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0|回复: 0

[中级经济师]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七章(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1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物价变动率是衡量货币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综合物价水平取决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而货币均衡又是总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综合物价水平的变动,来判断货币是否均衡。如果物价基本稳定,说明货币均衡,如果物价指数过高,说明货币失衡。
% f8 L$ J7 `3 t- L9 [          在体制转轨时期。对物价实行国家定价的商品正在逐步减少,实行自由定价的逐渐扩大。- q) T; O0 M& n1 D
          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需求量时,一部分表现为物价上涨,而另一部分又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一种表现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 t1 ^3 n$ J4 C2 [9 z" s- N          货币均衡的实现机制
  g) D& ~7 k9 K, t/ ]! k          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的实现有赖于三个条件,即健全的利率机制、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2 Q1 V' B& H, ?/ _8 ]/ e( O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不仅是货币供求是否均衡的重要信号,而且对货币供求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因此,货币均衡便可以通过利率机制的作用而实现。就货币供给而言,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一方面社会公众因持币机会成本加大而减少现金提取,这样就使现金比率缩小,货币乘数加大,货币供给增加;另一方面,银行因贷款收益增加而减少超额准备金来扩大贷款规模,这样就使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变大,货币供给增加。所以,利率与货币供给量之间存在着同向变动关系。就货币需求来说,当市场利率升高时,人们的持币机会成本加大,必然导致人们对金融生息资产需求的增加和对货币需求的减少。所以,利率同货币需求之间存在反方向变动关系。
9 ?+ G) @: W  v5 t& v, q% s1 `# i          当货币市场上出现均衡利率水平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货币均衡状态便得以实现。当市场均衡利率变化时,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最终在新的均衡货币量上实现新的货币均衡。在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最主要的实现机制是利率机制。除利率机制之外,还有发达的金融市场以及有效的中央银行调控机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5 12:29 , Processed in 0.26795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