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9|回复: 0

[复习资料] 成考高起点语文常用文言文虚词: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5: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副词
' Z6 ^6 S2 J( \7 H# }. G; W, H  作为副词,“乃”可以表示多种接续关系或情态,有时用法近于连词。
- B' Z% o) K  [3 b  表示顺承接续关系,可译为“于是”、“就”等。例如:: @* w9 C; e5 l& T  j
  今尔出于崖 ,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 A6 U/ i* d' N* t8 p0 Y0 q5 d, r2 }
  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李将军列传》)# I. P" W- H4 v. ~8 i3 n2 u. X
  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反而”、“竟然”等。例如:8 v  C* p: }+ b& M+ F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谏逐客书》)
1 _/ w9 j) Q* l( S1 n1 D* A  (2)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 Y4 I0 U, F4 O. \3 t  (3)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徒令臣出东道。(《李将军列传》)! T; _6 e, K  {+ q
  表示对某人、某事的确认,可译为“这”、“这就是”等。例如:( V7 S* [2 e! d4 A$ _
  (1)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冯谖客孟尝君》)6 k  M& O$ g4 r- ]
  (2)因烧其卷,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君》)
# q) c/ _, J+ C6 O8 @  (3)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6 s- g0 V; m9 b1 q  W) P3 g  (4)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李将军列传》)
/ q5 i/ D: k2 ~) X: G1 w) c" E( `  表示对结果的强调,可译为“才”、“这才”等。例如:, R1 j! J4 }3 M. `2 M
  (1)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答李翊书》)
+ e# Q! I! I- R# z  (2)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李将军列传》)
7 K2 w. ^1 g  f5 G. \. u  (3)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李将军列传》)
" P# |7 ?& m5 ~/ z6 T$ n# z  (4)良久,乃许之。(《李将军列传》) 表示递进,常与“至”等合用,或译为“以至”、“以至于”。例如:
( e9 I5 I! a1 W( n7 o  (1)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论毅力》)
& f/ U; z, h" v, e2 T! c. e  代词
& c# n, a& e8 ~$ |  指代第二人称,通常只作定语,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
- o3 h1 U/ ?7 I5 x! n! K  (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五代史伶官传序》)
& W: P0 z' W5 K* U* i, H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8 21:46 , Processed in 0.14511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