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93|回复: 0

[政治] 考研政治毛概讲义:1.5 科学发展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0 22:2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5 N8 V! v1 J' ^  R2 q
2 L' o/ q4 q2 Q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2 B( c9 u" H( o4 k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 q; z# v  ~7 n- ?8 k- c2 c5 M. H  根本依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4 m0 T- `* F, O" ^2 u# E# t9 A6 T
  现实基础: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 j9 t4 a7 q0 `0 E8 p8 k4 k  现阶段我国发展的特点:既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也承受着来自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9 J; b& w, ]* b! `
  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推进现代化建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 ~, I5 Y3 ]' v- ^  D7 P- v  重要借鉴: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 . c5 D' M0 O) [: C# C' t3 U
  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发展实践也表明,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5 N) r# f* X2 h, H  我国要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这决定了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必须走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1 V8 I, ^. D- X/ q* \4 C  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的过程: ! f9 t8 g* m  I7 |9 v" D! M6 Y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Q% W0 r( R4 z$ {7 O. A( T' B! c1 \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 W  U. A6 N7 Q* p; G; p
  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5 F' y4 ^( g7 F8 H3 W
  2006年3月,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一五”时期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3 G: _; F0 `0 v+ ?3 ?8 F  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十七大进一步阐述。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 a0 V( X6 Z2 H3 B' B/ Y# {! c
  
) p7 C. a+ Z. O- u  (二)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0 J5 s( l8 _1 ~( f7 B. v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 M4 F( Z6 w, p, ~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加有效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0 O7 j1 n: C7 @4 i& B% b' V. g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a$ I. F; L& j8 U6 i! j' h. s% [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是指各个方面都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要相互适应;可持续,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 ]8 |4 M' z) H9 g; M' S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 J1 l5 S+ q9 V. B. G7 m
   % I6 F- y1 Z4 C* C2 z7 k9 {! q
  (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 n4 i4 E. v4 B& q6 ]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必须通过革命和改革,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等重要方针和原则。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实施“三步走”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统筹两个大局等一系列重要思想。江泽民提出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 % p: v  Z6 L6 t  o# h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模式,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任务,把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前提,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的观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主体的观点和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联系的整体,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看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社会生产各个部类、各个地域、各个方面相互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当代与后代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全面体现并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对发展问题的认识。
$ A: [! h$ D; g2 S( f, d8 ]  (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着眼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的思路,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着眼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因而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O: D/ V1 p- S& ~5 ^7 F
  补充:(主观题中)
. }/ H, x! h2 x6 |% T# J  规范写法一: - K/ F; U4 Z7 N. `1 M& K) w* i
  1.毛泽东: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6 N# `! M" C0 F( d' s; b
  2.邓小平: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 u' l6 F# i  |% e: ^" p, y5 ]  3.江泽民: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q  ?( p" U) M) m) g# u
  错: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J, r5 p$ B& g9 {. A2 @
  规范写法二:
3 G" i/ ~6 j+ V* Q0 H  毛泽东: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 `: ?2 r" k: S8 Z& m( i1 C2 H7 W
  邓小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6 Q1 Y: v- I: h0 I
  江泽民:(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o5 }: a( N; I, U- P' j  错:胡锦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
  W5 i' Z/ I" ~& B) H  正确:(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1 [" M& x3 k- h& R% l+ O  两次飞跃,四个成果 9 ~2 s( ?+ t2 z  i- a; A8 s
  时代背景是国际背景,整个世界的大格局;
$ J  z+ N6 }" h6 J1 ]" \/ O$ x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经验。 + f# g9 b/ H9 o5 T  _6 O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历史和现实依据。
  {; r) k, o3 S- P' L  (“历史依据”对应“历史经验”)
, j+ q) \- j4 d% B$ k7 @' r  (“现实依据”对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 {( U& U* D# ~6 A, O8 \, [' X  历史方位: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的总和。
2 O* e8 C/ _1 i, o/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4 21:23 , Processed in 0.36777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