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7|回复: 0

[复习资料] 2012年成考高起点中国古代史备考资料汇总(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5: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代、辽、宋、夏、金、元0 M  Z& u' T' q8 p$ g
  五代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方黄河流域/ D% N) ^4 K1 O
  南方和山西 十国。
$ w. @: n. ]4 t$ z+ h% |' H  北宋和辽、西夏、金的并立1 U/ t% S5 `( j, C
  960年 赵匡胤 建立北宋 都东京
/ ]9 x( c6 }6 j  加强中央集权 政治:1,“杯酒释兵权”打击军阀和地方割据势力;2,调整地方机构;3,调整中央机构;军事 建立禁军。结果:巩固了北宋的统治,但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产生了一支庞大的军队。/ {, l5 X) S) x, D# L
  王安石变法 目的:挽救政治、财政危机,缓和阶级矛盾。
9 S' R: ~) ]* ]* h6 t  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失败原因:1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某些特权利益2用人不当,出现过一些危害百姓的现象。
) X9 o% A! R6 @) x# K' d+ c  z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都上京。提倡农业,并任用汉族知识分子制定典章制度,接受了汉族封建文化。947年 契丹改国号为辽。
8 _! c0 n% |  q4 D% f, ]  灗渊之盟1005年 宰相寇准坚主抵抗 宋真宗 第二年辽宋议和。内容:辽撤军,宋每年给辽大量岁币。影响:维持着和平关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但岁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 B/ M3 S' v( A3 Z+ Q7 L
  1038年 党项族首领李元昊 西夏。1044年 夏宋议和 北宋送给西夏岁币。北宋人民负担又加重了。
' {. c5 O8 x& K8 c8 Y0 z- @" D  女真族 12世纪初 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反辽。1115年 金。1,与北宋联合夹攻辽 1125年灭辽。;2,南下攻宋 1127年灭北宋;3,金侵略南宋。
& w3 k$ G) z6 A% G' K/ H) ~% ?  靖康之变 1127年 金军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后妃、宗室、大臣等三千多人。
5 |! w$ z7 o" |# Z5 x( `  南宋 1127年 赵构 都临安。政权特点:1,抗金派(岳飞、韩世忠)与投降派(宋高宗、秦桧)矛盾尖锐;2,南宋屈辱退让,形成南北对峙局面。1141年宋金议和(绍兴和约)内容:南宋对金称臣,把东起淮水,西到大散关以北的土地,划归金统治,并送给金岁币。
3 V" X( c7 u8 }: u" V# m7 n. y  南方经济的发展 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推广 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棉纺织业逐步成为产棉区的主要农村副业。造船术有了明显进步:上有指南针。主要海港:泉州、广州、明州(宁波)。阿拉伯人来中国。贸易范围:东到日本、朝鲜,西至非洲一些国家。& [. D* V! a4 M( O
  元朝% i1 {) t# j, A& Y) E9 C& b1 K
  1206年 铁木真为大汗 尊称成吉思汗 建立蒙古政权  ~  p" `. }  H
  1271年 忽必烈 都大都 元;1276年 元朝统一全国。推行:1行省制度 对全国各地实行行政管理;2,澎湖巡检司 负责管理澎湖和台湾;3,宣政院 专门管理全国佛教事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 U* N7 B5 s$ [% s5 ~  民族分化政策 各族人分为四等 “蒙古人”—“色目人”(西域各族和原来的西夏人)—“汉人”—“南人”(原先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2 W7 ?) ^3 C) C% _: N
  棉花种植扩展 黄道婆 改进了棉纺织技术和工具。/ O: r7 b$ \# D! k' D  B- E
  活字印刷 11世纪中期 北宋平民毕升+ i/ _* F* W  y
  指南针和火药 战国时期 司南。北宋 罗盘针 传到阿拉伯、波斯和欧洲。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大陆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 X6 S' _* i2 o  唐末火药用在军事上 北宋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火药、火器经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对后来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起了一定作用。
  ?/ ~% O- {. Y  沈括 北宋“十二气历”,800多年后,英国才有类似历法。《梦溪笔谈》, x2 x; U* }! ]
  郭守敬 元朝 《授时历》最北—西伯利亚,最南—西沙群岛。0 E% j$ J; W5 F3 Y; ?/ K( _
  司马光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资治通鉴》:编年史 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
' {; V' @+ z5 Y6 r7 K  宋词 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y. w# g- E9 [; B, Z- l# ?
  元曲 关汉卿4 [, V2 |" e/ |5 Z$ V2 i
  《清明上河图》北宋东京忭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6 09:11 , Processed in 0.19363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