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回复: 0

[中级经济师]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七章(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11:4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货币需求概述
2 c( b( V- J6 {- O( e4 w5 ?9 p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主体对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贮藏手段的货币的需求。货币需求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企业支付生产和流通费用,银行开展信用活动,社会进行各种方式的积累,政府调节经济,都需要货币这一价值量工具。在产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众(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 l, d8 F9 R# n0 }          二、货币需求理论) Q2 h3 H+ V9 V1 Q
          货币需求理论主要分析经济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量,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对社会各个部门的货币需求产生影响的。7 w+ @% s6 G, _& A7 J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Z6 P+ a/ G$ V# j1 q+ S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分析,后人多用“货币必要量”的概念来表述。基本公式是:3 W, k7 m& O5 Q9 i" x  i4 m6 [: w
          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 Z- P$ J. R% Q% `! Z1 b- o  K          这一规律可用符号表示为:4 J8 H& x9 j! X2 b- ~; S* E3 d
          pt/v=Md (7—1)
$ A+ ~  t% v. Z+ V) q( J4 \: h          式中,P是商品价格,T是商品交易量,v是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Md是货币需求量。公式表明:货币量取决于价格水平、进人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这几个因素。, h6 ?! ?; T0 d/ o- I# H: j  M2 `8 v
          马克思揭示的货币必要量规律,是以他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该理论的前提条件是:3 t) i& Z: _6 f9 N- E5 X
          (1)黄金是货币商品,以及完全的金流通。马克思指出“为了简单起见本书各处都假定黄金是货币商品。”
3 A* k2 i. R- Z7 r3 `          (2)商品价格总额是既定的。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价值与货币价值的对比关系。因此,商品价格并非取决于流通过程,而是取决于生产过程。& o, o4 h4 K2 q+ s9 ?  v
          (3)这里考察的只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而没有考察与整个再生产过程密切相联系的储蓄、投资、资本运动等引起的货币需求,甚至连同商品交易有关的信用交易、转账结算也排除在外。6 M" N" V. _% @
          (二)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理论) T1 p) _+ G. B+ L( r
          欧文·费雪(Fisher)于1911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是货币数量论的代表作。在该书中,费雪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也被称为费雪方程式,即:
1 K9 q' F1 S/ W) r          MV=PY (7—2)
4 V0 m% J- Q% b          式中,M是总货币存量,P是价格水平,y是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它代表了单位时间内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该方程式表明,名义收入等于货币存量和流通速度的乘积。
! \4 _* b& @  a          上式还可以表示为:# C" n  P2 @3 \! G0 A
          p=MV/P (7­—3)2 _' Z. b% g. x0 E/ _, x0 O
          这一方程式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与流通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和货币的流通速度变动成正比,而与商品交易量的变动呈反比。
; {2 y7 Q: p2 _  n' a. e% b& |          与费雪方程式不同,剑桥学派认为,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是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资产的问题。每个人决定持有多少货币,有种种原因,但在名义货币需求与名义收入水平之间总是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有:
& J3 b! I* H  V9 @( w          Md=kPY (7—4)  @" m/ l3 {, U% e2 x" o& ]$ i9 P' ~5 U
          式中,Md为名义货币需求,Y为总收入,P为价格水平。k为以货币形式保存的财富占名义
% j, x9 I% ~6 t1 V* V0 P          总收入的比例,这就是剑桥方程式。
1 a1 c" p) p: ^: w* f- E( S) X          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是两个意义大体相同的模型,但两个方程式存在显着的差异。
9 a  y6 e6 K3 p3 n3 U8 [9 V          第一,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强调的是货币的交易手段功能,而剑桥方程式侧重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
4 m- F, [' n) k; B          第二,费雪方程式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速度,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人的比例。所以对费雪方程式也有人称之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称现金余额说。2 y) j0 a0 ]) |2 l
          第三,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用货币数量的变动来解释价格,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人们对于保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2 18:00 , Processed in 0.20402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