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秋战国
# ^, \: H* c1 F. B 这部分常见的考试知识点有:春秋五霸、诸子百家。
- S V6 Q: d4 |- G! j9 ^: V 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其中,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被称为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的瓦解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和人民,取得对其他诸侯国家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战胜者召开诸侯大会,迫使众诸侯承认其“霸主”地位。春秋时期先后称霸的诸侯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史称“春秋五霸”。
5 W# g2 ~: K4 l' \( M! ?! ~8 } 诸子百家: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奴隶制不断瓦解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代,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逐渐形成了道家、儒家、墨家和法家等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 D$ ~$ k( D% Z4 Q% m `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末期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庄子是战国时期宋国人,姓庄名周,主张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鄙视富贵利禄,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不公平社会现象。3 Y0 v9 x. o5 j1 A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和苟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以缓和阶级矛盾;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刑杀。孔子也是个大教育家,兴办私学,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在晚年编订了古代文化典籍《诗经》、《尚书》等,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成了史书《春秋》。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在政治上主张实施“仁政”,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要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苟子名况,战国时期赵国人,认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主张掌握和利用自然规律,为人类造福,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j2 o7 n- n7 G: F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今胜于昔,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主张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由君主任用官吏代替世袭的贵族,国家的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主张“以法为本”治理国家,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君主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法不阿贵”。韩非子的思想对于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s& c2 Y& J. K0 O; D/ `: {+ s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兼爱”即爱一切人;“非攻”即反对战争;“尚贤”即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墨子的主张代表了平民的利益和要求。+ n4 y( O& I; W" p$ [& P" f
需要注意的是,在先秦部分中,尚有二里头文化、殷墟、甲骨文、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都江堰等知识点没有出现在近十年的考题中,对于这些知识点,要记住如下要点:
' X. e, L4 R. r# ^ 二里头文化:该文化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证实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于公元前2070年左右由禹建立,其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是夏桀,暴虐无道,遭到百姓反抗,公元前1600年前后,被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率部打败,夏朝灭亡。) P- S% ], y: G" _. T2 A0 Y
殷墟:商朝前期,都城屡次迁移。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从此稳定下来。商朝也称殷朝。商朝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称之为“殷墟”。( \" p0 A1 c0 F( H
甲骨文:商朝人占卜时,将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3 [' s. t3 e- i. D3 ]9 U. r
战国七雄:东周的后半期即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史称战国时期,这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连年战争,齐、楚、燕、韩、赵、魏、秦等七国为了继续争夺土地和人口,相互间不断争战,成为诸侯国中的强国,史称“战国七雄”。7 E. t" ]1 ]0 U
商鞅变法:(1)背景:随着井田制的破坏,封建的土地私有制逐渐代替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新兴地主阶级经济势力越来越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政权。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在秦国变法。(2)变法内容:①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井田制,准许土地自由买卖。②废除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奖励耕战,按军功授爵、赐田宅。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③建立县制,在全国设置31个县,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3)变法意义: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改革。变法使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f) |: w# o4 Q3 H
都江堰:秦国蜀守李冰在成都附近的岷江流域修建的综合性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既可免除水灾,又可灌溉田地,至今仍在发挥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