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4|回复: 1

[红帽认证] 几个重要的Linux系统内核文件介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4 1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网络中,不少服务器采用的是Linux 系统。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可能需要根据特定的硬件及需求重新编译Linux 内核。编译Linux 内核,需要根据规定的步骤进行,编译内核过程中涉及到几个重要的文件。比如对于RedHat Linux,在/boot 目录下有一些与Linux 内核有关的文件,进入/boot 执行:ls–l.编译过RedHat Linux内核的人对其中的System.map、vmlinuz 、initrd-2.4.7-10.img印象可能比较深刻,因为编译内核过程中涉及到这些文件的建立等操作。那么这几个文件是怎么产生的?又有什么作用呢?本文对此做些介绍。
+ m8 M. E8 i) k1 C   
2 }: |# B# i4 V5 g; V    一、vmlinuz   vmlinuz是可引导的、压缩的内核。“vm”代表“Virtual Memory”。Linux 支持虚拟内存,不像老的操作系统比如DOS有640KB内存的限制。Linux能够使用硬盘空间作为虚拟内存,因此得名“vm”。vmlinuz是可执行的Linux内核,它位于/boot/vmlinuz,它一般是一个软链接。
' w8 c( @2 u5 M, n5 D5 h  vmlinuz的建立有两种方式。一是编译内核时通过“make zImage”创建,然后通过:" p8 x" K  f7 r: d" ?
  “cp /usr/src/linux-2.4/arch/i386/linux/boot/zImage /boot/vmlinuz”产生。zImage适用于小内核的情况,它的存在是为了向后的兼容性。二是内核编译时通过命令make bzImage创建,然后通过:“cp /usr/src/linux-2.4/arch/i386/linux/boot/bzImage /boot/vmlinuz”产生。bzImage是压缩的内核映像,需要注意,bzImage不是用bzip2压缩的,bzImage中的bz容易引起误解,bz表示“big zImage”。 bzImage中的b是“big”意思。
( D" e6 I2 |3 k* g* L  zImage(vmlinuz)和bzImage(vmlinuz)都是用gzip压缩的。它们不仅是一个压缩文件,而且在这两个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嵌有gzip解压缩代码。所以你不能用gunzip 或 gzip –dc解包vmlinuz。5 V& y* p0 O1 i/ n7 s
  内核文件中包含一个微型的gzip用于解压缩内核并引导它。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老的zImage解压缩内核到低端内存(第一个640K),bzImage解压缩内核到高端内存(1M以上)。如果内核比较小,那么可以采用zImage 或bzImage之一,两种方式引导的系统运行时是相同的。大的内核采用bzImage,不能采用zImage。
5 F0 B& l" @. X5 u6 g; V' R  vmlinux是未压缩的内核,vmlinuz是vmlinux的压缩文件。
+ j; I" g" P; V) \  二、 initrd-x.x.x.img  M9 \/ q6 R# r
  initrd是“initial ramdisk”的简写。initrd一般被用来临时的引导硬件到实际内核vmlinuz能够接管并继续引导的状态。比如,使用的是scsi硬盘,而内核vmlinuz中并没有这个scsi硬件的驱动,那么在装入scsi模块之前,内核不能加载根文件系统,但scsi模块存储在根文件系统的/lib/modules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引导一个能够读实际内核的initrd内核并用initrd修正scsi引导问题。initrd-2.4.7-10.img是用gzip压缩的文件,下面来看一看这个文件的内容。
) ?' l8 I8 I2 M, {    initrd实现加载一些模块和安装文件系统等。
" V6 I& B( V6 p  initrd映象文件是使用mkinitrd创建的。mkinitrd实用程序能够创建initrd映象文件。这个命令是RedHat专有的。其它Linux发行版或许有相应的命令。这是个很方便的实用程序。具体情况请看帮助:man mkinitr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2: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几个重要的Linux系统内核文件介绍

下面的命令创建initrd映象文件:   三、 System.map+ a" m+ t' d) V8 R! J! m
  System.map是一个特定内核的内核符号表。它是你当前运行的内核的System.map的链接。
$ P, O( d8 z7 T7 u2 i0 [# Q+ @  内核符号表是怎么创建的呢? System.map是由“nm vmlinux”产生并且不相关的符号被滤出。对于本文中的例子,编译内核时,System.map创建在/usr/src/linux-2.4/System.map。像下面这样:* O% A; \7 Y' |* _6 b/ ~
  nm /boot/vmlinux-2.4.7-10 > System.map8 A! W3 b. q, b- e& {1 k6 [
  下面几行来自/usr/src/linux-2.4/Makefile:
* f$ F/ H9 ^" F& Z  nm vmlinux | grep -v '(compiled)|(.o$$)|( [aUw] )|(..ng$$)|(LASH[RL]DI)' | sort > System.map; r' S1 P& R+ |* Z) x
  然后复制到/boot:
+ x$ \9 @; [6 d# o6 O  cp /usr/src/linux/System.map /boot/System.map-2.4.7-10" `6 C. [( i0 Y" q# I
  在进行程序设计时,会命名一些变量名或函数名之类的符号。Linux内核是一个很复杂的代码块,有许许多多的全局符号。
% ]( P  V2 _' Q" D% U  Linux内核不使用符号名,而是通过变量或函数的地址来识别变量或函数名。比如不是使用size_t BytesRead这样的符号,而是像c0343f20这样引用这个变量。' Y3 A+ Q" y) r" B  Y4 n
  对于使用计算机的人来说,更喜欢使用那些像size_t BytesRead这样的名字,而不喜欢像c0343f20这样的名字。内核主要是用c写的,所以编译器/连接器允许我们编码时使用符号名,当内核运行时使用地址。
' I3 u4 D3 M" ]6 j5 R  然而,在有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知道符号的地址,或者需要知道地址对应的符号。这由符号表来完成,符号表是所有符号连同它们的地址的列表。Linux 符号表使用到2个文件:
, I' C1 n% h( Y& E3 I  /proc/ksyms1 T( a3 b, h5 A
  System.map
* q: H% z1 E! ^; L( e  /proc/ksyms是一个“proc file”,在内核引导时创建。实际上,它并不真正的是一个文件,它只不过是内核数据的表示,却给人们是一个磁盘文件的假象,这从它的文件大小是0可以看出来。然而,System.map是存在于你的文件系统上的实际文件。当你编译一个新内核时,各个符号名的地址要发生变化,你的老的System.map具有的是错误的符号信息。每次内核编译时产生一个新的System.map,你应当用新的System.map来取代老的System.map。
5 e- E' F5 F: Y5 S" @  虽然内核本身并不真正使用System.map,但其它程序比如klogd, lsof和ps等软件需要一个正确的System.map。如果你使用错误的或没有System.map,klogd的输出将是不可靠的,这对于排除程序故障会带来困难。没有System.map,你可能会面临一些令人烦恼的提示信息。
" {$ ^3 U/ b: h( h7 h* `    另外少数驱动需要System.map来解析符号,没有为你当前运行的特定内核创建的System.map它们就不能正常工作。3 I( h5 x3 \- S$ O: s
  Linux的内核日志守护进程klogd为了执行名称-地址解析,klogd需要使用System.map。System.map应当放在使用它的软件能够找到它的地方。执行:man klogd可知,如果没有将System.map作为一个变量的位置给klogd,那么它将按照下面的顺序,在三个地方查找System.map:
+ G- Q) o9 W# [5 k  /boot/System.map
7 o6 A" A6 [( G4 s  /System.map: N' ^2 h& I8 A& _3 j
  /usr/src/linux/System.map- U6 b& B6 d- S" ]
  System.map也有版本信息,klogd能够智能地查找正确的映象(map)文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5-3 09:54 , Processed in 0.29530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