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6|回复: 0

[政治] 考研政治思修讲义:4.3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2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 q* J% y5 r. p/ h4 M9 \- V1 c
2 s2 m; T3 i( d1 s) I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r. {" k7 O& t2 ?, L1 k. Y. A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既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实要求,也有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的重要任务。
- O- Y6 s9 Y, [' u( H4 w  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消极现象,这些因素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和道德建设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导向和行为准则。
# o- q6 g- Z% d. \  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坚持公民承担社会责任与社会尊重个人合法权益相一致,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结合,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力的道义支撑。 7 T% c8 d+ C) ]: Q: h
  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既勇于竞争,又有序竞争;既反对平均主义,又防止收人悬殊;既重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物质利益原则,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既要鼓励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大张旗鼓地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正确发挥社会主义道德对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作用,形成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发挥市场经济的积极效应,避免市场经济的消极效应,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 V; f# y9 O" x! }( ~# C$ z, {" Y* B
, _- q0 F5 m3 n$ v  A8 I+ ?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 p6 \: A7 x/ h2 e% u0 }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4 Z+ _8 h% b) w# U$ ^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0 G2 ^8 w/ r( i. M
  道德建设核心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道德建设的核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
8 F* g& N3 E9 U. A  第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条件下,每个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和建设者都在为社会、为他人同时也是为自己而劳动和工作。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上,在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权利和义务不再分属于两个对立的阶级,而是统一于人民自己身上,每个人都是服务对象,又都为他人服务,全体人民通过社会分工和相互服务来实现共同利益。 ; H( ]0 Z/ D3 Y  g
  第二,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必须通过向社会和他人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品,建立满足社会和他人需求的良好信誉,即通过为社会和他人服务并为其所接受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市场经济需要通过服务甚至是优质服务,以实现市场主体自己的利益。这说明,为人民服务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必然对立的。但是,笼统地讲市场经济要求为人民服务是不正确的。我们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更在于强调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引导、制约下,每个市场主体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自觉、更积极、更规范地在自主的基础上为人民、为社会服务,要求市场主体把自身的特殊利益同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 D6 r+ p5 q/ q0 S9 T
  (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7 s0 A; Y' d$ m% |+ {! |
  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n* c- z4 Y0 i, [0 w4 _0 Q
  第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集体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集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集体的兴衰与个人利益得失息息相关。在现实生活中,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集体利益的发展,本身就包含着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而集体中每个人利益的增加,同样有利于集体利益的扩大。
& y# B7 B" `4 V3 B$ h# b8 W/ ^! Z8 j  第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发生矛盾。这种矛盾,有的是可以缓和、化解的,有的则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冲突。但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必要时,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只有在不牺牲个人利益就不能保全集体利益的情况下,才要求个人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之所以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归根到底,既是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 # _* w+ F1 G  _0 V: Q
  第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事实上,正是集体主义为培养人的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提供了道义保障。对于集体主义来说,只有个人的价值、尊严得到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保证,集体才能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 J/ o+ {+ k, r: [  (3)宣传和弘扬共产主义道德 ; j' P6 S& z' Q) X% i
  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本质上是同一类型的道德,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不仅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关系的需要,而且要引导人们向更高的道德目标前进。
! l: s, ^* z# ]6 x  共产主义道德不仅是人类的道德理想,而且深深植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表现为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离开现实的道德状况,只谈共产主义道德的崇高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忘记共产主义道德的远大理想,只谈道德的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要照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的思想、文化、教育和道德水平,要考虑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际关系的现实要求等,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行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4 I% }" ^) R: E: B) M* z
. `- e- @% E, S) x! B5 I: k  (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 d, t" y9 q! N% l7 H% p( s8 ^& B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 i! k" I$ r, W: m( Q8 d: b5 R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g. o& ]! \  n6 @' n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覆盖各个利益群体,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有先进性导向,又有广泛性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 l7 c5 C. w- Q2 v! G2 N
  (2)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
5 \( p. ?) R* M2 R  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道德是经济基础和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不是脱离历史发展的抽象观念。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了同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相适应,同对外开放的环境相适应,同人们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和层次性的格局相适应,需要确立全社会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引领人们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继承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认识成果,用许多新思想新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容,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做了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是人们选择行为、评价善恶的普遍标准,也是衡量社会道德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6 Q. y" n; \0 _4 r7 p9 X* a
  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明确了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系统总结,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作用。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牢牢把握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和目的。 + _5 _5 l7 Q0 l" Y+ r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社会风尚主要指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的价值取向、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社会风尚同荣辱观紧密相连,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也必然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反过来,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尚,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也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荣辱观。树立良好社会风尚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经济社会顺利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革命道德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道德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和概括出八个方面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 f! e8 b% \5 i4 Y0 ~
  (3)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 V. r( R$ p8 a' L) c3 X* Y4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指导作用。
, l& O7 p4 G% z"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4-29 18:25 , Processed in 0.19357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