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34|回复: 0

[中级经济师] 2012年经济师《中级金融专业》考试辅导:第八章(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3 11: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通货紧缩的治理
! |: U! P1 O0 b; Q+ }6 I          一、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主张
5 H# @. P! {8 a, N& }( g          一国如果出现通货紧缩。当局应当如何解决呢?除少数经济学家相信经济的自我恢复能力外,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通过赤字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货币主义者建议采用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手段振兴经济。( L# b$ n% R! |4 B0 u6 @% ?
          1.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6 m* o% }' F) ]/ E+ z# z5 _( X! {5 W  U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针对西方世界通货紧缩、经济萧条状况,凯恩斯主义提出了一套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和相应的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并力求通过国家干预来解决问题。这些政策主要有:①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增加货币供应量,压低利率,以刺激投资与消费;②赤字财政政策,即政府要用举债的办法发展经济,扩大有效需求。不过,凯恩斯认为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以货币政策为辅。其理由是货币政策有局限性,存在流动性陷阱。, P+ N" n9 T3 q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是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对付因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失业增加十分有效。以美国为例,20世纪30年代中期失业率最高曾达到24.9%,1942年实行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经济政策后,当年政府开支比上年增长了1倍,而失业率则从上年的9.9%下降到4.7%。此后30年间,美国经济一直保持平衡增长的势头,失业率也基本在4%左右徘徊。于是,许多凯恩斯主义者把这段岁月称为“凯恩斯时代”。凯恩斯本人也被尊为“战后繁荣之父”。  B  a  ~, `" j; f" {" B4 b
          2.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 B9 @% `* B6 U* G
          货币主义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在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凯恩斯主义的衰落过程,就是货币主义的兴盛时期。货币主义在猛烈抨击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主张的向时,提出了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和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经济思想,提出以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为中心的政策主张。由于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是以稳定通货,反对通货膨胀为前提条件的,是以经济自由化和反对政府干预为思想基础的,因此,似乎看不出货币主义在反通货紧缩中有何作为。但仔细分析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两点值得重视:其一,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唯一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是一切经济政策中唯一重要的法宝;其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就只能产生“排挤效应”,不可能产生“乘数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主义实际上是主张通过扩大购买政府债券、降低存款准备率等手段扩大货币供应量,从而压低市场利率,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达到刺激消费与投资、振兴经济之目的。因而绝不能认为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无能为力。6 r' Q# c  |7 w: |
          二、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 @5 T% m$ K  F2 a$ G, {2 G- F
          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P) l( ]% @) B7 p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方法。减税涉及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但在对付较严重的通货紧缩时也会被采用。财政支出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同时,增加财政支出还可能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政府既可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加强技术改造投资,以扩大投资需求,又可通过增发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及退休人员的工资,以扩大消费需求;既要适度扩大财政支出的总量,又要注重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既要增加中央政府投资,又要鼓励和带动地方和民间投资;既要坚持立足内需为主,又要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外需;既要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又要解决供给刚性和产业结构问题。* r8 y8 A' l3 a. u/ e5 D
          当然,增加财政支出只是弥补总需求缺口的临时性应急措施:一方面,政府举债能力有限,在国民经济中存在闲置资源时,财政支出虽可以扩大,但社会闲置资源毕竟有限,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也要适度,否则财政赤字会超过承受能力引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有限。如果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利可图的机会,那么用赤字财政政策来对付通货紧缩,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长期扩大低效率和无效率的投资,会导致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并存。
2 r9 |/ T) N+ a1 ]/ x* \          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 p( n! G+ v' p( j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有多种方式,如扩大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投放、增加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适当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适当增加货币供应,促进信用的进一步扩张,从而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正常增长对货币的客观需求基本平衡。在保持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所必需的货币给予足够供应。货币政策的重点是:一是以间接调控为主;二是调控货币总量与调节货币层次相结合;三是在需求管理的同时兼顾供给管理;四是寻找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结合点。9 U4 S6 N8 U, ^* A# [
          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R. R/ V: B7 U' x
          无论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其作用都是有限的,因为作为需求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它们的着眼点都是短期的。对于因生产能力过剩等长期因素造成的通货紧缩,短期性的需求管理政策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供需矛盾突出时,供需矛盾的背后往往存在结构性的矛盾。因此,要治理通货紧缩,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对于生产过剩的部门或行业要控制其生产,减少产量。同时,对其他新兴行业或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应采取措施鼓励其发展,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强社会购买力。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也是在中长期内治理通货紧缩的有效手段。在生产能力过剩时,很多行业会出现恶性市场竞争,为了争夺市场,价格战会不断出现,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如果价格战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一些企业退出市场,或者在行业内部出现较大范围的兼并与重组,即产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则在调整后的产业组织结构中,恶性市场竞争会被有效制止,因恶性竞争带来的物价水平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也就有可能避免。
% P& L* `& ]; Y- |/ K2 S/ M7 ]          4.其他措施
7 D0 X  Z  I+ M% I6 K5 z          除了以上措施外,对工资和物价的管制政策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手段之一。比如,可以在通货紧缩时期制定工资增长计划或限制价格下降,这与通货膨胀时期的工资一物价指导线措施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但作用原理是相同的。此外,通过对股票市场的干预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股票市场呈现牛市走势,就有利于形成乐观的未来预期,同时股票价格的上升使居民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上升,产生财富增加效应,也有利于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1 16:44 , Processed in 0.3202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