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
) j- v: o2 Z9 e 要求:
# {5 u) I4 b X6 Z. H, M v6 M 1、识记教育目的、体育、美育等概念以及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1 Y# P, o* o9 g) _% J" N' o# b 2、理解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V. Z2 C: X# |4 r8 b! q) A a 3、明确体育、美育的意义、任务,体育的组织形式和美育的实施途径。) j4 F3 h a+ e9 S% Z$ q! l+ \
(一)教育目的的意义" D9 X& |0 v. m& G. {' a U/ K
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概念/ b6 r3 s- s/ {, R8 |
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r. q9 T, P" k( J y( Z
2、教育目的的意义
% c* Z4 i) I( V (1)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
* i0 x9 w% A: f7 I* r2 S (2)教育目的对提高教育质量有指导意义。. @3 B2 ]9 x( C/ u6 L( l& K3 @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 t$ a/ L0 E0 Q: n; i; }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8 r! q% z: `+ M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u& }! I) {" ^% [9 X0 o. \1 u: n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 v6 I! K) l% W/ o2 ~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4 U- c2 j7 U# S/ Q 2、社会生产方式5 d4 k0 t; S/ B. x# I/ }% ^# M
(1)教育目的受社会生产力制约。) u) ~1 R- H& x3 [0 x
(2)教育目的也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以这种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观点、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的制约。
: q4 m( q( d3 z5 s. d8 V 3、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 r8 _9 k% l( V 4、教育目的的确立0 u( x5 R0 g5 }* \; g$ _
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史上形成的两大理论观点:/ y4 j0 A" {" _+ ?$ V
(1)个人本位论及主要观点 f6 f% m" k+ l7 M
(2)社会本位论及主要观点1 z8 J5 n1 M R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 x6 b1 L- ~$ v2 B 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 ^ U: r3 R' S' i6 m" v: \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者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本质要求。
4 y' L" B) G& F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中对受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7 E# J& o: K( B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0 a5 ]" L8 M5 o0 r" P: A! v 2、我国的教育方针& S" R" F% j' z% q' j
(1)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 z& ?2 e9 k& u2 f: g, T* } (2)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e2 v' R: g5 `2 O, u! u' r
(3)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
7 B/ V! F' U# H* U (4)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 g. E* I: c5 X' K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L3 N+ [" C @
3、素质教育
8 R, l0 @3 @" R" O+ H5 C. k (1)概念
* R$ O: o$ x, p, j- S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5 }0 |: o0 ]# S, F- k/ z (2)意义
: K! z, \ ?9 c# z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O/ Z( `8 _ }/ D$ P 1、德育(详见德育理论与实践部分)
3 g+ h& l( R$ R+ V' h4 v0 @2 P 2、智育
% s( ^/ P# Y1 Z" c9 _4 Q% @, f4 s (1)智育的意义, t% B' i: U Y8 y. L+ k9 s: l4 T
①智育在社会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缺少的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智育在全国发展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7 B8 {) R8 B8 m$ O, e; g0 i, p
(2)智育的任务% T( m: V& L" s2 M C
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是指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它包括观察力、想像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k: k8 y# K3 A5 Q; ~
3、体育
- g0 a! V# d2 o3 y. t. w7 n& b5 L5 w (1)体育的概念
1 u$ F! G3 b& Y. D `- B: T- n 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9 v* ~1 [- ]5 h- [2 d6 ^9 r4 X
(2)体育的意义, o0 p' `% R1 x' C( n) F
①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②体育是促进学生人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③青少年一代的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强弱盛衰。- U# a3 G: _) f# H& n5 z" c4 ^; H- K
(3)体育的任务
6 G+ q. b/ d0 C) G5 n' y1 a7 I ①增强学生体质(根本任务),其中包括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②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的基本技能;③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④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促进我国体育水平的提高。8 b; D/ }$ }1 m# }. F
(4)体育的内容. C/ V* s( |7 C2 C4 x: F
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游泳、武术、军事体育。% ?: w7 k$ w. S1 _+ `3 O4 Z
(5)体育的组织形式, J1 x1 J& e' B- @
①体育课(基本组织形式);②早操、课间操;③课外体育锻炼;④运动队训练;⑤运动竞赛。
/ U% r9 W$ q$ K' s0 ? 4、美育" I# L+ k i$ x* {
(1)美育的概念
+ L: F9 z% E. d( u( `/ D 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打动学生感情,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 u( L0 C) ]4 w* L4 O! N/ \: H. L, @ (2)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
7 h& _" U, {( h$ R9 b ①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美育能促进学生科学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③美育能促进体育,美育有怡情健身作用。6 j$ w, j$ e0 E
(3)美育的任务
j) g2 g) N9 j0 o7 n$ M! T7 B ①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②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③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9 V4 e/ j, s& l
(4)美育的实施途径
/ A+ R6 F" G9 l ]+ a ①通过各科教兴和课外文艺活动实施美育;②通过大自然实施美育;③通过社会日常生活实施美育。
7 ^# g, V5 f- \' f 5、劳动技术教育* u ^+ {4 U( d7 h) o
(1)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2 ]- r/ ~5 B" B1 q! T+ h
①劳动技术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发展,有利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还能促进学生体质增强;②有利于完成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w! b9 v- m$ Y& B2 U
(2)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x4 o2 @7 j) A8 @% T
①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②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1 R& r+ \7 B- m9 o: `# R; S: V3 E
(3)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 X2 j4 U( f4 v# n# t
①现代工业和手工工艺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②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③服务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
) i" K! I+ c3 r! F8 D (4)劳动技术教育的途径1 X: b0 _8 X! }8 e {
①通过校办工厂(或车间)和农场(或实验园地)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②通过参加校外的工厂、农场或农村的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③通过服务性劳动,尤其是社会公益劳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