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创新 自成一派% a- e1 a5 x3 J8 y5 ^
大凡有心的翻译家,往往在翻译的同时潜心研究,总结经验,如罗新璋先生总结的三非(外译中,非外译"外";文学翻译,非文字翻译;精确,非精彩之谓)等。关于翻译,前人有许多值得借鉴的论述。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严复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鲁迅有关于中国文学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钱钟书有"化境"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朱光潜有诗论("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郭沫若有"再创论"("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作");傅雷有"神似说"("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叶君健有"竞争说"("要把尽量多的世界文学名着变成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这里要展开竞赛")等。( ^" s( L/ C' x7 e8 k
许渊冲说过:"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翻译的艺术》(1984)、《文学翻译谈》(1998)、《文学与翻译》(2003)等着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论:5 S i# J& b u( M, k$ @
"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是译诗的本体论。三美之中,最重意美,音美次之,最后是形美,也就是说翻译是美的创造,所以神似胜于形似,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努力做到三美齐备。"三化论"(深化、等化、浅化)是译诗的方法论。分别利用加词、换词和减词等方法,通过意译来努力达到神似的境界。"三之论"(知之、好之、乐之)是译诗的目的论。知之是使人理解,这是翻译的基本要求;然后要求好之,能使人喜欢;最高的境界是乐之,能使人愉快。
) h2 O. c, h- A/ B+ N 为了追求"三美",许渊冲在译诗的时候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约翰·克利斯托夫》里的一首诗《星中古石》,原诗的字数分别是7654321,隔行押韵。他保持了原诗的形状和音韵,而且传达了它的意美:
0 x+ `9 }! r% o6 `( l 法国人没有力量& I8 t: r9 G7 |$ a4 y: {3 j
禁止言论自由+ Z; S4 X- B# Q9 C$ z+ E; m. [' j
不能把太阳( z" S" t) d( L8 e" N" H' U8 w+ O
埋进地球
! M& E5 G1 I( a4 E& O/ y3 ~6 K 打个洞( C7 u4 P; ]* U4 Z. n- d7 P K& a
没有
6 \% w) @1 @% Q* ~; @# b4 g! \ 用. C( b# k+ l6 o- o0 H* X0 p5 P
在多次关于文学和翻译的会议上,许渊冲都谈到《诗经》中的名篇《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他用法文译成:
3 u- k% h4 V4 h0 o% l% G, ]8 ^ A mon départ,
1 x7 o; ]! C( [ ~" N$ s Le saule en pleurs;" J: m q, j( }: O. U. ~
Au retour tard,
' b. X! r/ G: e- h La neige en fleurs." C2 p6 v9 |5 @
Lents,lents mes pas,
# W* ^0 E1 k' a/ E+ j$ d+ u( ?$ A Lourd,lourd mon Coeur;
, ~+ E G( @8 u3 E J'ai faim; j'ai soif,
* O. f4 S1 C5 z" d5 V' p b0 O& b Quelle douleur!
# _( h5 N7 P6 }( v; h 译诗词句对仗整齐,音韵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用杨柳哭泣和雪花纷飞传达了人物的悲痛之情,称得上是体现"三美论"的典范之作。
- i9 @' t7 O; H- B! o3 ^ 许渊冲除了译作之外,还出版了《中诗英韵探胜--从到》(1992,1997)等英文着作。他的译作是他的翻译理论的实践,所以钱钟书先生在收到他的《唐诗一百五十首》(1984)和《翻译的艺术》之后,在回信中予以高度的评价:"二书如羽翼之相辅,星月之交辉,足徵非知者不能行,非行者不能知,空谈理论与盲目实践,皆当废然自失矣。"
5 K) j, R7 y1 Y) J 译坛大师 奋斗不息& B5 E5 i$ t2 A9 H! M
在把中国古典诗词译成外文的同时,许渊冲也把英国和法国的许多名着翻译成中文。他以古稀之年参与翻译普鲁斯特的巨着《追忆似水年华》(1990),独自翻译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1992),司汤达的《红与黑》(1993),到78岁时还出版了罗曼·罗兰篇幅浩繁的长篇巨着《约翰·克利斯托夫》(1999)。我曾问起他为什么要从事如此繁重的劳动,他说是湖南文艺出版社说他译得好,他是士为知己者用,令我对他的率真颇为惊讶。
9 J, z+ I' X# S3 z# F 其实毫不奇怪,许渊冲从事翻译,就是为了实践他的翻译理论,也就是力争超越前人的翻译,甚至在两种语言文化的竞赛中超越原作。傅雷的译文已被公认为经典,不过他本人在家书中也坦言自己的局限性,认为自己的译文有许多地方可以修改。我学识浅薄,不敢妄评,况且对他翻译的巴尔扎克小说也钦佩之至。不过我在细读他翻译的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的时候,对他的译文也不敢恭维,因为时代变了,语言变了,到了重译的时候了。这个例子只是说明,即使是经典译作也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所以许渊冲要和傅雷展开竞赛:"傅译已经可以和原作媲美而不逊色,如果再创造的'美'能够胜过傅译,那不是最高级的乐趣吗?"在这场竞赛中,许渊冲首先是"自得其乐",然后是希望与人同乐:"如果'自得其乐'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那不是最高级的'善',最大的好事吗?"9 ^- A' H" L# b: m+ N
本着与人同乐的愿望,许渊冲重译古典名着,力求使译文达到神似和"三美"的境界,然而阳春白雪,和者盖寡,他的翻译理论和方法既属首创,难免众说纷纭。他翻译的《红与黑》,在90年代中期的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中,几乎成为众矢之的。只有翻译家罗新璋支持他的观点,指出"现在是'俗文化的狂欢节'",认为"治史,才学识;治译,也要靠才学识。没有创造力的译文,总没有生命力。生命就是创造。创造,才是生命。"两位追求美的翻译家惺惺相惜,许渊冲视之为"一士之谔谔",胜过"千夫之诺诺"多矣。正因为如此,当他翻译的《红与黑》出版之后,湖南文艺出版社经过研究,认为只有他的译文胜过傅雷,所以约他翻译《约翰·克利斯托夫》,75岁的许渊冲如逢知音,愿意尽心竭力也就不足为怪了。2 o3 a: W3 h# X# }, ^
当然,除了理论之外,中文和外文的深厚修养,极为丰富的人生经验,也是许渊冲译文出众的原因。克利斯托夫一生备受压制和排挤,以至于无法从事音乐创作。许渊冲在翻译时感同身受,常常热泪盈眶,这种心灵相通的感觉,使他的译作中常常出现神来之笔。正是由于对翻译事业的执着,在《红与黑》讨论以来的10年里,他坚定不移地走着自己的路,又有20余种专着和译着问世,创造了我国译坛前所未有的奇迹。/ q$ Q2 _) Z P0 g! i+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 j) y/ J4 W: S. }
罗曼·罗兰的《哥拉·布勒尼翁》中的主人公是个天性乐观的高卢人,他经历了种种不幸遭遇,却以乐天主义的态度享受人生。许渊冲最初翻译这部法国小说也许并非偶然,他正是以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才克服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坎坷,始终精神奋发,保持着昂扬的斗志。
& \. M: u- y5 A# w 在西南联大读书的时候,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等都是许渊冲的同窗。杨振宁学的是物理,但是喜爱中国古诗,而且英语极佳,因此与许渊冲成为好友。
. q& i0 S8 z6 D q, K, J 杨振宁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之后说过:"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 许渊冲也是这样看的,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老一辈学者正是有了这种雄心壮志,才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许渊冲虽然年过八旬,但精神矍铄,神采飞扬,开会必然演说,而且声如洪钟,正如杨振宁引用朱自清的旧诗所云:"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
) B+ F6 n5 z* E8 l 韩沪麟并不完全苟同许渊冲的理论,但对他的"赤诚自信、锐意进取的精神"依然"表示深深的敬意",这也许是学界大多数人的共识。我们对许渊冲的理论和译作可以见仁见智,因人而异,但是他以耄耋之年呕心沥血,着作等身,为翻译事业奋斗终身的雄心壮志,值得我们引为楷模。衷心祝愿许渊冲先生健康长寿,成为中国译坛的一棵不老青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