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8|回复: 0

[复习资料] 2012年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串讲资料(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4: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要求
3 ?: \9 |* N0 I/ @  1.学习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尤其应当了解并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高尚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质。
( a- [5 u+ S: U  [9 f- Q  2.能准确地阅读、理解现当代作品,能读懂难度适中的文言文,并能解释常见的字词和语言现象。
1 U, |1 f6 a6 [$ Y$ I2 T9 |  3.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 n3 a7 q3 M/ B( l6 [" c, ^; W
  4.掌握常用的文体写作知识,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 t- K6 o( a( j- Y/ p
  复习考试内容
* B2 I  v, z5 a! {7 k# D  一、汉语基本知识
* M' T' Q8 h- f, D5 J% U  「要求」9 m# E/ m1 e# J& T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3 P, n5 c9 D1 F3 L/ k4 o* v  2.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6 Z- W# f( S( Z' i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译成现代汉语。
+ B- X! N! J  b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4 \0 D6 f) L( `5 g
  二、作家作品知识4 ?. O2 P5 `9 n+ \( z/ `
  「要求」) O$ h2 f. A! [+ K( K* y
  掌握中外作家的名号、国别、时代及所选课文的体裁和出处。了解其主要思想倾向、文学主张、成就、代表作及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 ]/ b8 g" N9 }: o% M/ F  三、文体知识" X9 w* G( |2 x3 }
  「要求」% E: [1 ?) K- v' Q# p
  1.议论文
6 @1 g% R5 P9 S9 p2 `) {  议论文是指以议论说理为主的文章,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或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例证论证)、演绎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证论)、比喻论证等。驳论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等。0 D6 [' T1 A# L( K  [
  2.记叙文3 f# u  X3 U3 S# z* c- ]/ Y/ P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它以叙述为主,往往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A; G" E+ y6 l4 g- U* R" q; N) d
  3.诗、词、曲、赋
7 T- V# W# \% ?5 k  诗、词、曲都属于诗歌的范畴。诗歌以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对生活作高度集中的概括;语言凝练而富有形象性;富于节奏感和韵律美。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d( Y/ K& N4 d: C% K  词有词牌,写词必须受词调的限制,句式以长短句为主,押韵比较灵活。
0 ~. b. A! l; }6 @5 T: s7 [  曲可分为散曲和剧曲。散曲有小令和套数之分。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
) z0 P" d0 f; T1 y  赋是汉代形成的特殊文体,讲究铺叙、文采、对仗和韵律,一般采用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结构方式。
4 Z* R* A. ~: b  4.小说5 M2 s( S. _! S
  小说一般具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
3 u  |) l( M" Z8 F, Z  四、写作知识3 r5 p; Q  m3 K/ `/ e
  「要求」4 ]; Y8 B2 S+ p9 [
  1.主题和题材
$ C* {) z- i* N4 b$ e3 j" ?3 U  主题即文章的思想观点,要求正确、深刻、鲜明、集中。题材即用于写作的材料,要求真实、典型、新颖。& ~! b8 R5 n* f1 M* {
  2.结构5 }" k' j) w9 @
  结构即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文章的结构要求完整、清晰、严谨。. h! v' \" s& E$ m% r. Z) g
  3.表达方式# r6 S9 f2 e+ X, b2 v& c5 E1 H, q
  (1)叙述
6 ^3 X+ P' C0 Z  叙述的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叙述要线索清楚,详略得当,有变化,有波澜。
  M5 E' M/ `; k2 ^6 V. v  (2)描写0 L: e9 ], n1 F; l
  描写大体可归纳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为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等。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等。描写要有的放矢,突出特征,富于情感。
3 V& f* d$ I1 H3 g  (3)抒情. z) j: A' r" \$ p# X# g
  抒情的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大类。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寓情于理等方式。抒情要自然真挚。; V4 F0 c9 t; v8 G7 y- @' T4 h, p% R
  (4)议论* F3 v8 f: P& ^1 n) \* x4 Z$ c
  议论要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典型,论证严密充分。1 \1 F  f8 c) J+ V* b
  4.语言' G" i( t& e4 L3 N. A& C7 r
  语言是文章的第一要素。文章的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 C6 D! M# g* ?1 V! i# V# b
  五、作品阅读分析
: x1 ?/ P. w3 u  「要求」5 ^3 t7 H! k% p  W8 B
  理解课文的主旨,把握结构特点,掌握表现手法,体味作品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l" Y& d2 N, }) G/ j
  阅读篇目:
+ e- B6 V$ D+ k& [  L& Q6 s  议论文
3 _' e8 w4 W7 e8 ~  1.*《季氏将伐颗臾》 《论语》
% |: C" c4 O$ M6 k: u. a  2.*《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O  K* j6 u* n+ r$ k& O0 P& a
  3.*《秋水》(节选) 《庄子》
) s& }8 I8 [& C& }  4.*《谏逐客书》 李斯
/ i6 J/ T9 k& |! \- `" n, N) `  5.《陈情表》 李密
. s  r" U4 F/ S7 V# {  6.《答李翊书》 韩愈
; b0 q; d5 [$ |( u. E, t- S  7.*《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1 w. C0 v4 b/ E7 m  8.《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5 V( X( H. B* y  W
  9.《论毅力》 梁启超
; D& H5 w: ~2 `# i* P  10.*《灯下漫笔》 鲁迅" U2 H6 V- o8 A0 t5 x
  11.《论气节》 朱自清
: m6 L. W; o/ h  12.《论快乐》 钱钟书% o  i" @2 f4 [5 l
  13.《心灵的灰烬》 傅雷4 S& \3 V9 V: ~! n
  14.《选择与安排》 朱光潜: w7 u4 v: Y  M3 ~: ]" Q1 B
  15.《论学问》 培根' h/ ~# T/ t+ z( P3 D, `
  记叙文2 r* X9 S/ u- w3 V& j
  16.*《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Z8 w( {5 p6 ?/ Y, C# ~
  17.《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2 m. }- O5 E& E( c! R1 s( `
  18.*《李将军列传》(书选) 《史记》: H1 @/ @, P, H. t+ |; z1 K
  19.*《张中丞传后叙》 韩愈
/ h2 e2 ]5 L: k7 m* a* B  20.*《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5 t5 L1 f: P; T4 e/ @$ E3 Y* ]  21.《报刘一丈书》 宗臣. m9 X; w! R1 n4 }7 X) T8 I9 t
  22.《马伶传》 侯方域4 v3 E! y% n/ u- i/ D; j: `
  23.《往事》(——之十四) 冰心
9 i6 e/ I$ q& e  24.《故乡的野菜》 周作人
, q1 l& P/ J; ~  25.《故都的秋》 郁达夫9 J1 c& x' N- I2 q2 h. J
  26.《沙滩上的脚迹》 茅盾1 f. p7 P4 F' o- D8 s2 i# E
  27.《爱尔克的灯光》 巴金
( C2 ~0 @7 ?# {9 l3 n9 b, k% h  28.《箱子岩》 沈从文0 \0 e# S/ R+ C# M' L  ?
  诗词典赋& ?3 @* g" U7 C8 |- c
  29.*《氓》 《诗经》
& q6 o& r; t  a: ]# V+ {  30.《国殇》 屈原
, n( c# m# f4 [1 u  31.*《陌上桑》 汉乐府0 l8 t2 Y$ W8 C, N* T% I
  32.*《短歌行》(其一) 曹操/ M3 k- j* J% S) m
  33.*《饮酒》(其五) 陶渊明
2 L4 r! G; ^( F% V  34.《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 Y) b1 w! y+ i3 N- k  35.《山居秋暝》 王维
8 E3 w- E/ H" m. U6 C! q4 o1 p% F  36.*《行路难》(其一) 李白- r0 u* k. k: P  u) O( n
  37.*《蜀相》 杜甫  C& ?  V: s1 C3 y
  3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F: N' [2 Z& @9 w* f
  39.《杜陵叟》 白居易
, Z, N2 s5 a! F! R7 n' Z4 V# {0 V' I  40.《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G& K* j1 V; s, b9 S: x
  41.(泊秦淮) 杜牧# \7 ^3 X3 X/ l! S: e
  42.*《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陆游
' f, d4 ^  K* ]' V  43.《炉中煤》 郭沫若
2 M) u7 A5 ^4 @) A+ u$ \7 i' B  44.《再别康桥》 徐志摩
9 }. J+ f4 D4 v" ]1 _  45.*《北方》 艾青! D( u: S. g4 |+ P$ _5 k* D
  46.《门槛》 屠格涅夫
  d, b( _7 _0 }/ @& T) z  47.*《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 a* N' k% J  z! B, Y6 p  48.《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 J9 J& I) u' g9 w  49.*《水调歌头》(明月见时有) 苏轼& n3 ]. M9 p+ V) a; }9 k/ f
  50.《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V0 [) d5 B3 \5 J% F
  5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 n0 V0 t7 _9 I! m  52.*《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 R$ U( W) E8 S) }& C1 m1 d  53.《长亭送别》 王实甫( Y% y; L/ j( r" _8 w0 Z
  54.*《前赤壁赋》 苏轼( `/ z: K* \0 ^3 {8 ]
  小说- u8 y. K. @: I2 t6 `7 y
  55.*《宝玉挨打》 曹雪芹
. V3 E- i5 D2 K  56.*《风波》 鲁迅
0 e0 t& ~9 o0 I1 |! k5 {5 R  57.*《断魂枪》 老舍0 \0 T9 D2 A: p. h4 J) o4 _: i
  58.*《米龙老爹》 莫泊桑0 d* O  D" K+ L! X8 J
  59.《苦恼》 契河夫
" G$ G, A) W2 }3 K, W  60.*《麦琪的礼物》 欧。亨利
! R/ T  j  ~" I+ j/ U; J( o  (上列篇目中带*号者为精读篇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6 13:42 , Processed in 0.3851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