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2|回复: 0

[考试辅导] 货币银行学专项突破——论述题(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1 09:5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试述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过程。
) ?5 C) {& q! }  x  y- D  答: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演变过程。
# O" H0 B' C# _: A* G  (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是商业银行最传统的管理思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银行资金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在银行看来,存不存、存多少及存期长短,主动权都操纵在客户手中,银行自身的管理起不了决定性影响。而资金运用的主动权却操之于自己之手,所以银行必然会看重资产管理。+ W" w7 X7 Y( B
  在资产管理中,资产流动性朗管理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经营业务印发展,其理论历经了如下三个不 同发展阶段。4 l  w0 S+ [! x& Z6 C
  第一阶段是商业贷款理论,剧真实票据论。基本要求是贷款应以具有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票据为根据。其理论论证:依据确实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进行贷款,何以保障贷款按期收回。但在经济繁荣时期,没有商品交易为背景朔票据,由于资本回流舒畅,到期也能履行支付义务;危机时期,纵使是有商品交易为背景的票据,由于商品滞销,支付义务也难以保证如期履行。
: U" }6 e: N3 z. ~  第二阶段是可转换性理论。这是20世纪初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为了应付存款提取所需保持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备转让条件的证券上。由于这些盈利资产能够随时出售,转换为现金,所以取款环一定非要局限于短期的和具有自偿性的投放范围。显然,这种理论是以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为背景的。但是在人们竞相抛售证券的时候,银行也很难不受损失地将所持证券顺利转让。  A8 F7 @( M/ u. {
  第三阶段是预期收入理论。这种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这种理论认为:一笔好的贷款,应当以根据借款人未来收入或现金流量而制定的还款计划为基础。这样,无论放款期限长短,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预期收入,就不至于影响流动性。换言之,这种理论强调的不是贷款能否自偿,也不是担保品能否迅速变现,而是借款人的确有可用于还款付息的任何预期收入。但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不可能完全准确。尤其是在长期放款和投资中,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可能发生变化,因而届时并不一定具备偿还能力。
1 s6 e: N5 \  e0 I) d8 Y/ b  (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金融创新中发展起来的理论。负债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主张以借人资金的办法来保持银行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增加银行收益。负债管理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向外借款也可提供流动性:只要借款领域宽广,流动性就有保证。' \, V! ?: E- K6 n
  负债管理开创了保持银行流动性的新途径:由单靠吸收存款的被动型负债方式,发展成向外借款的主动型负债方式;根据资产业务的需要组织负债,让负债去适应、支持资产。这就为银行扩大业务规模和范围创造了条件。9 C0 }% e* k8 {' S8 S
  负债管理存在的明显缺陷是增加了经营风险。因为借款主要借助金融市场,而市场则是变幻莫测的。2 C2 ^) a( j" p$ h. O" u% g
  (3)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无论是资产管理还是负债管理,都只是侧重一个方面来对待银行的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很难避免重此轻彼或重彼轻此现象的发生。实践中,人们日益认识到,能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者的组合推进到更为协调合理、更为有效率的管理,应该是对资产和负债并重的、综合性的管理。这种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将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加以对照并作对应分析,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使双方达到合理搭配。
$ e$ u) }7 g, P# q* u' o+ g  2.试析存款货币银行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0 x' w' a! z6 T+ B6 i  答:一般情况下,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主要靠两种行为:一是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二是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
9 S7 l& B5 q8 y3 M8 L. {  (1)银行的准备金是基础货币,其中超过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规定的金额,是银行还没有依据它发放贷款的部分,因而没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存款货币创造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反之,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 {/ g& i5 l, f, @$ m) h& ^+ _
  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是没有利息的,而一笔资金用于贷款或证券投资则能获得收入。所以,保有超额准备金则等于放弃收入,这就是超额淮备金的机会成本。从这一点出发,商业银行总是力求把超额准备金压低到最小限度。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中,银行通常把超额准备金保持在1个百分点之下。我国准备存款不只有利息,而且在很长期问利率相当高,从而存款货币银行就有可能选择保持大量的超额准备金。这属于成本收益动机。- k9 k/ C( Y+ `. r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存款大量流出的现象,若无超额准备金,就得采取诸如出售证券、?催收贷款、向中央银行借款等行动,这会增大成本或减少收益;如果存款流出规模过大又无法采取措施补充资金,还可能面临倒闭的威胁。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在出现存款流出苗头时,银行则必须采取增加超额准备金的行为。这属于风险规避动机。
7 I5 s. U+ i2 ]/ x! j+ ]  保存超额淮备的行为,不论起于何种动机,均意味着对准备存款比例,进而对货币供给的制约。; E6 R/ g8 U+ w' ~- u, D3 Q
  (2)在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会增加准备金存款,也即基础货币的数量,从而能支持更多地创造存款货币。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央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9 X, o5 I$ }. Y9 s
  决定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动机也是成本收益动机,而决定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则主要是市场利息率和中央银行贷款的贴现率。显然,市场利率的高低,正相关地影响从银行借款的多少;而中央银行贴现率的高低,对于商业银行借款数量的多少,则是负相关的。' {5 S( A3 k- x8 Y7 r% m
  3.试折财政赤字的弥补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X, d2 v7 r& Z  答:一般,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不外有三种:增加税收、增发政府债券和变动基础货币。它们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如下:
; g+ A! `6 G6 S) S% ^* z& ?# r2 ?  (1)增税,通常属于紧缩措施。但从短期效应来说,它并不会直接缩减货币供给,因为,从个人、公司征收到财政手中的货币,在弥补赤字的情况下是必然要支出的。用于购买,货币又流到公司、企业;用于转移性支出,如用于福利开支,则转移到个人。货币供给总量不变。其所以被视为紧缩性措施,是因为它会降低新投资的积极性,降低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可能成为控制货币供给增长的因素。当然,如果增加课税所得收入的货币不再投出,那直接就会压缩货币供给量。# P% Y6 d9 L8 C( Z( l! k# k
  (2)用发行债券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这些债券的购买者如果是公众或商业银行,并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因为政府用债券取得货币后,流通中的货币虽以同等数额减少,但当政府将出售债券获得的货币再用于购买支付时,这些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又会回到流通之中。
% ]- }/ Y- j0 `9 K. u: Y, ?  不过,对于公众(包括个人和企业)的购买还要区别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用现钞和活期存款购买,意味着M1的相应缩减。财政用以再支出,不论用于机关、企业还是个人,通常会形成M1的供应。这就是说,具体到M1,其供给规模是不变的。另一种情况是用储蓄或定期存款购买,这意味着M2中准货币的减少。所以,当财政支出形成M1时,虽然按M2计的货币供给总规模不变,但M1的规模却增大了。这对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均衡,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 P9 g5 d  m4 t  Y+ W  (3)弥补赤字,往往是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方式实现的。通常的情况是:财政部发行债券,中央银行直接收购。财政部用出售债券的收入支付商品、服务或其他支出。公司、企业、个人收入货币存人银行,银行则相应地增加了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同样的结果,也可能走的是较迂回的过程。债券出售给公司、个人或商业银行,从而造成银行准备金的减少,但这些债券或抵押或出售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购买债券的支出又会补足了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财政把出售债券的收入再支出,则仍然成为准备金增加的因素。% C, ?2 e0 m5 Z; @! l/ \
  如果国库直接向中央银行借款,结果相同。) v3 B1 F. j% n' ^4 C" h
  准备金的增加是基础货币的增加,它会产生倍数效应。因此,能产生明显的增加货币供给的功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21 22:49 , Processed in 1.0192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