!顺音乐声溜达过去,见人们围一个圈子。圈外踮脚看圈里,呵呵,一群女子练健美操哩。她们抛甩着纤媚的臂腕,扭动着柔细的腰肢,展示着风致的身段;脚一跺,腰一侧扭,臂一斜扬,头发就抛上月亮了。& O; r4 P, U, Y
        . S- w: V7 E4 Z; E2 b5 F2 h  g
          夜里看一个资料,上面说:"紫阳腰,汉阴脚,安康女子爱做作,要看水色下白河。"紫阳、汉阴、安康、白河,是安康所辖的四个县名。当然安康如今叫市了。人生之美,十之八九由女性呈现,所以每一个地方,都把当地女性美的特点,以歌谣的形式提炼出来四处传播。而女性美的具体表现,当然是以身段最为紧要。身材之标致婉约,则绝对依赖腰肢的拿捏烘托,如此才叫一个动人。何以动人呢?细柔也。紫阳娘们何以生出如此之腰呢?
1 V. |/ g; b" p. @        3 l" o/ y/ C; U* E$ C1 D
          次日早起遛街,似乎得了答案。总是遇见一些女子挑着扁担,忽忽闪闪地来了,忽忽闪闪地去了。两个担笼里,是白嫩的豆腐,是带露的青椒,是拖泥的新藕,是出江的鲜鱼。忽闪忽闪而来,营养于客官;忽闪忽闪而去,生计于家庭--终于忽闪出一腰的风情与柔韧。+ h# a. D, ?1 j
       
/ _2 u% D4 W& z. s          返回时选了一条新路,更觉得这个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路是依旧忙着拓,车是依旧不住地停。好在村村通了水泥路,绕道便是。实际上无村可言,因为紫阳人家,一概散布于山之腰岭之凹。那些粉墙青瓦或者石板房,如一栋栋达官名流的别墅,落座于青坡,半隐于绿峦,恰如次第展开的山水长卷,新意频出却也可四字概括--山腰人家啊!坡是这么陡,劳动的间歇,估计站着就能睡着,反正躺着跟站着没啥两样。如此之地,竟不时见到三五块石头拦一巴掌小塘,居然就荷叶田田蜂蝶频访了呢。至于竹子,此等俊逸灵秀之物,更是家门掩映垂瓦叩窗。所以这里的狗不咬人只摇尾,充分体现了淡泊无争的"竹下之风"。然而有些却是要争一争的!于是,山腰上长大的女子和汉子们,就人人成了好歌手。
2 I9 a: v# Z/ R+ |: q          S6 R4 t# g7 T
          紫阳一名,出自道家。道家是中国唯一固有的宗教,汉江是汉文化最核心的源泉之一。道家以水为善,以茶为慧,以山为美,以歌为雅。落日岭上,渔火江中,朝晖夕阴大自在,不知功名利禄为何物。紫阳和紫阳人有如此怀柔万物和谐自然的情致,真是难得啊!9 j; M) Q; D4 Z+ V
        : f; c! {1 e+ E8 [* w& @
          (选文有改动)" y/ b! J1 N: E4 d- m
        4 l. K3 G* o$ c! k
          12.请从文中找出对紫阳独特的人文风貌、人情人性最有概括力的四个字,写在下面的方格中。(4分)
% A8 ]( C# h7 O0 J6 p1 X! A        ( F" h/ I. A8 S- j
          □    □    □    □$ Y& p' v' s/ ?/ F1 e/ n
       
0 m: F9 Q5 D; ]- L          13.文中画线部分表现了紫阳女子身姿、动作、性格上的什么特点?请分别回答。(3分)
: [7 l% j% j0 r2 T9 q0 G       
5 z7 q8 w8 M. n2 i+ {6 a          14.作者说似乎得到了"紫阳女子何以生出如此之腰"的答案。他得到了怎样答案?(2分)
; C) K4 l* S! k6 l% o* Z       
) ^( L# m1 [% x          15.第一二段中两处加点的文字,写出了紫阳城怎样的特点?(3分)
5 K7 \$ c( j% ?       
' y' [. V8 ^4 x          16.作者为什么觉得"汉字'腰',似乎是专为紫阳所造"?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6分)4 I& c/ p4 S4 Y, R3 e
        ; y( H- a( Y+ o! E2 k
          【参考答案】: H8 y6 A4 p6 }8 L8 r
        5 o( }5 {& z+ g. M& D( G5 b! r9 v
          12.善  慧  美  雅' g' U8 w5 c) d# r
       
  u5 H% V0 O$ F1 I# _8 O- R          13.身姿:柔美、优雅。动作:矫健、洒脱。性格:率真、奔放。! \* ~+ K. w0 \# d: D' u% k
       
" D" I7 k! i% ?5 C          14.勤劳造就了紫阳女子柔美而坚韧的腰肢。或:劳动创造了美。
* a  c; e  P4 P8 O: y( s        2 A! s3 S) Y; [% ^7 ~8 P4 z
          15.写出了紫阳城空间的局促、狭小,建造格局的独特;也隐含了紫阳城的热闹、繁华。
$ M  b/ P7 b4 p7 z        8 ^- D) v1 w& g. N- @  M9 q, ?
          16.因为这里的女子有柔美之腰,这里的人家栖居在山之腰,紫阳城位于水之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21 11:56 , Processed in 0.23261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