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我考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53|回复: 0

[其他] 《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 (美)][齐若兰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pdf电子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7 19: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1909.11.19~2005.11.11),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维也纳,祖籍为荷兰,后移居美国。德鲁克家族的先人在17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德鲁克的父亲为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母亲是率先学习医学的妇女之一。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裕文化的环境之中,其1979年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旁观者》对其成长历程作了详细而生动的描述。彼得·德鲁克在管理界是受人尊敬的思想大师。! ~! Y; k: |3 @: \
 4 c9 B0 u8 q8 q7 r8 p8 I2 S1 h
“德鲁克先生的渊博知识、深刻思想不仅影响了学术界,也影响了企业界。可以说,没有一个著名学者和成功的商界领袖不从他那里汲取养分。”
1 X; s: E* Q! g: t1 ^! J  ——南京大学商学院院长 赵曙明9 u8 f: Z1 Z  |; b3 z
  “全世界的管理者都应该感谢这个人,因为他贡献了毕生的精力,来理清我们社会中人的角色和组织机构的角色,我认为彼得·德鲁克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有效地做到了这一点。”
( ?% [( X" ~" X& B9 T9 x3 u  ——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 7 J; Q& H* y, P. k: l
  “在​所有的管理学书籍中,德鲁克的著作对我影响最深。” + e3 v4 |1 f  Q0 a- Z( D: F
  ——微软总裁 比尔·盖茨
3 s9 l1 c1 g5 e$ N, E  “德鲁克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的著作和思想非常清晰,在那些狂热追求时髦思想的人群中独树一帜。”
# h2 t- S2 {2 d, K  ——英特尔主席 安迪·格鲁夫
! B2 h. r# O% C; I5 G5 E8 s1 p! l/ \! A0 E" r& w# q" I' i
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M3 x' x5 p7 l# z4 a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 J0 u% F8 {% U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 U) G, N6 Q* y: c' D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 Z6 E6 c  b) V" y; ?2 c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o$ e+ h4 h& S9 V. N9 p- \
, Y. w9 c/ [( C) ?* o) ]: P
《管理的实践》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本书问市后,不仅在美国一炮而红,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的确,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与工业发展的基石。
& g; h2 p+ k4 r0 e8 t. \" K0 d1 v  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因此,惟有找对人,摆对位置,从旁协助,才可能有“对”的成果。德鲁克对人总是以正面(用人之长)评价,对事则是以负面(高标要标)评估,是各类组织惟一最高的指导原则。 6 p- p  ~& S/ d  Z6 s* X. e
  《管理的实践》一书即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 u0 }& w. z8 y* B; p: g$ ^( j0 Y  本书以“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三项管理的任务,贯穿整本书的主轴和精髓,并以八个关键成果领域、三个经典的问句以及组织的精神丰富其内涵。
2 q4 n6 b7 a+ Z+ I1 b$ ]  第一部分德鲁克先以一个企业的实例点出了: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究竟应该是什么?以及企业的目标、成果与生产的原则。 4 j8 p' i" A% L) n* T3 A# z& e/ I8 p
  第二部分德鲁克以福特汽车的故事,阐述了“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的有效性管理,同时也呈现出组织精神(即企业文化)的完整性。
+ y8 W7 o7 g3 |# X+ @  第三部分则透过活动、决策与关系等三项分析,深入管理的结构、最终的检验标准及绩效,同时也说明了五种组织结构之优缺点,与适用的大、中、小型企业及其限制条件。 8 m4 b- w3 E9 @9 i$ r1 S3 n
  第四部分德鲁克以其“绩效为核心的整体观”,主张雇佣整个人而不是一双手,以IBM的故事,描述了创新的实践价值,使员工有成就感与满足感,进而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 ^" N6 o" \6 h. S
  第五部分德鲁克描述了管理者及其工作、决策及未来的管理者是什么,尤其一再主张“责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 h; `4 X5 a2 ~) o- C  作者简介 6 [8 t& _. K0 s: z- U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彼得·德鲁克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圪人、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
2 n  {/ J6 J- H2 A  c  他著述颇丰,平生涉略广泛,在许多领域的建树都令人叹服。到目前为止,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已超过30篇,著作多达50余本,涵盖社会分析、政治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还有小说和自传。
2 L5 I1 u- R$ ?" ~% {- k' Z  1954年 出版《管理实践》,奠定大师的地位,并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7 |1 u. ]' d9 c2 Q  1966年 出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成为经典之作; 2 w3 d4 o* q5 y. T3 ?: I, @
  1973年 出版《管理:任务、责任、实践》巨著,该书被誉为"系统化的管理手册"。 : ?) T$ T8 `1 F1 G1 C- A; g: D
  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忧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他的书传播130多个国家,甚至在前苏联、波兰、南斯拉夫、捷克等国也极为畅销。其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的原则概念及发明,包括:“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是管理哲学、组织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和满足顾客、企业的基本功能是行销与创新、高层管理者在企业策略中的角色、成效比效率更重要、分权化、民营化、知识工作者的兴起、以知识和资讯为基础的社会。”
: N$ q1 C$ _# |1 l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共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 z8 f& Z5 E/ M  p" [& [+ E4 O  2002年6月20日,美国总统乔治·W·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的"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 L/ c7 F. n' c. r. G/ N  2005年11月11日,彼得·德鲁克以95岁高龄辞世。
4 c; N/ s0 a" _  推荐序一(邵明路) ) e$ L. E2 G$ A5 }+ H3 @
  推荐序二(赵曙明) 8 Z5 n  r2 Q3 ?" e) T( H: f
  推荐序三(那国毅)
6 @9 j2 P$ a3 t# j  推荐序四(詹文明) 7 Q; O! N; }% n; u1 v$ ?* b8 {" W
  彼得·德鲁克自序 - Q" v3 C' G% C) l, Z
  概论 管理的本质 " S! r2 H* Z/ q
  第1章 管理层的角色
" S: T" C6 C; R) v6 g  1、管理层的重要性 6 ~. h- z; E! c1 Q7 O
  第2章 管理层的职责
/ M9 z& V; V& z  1. 首要职能;经济绩效 : `- ?$ b  q) k0 f( Z5 U
  2.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管理企业 % m) b9 r: @  H2 _
  3. 管理管理者 8 h6 j  ~* o4 w$ _1 k' h$ P! e4 D
  4. 管理员工和工作
- y& Z$ g2 t: Q& W: |: X2 ]6 l7 w  5. 管理的综合性 , H8 `5 s8 b2 A* j3 b
  第3章 管理层面临的挑战
) G% W( `: G1 K8 M7 Z  1. 什么是自动化
* j  z& U# t( V2 m( b" Z. u" F* W  2. 自动化和工人
4 ~$ x( ]) C3 `4 S% K% ^5 P" `, S- b  3. 对管理层的要求 ' F1 W/ q3 g/ B% I& X7 Q
  第一部分 管理企业 0 v; g  ]. _, b
  第4章 西尔斯公司的故事 6 e& f6 f9 d6 q: T# {8 O
  第5章 企业是什么 ; b! z; J7 G. @& K! i% ?- c
  1. 企业的目的
+ x# L7 w8 P5 z+ m* V* z! `1 y+ n  2. 企业的主要功能:营销和创新
2 h  a9 s7 [2 N- H% T  3. 企业是实现经济成长的器官 . c7 d! Y# H9 j3 `7 a
  4. 有效利用一切创造财富的资源 , u- {' V* X+ \0 R
  5. 利润的功能 4 R% K! e- M: U( m0 X- Y
  第6章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 x6 G5 t; Y, n4 i, y! I* j  1.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决定企业成败的最重要的问题
6 [1 g  N$ x2 k% `  2. 谁是顾客   n1 U. X8 G8 ^. K0 K
  3. 在顾客心目中,价值是什么
, T; a0 u% ?, M0 y  4. 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 ~+ x5 ^6 }; \: ]0 q  5. 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 f7 g9 \8 [" h. i8 |& P) ]) n
  第7章 企业的目标 3 I. f6 H- z; p2 i4 h$ Z) O$ \
  1. 如何设定目标
7 ^# f. ~5 e- J, q( R  2. 市场地位
" L+ o; Z. z6 l, p  3. 创新
3 m- c9 W; [/ w3 q  ]3 X( g  4. 生产力和“贡献值” % K) T* w- I& T! d. Z5 f
  5. 实物与财力资源 - F1 M% B- U4 K8 I7 i5 }6 V
  6. 利润有多大
8 F9 ^: Z6 v. u* f: U0 B+ Y  7. 其余关键领域
- o4 ~7 p# z! J9 a2 X% }( I/ Z  8. 目标的时间幅度
8 N1 p3 u% O1 Y; n  9. 平衡各种目标 9 k2 l, |: [# F' P: u0 V0 Z( q- v! U
  第8章 今天的决策,明天的成果 6 x7 L7 `: k) x8 m+ M, {
  1. 摆脱对经济周期的依赖 * i, C& e) M5 n0 Z5 S! \3 U. R
  2. 未来管理者才是企业的真正保障
, {' F" Z6 \) Z( r' k+ a  第9章 生产的原则 # o* J$ w. x! R1 Y# d0 ~5 x
  1. 三种生产系统 9 t" \3 s( v7 \+ x
  2. 单件产品的生产
* q6 N0 t8 G4 {+ y) V1 F2 w  3. “旧式”和“新式”的大规模生产 & j" @5 U* i7 `+ f% p% N+ R
  4. 流程生产
0 w, D+ ]# x. j2 [8 l  5. 管理层应向它的生产人员提什么要求 * k6 u% c6 R' ?- V0 Q
  6. 生产系统对管理层的要求
- y0 Y2 F0 B( q8 W  t4 ^+ y  7. 自动化,革命还是渐变 $ I1 Z; `2 \7 \' _) c0 H5 {
  第二部分 管理管理者
/ B% |; n9 i% w6 e  w% a3 W  第10章 福特的故事
0 q  Q) }5 K. ?6 w* q3 M. d  缺乏管理者是福特衰败的主因 2 J$ r4 X& {/ f. A' l
  重建福特公司的管理层
5 A/ K: ]: B* d+ o/ j  管理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 R4 @! T! A3 K% [) D( @; d; s
  第11章 目标管理与自我控制 5 r# C9 F$ l8 K" ?! E( X
  上司的误导
6 |3 F9 `+ h& k) y5 `  各个管理层次的差异
; H; }. X/ |; H  管理者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0 D( E" `( Z+ M' D  靠压力进行管理
) M) y/ Q# q$ w$ {; v. d  管理者的目标如何确立,由谁确立
8 ]) t- E2 }# C( L% E  通过测评进行自我控制 1 d3 G" B7 y. m; b6 \4 c
  正确使用报告和程序 + u# M! U) b  c. u: @6 V  b
  管理哲学 3 L# ?4 ]  J! q
  第12章 管理者必须管理 5 J5 {+ I, P4 d8 h$ u
  管理者的工作是什么
- K  ^4 y$ P; f- w* d# [  管理职责的幅度 & s4 @3 x. A* n" T
  管理者的职权 * z7 m3 N" S# v2 ?+ L' u
  管理者和他的上司 # i0 h4 E5 `; D( V; h5 Z' F. x
  第13章 组织的精神 . |/ x% K1 j- \
  实践而非说教
1 c+ _3 ~1 W0 @0 S  安于平庸的危险 % O/ ?3 Z& @( d8 Z3 y8 h% {
  评估的需要 + [9 t- H& J' b5 r* A5 Z
  作为奖励和激励的酬劳 & Y. D) g. T, B. z6 K
  不要过度强调升迁 - O) x: X3 P+ ]* C. X# |
  合理的升迁制度
' @, `% t) q% @4 H  管理章程 * k$ \& E9 I8 i- H  ]- z
  什么人不应被任命担任管理工作 , T9 A! H" w6 o$ j
  关于领导力
9 _5 w9 V9 v! ~3 l7 B  第14章 首席执行官与董事会
- z$ ]9 e' i6 T$ a9 ~9 r/ ?- G  工作多么杂乱无章
5 D4 \0 z" d% P" V% O/ n, n  一人当家的谬误
) {7 D( d6 `1 F% s) _  一人当家的危机 ' Q. p3 a4 l/ f. R3 p% G' h
  如何组织首席执行官管理团队 3 L- s) V' e, ]
  董事会 $ O3 ?. u/ l% L& Z' H* @
  第15章 培养管理者 : q& R" S, R! ^( v3 W' Y
  哪种方式的培养不是培养管理者
4 O# V% a  @6 ~- o" G4 O  培养管理者的原则 4 n3 g/ Y0 f' W9 m0 W
  如何培养管理者 * b0 _2 c2 X/ J6 |
  第三部分 管理的结构
8 w; e. F1 @4 a( G5 Z- ]8 T* {  第16章 企业需要哪一种结构 8 X% n3 Y+ v$ O* A. l. ^. @
  活动分析 : O8 ?3 U6 L( p/ V
  决策分析 ( N0 @  {7 m# Z+ H7 w% X
  关系分析
0 P5 x, P5 U; n( k) P# I  第17章 建立管理结构
" l0 z, r. m# G  1. 两条组织结构的原则
5 P% A3 g  |7 P* I+ I% ]- e  2. 职能性组织的弱点 1 I3 @) H; X) w8 P" g
  3. 联邦分权制
9 |1 b& J5 N  K; ~: d  4. 联邦分权制的要求
& ]) L) O, a5 i5 F  5. 实施联邦分权制的规则
# b3 d) b3 r$ b7 {( Y5 t  q  6. 职能分权制 1 }1 D! m$ }$ E. t9 ?/ M0 E/ ~
  7. 建立共同的公民意识
2 v1 r5 [  \( Z( {* H  8. 组织不健全的症状 8 W, b' [. h4 M  M6 T# {. \
  第18章 大企业、小企业和成长中的企业
: K! g3 H( D' o7 F0 K, I4 H  1. 多大才算大
$ c& e9 E# x) s  r# V( @$ t' ?  2. 企业规模的四个阶段 % f  v+ W: {: l3 Q$ U# G
  3. 多大才算太大
# v0 j( A' R2 d  4. 规模小造成的问题 ! I2 j; Q# C! J
  5. 规模大造成的问题
) c/ i3 U/ e$ b. w  6. 幕僚形成的王国 8 z! H9 P9 E! A; `
  7. 如何组织服务工作
( f" f5 y" l6 I; b5 x: L  8. 成长是最大的问题
( g. l- S  \% B* a% ?  第四部分 管理员工和工作
" b. Z) V! w6 t. R5 p  第19章 IBM的故事 ( z% x1 x, z1 I) r
  IBM的创新 6 |4 u0 L- A- t: O' H- Y
  第20章 雇佣整个人
* m4 N" D1 d) q9 q: c- ~7 q$ y  把员工当成资源 8 l7 n$ p6 L6 ?# t9 ?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9 x) [, d- n1 V, H/ Z6 k
  员工地企业的要求
9 Y4 ^5 u( T8 Q; l; K  经济层面 7 ?% w5 K9 w; m' i, j
  第21章 人事管理是否已告彻底失败
. |( C4 c5 z' u; I: h  人事管理究竟有何成就 - Z6 ^7 y9 C% S
  人际关系的真知灼见和限制
5 r; |% |9 ?  p8 y  “科学管理”,应用最广泛的人事管理概念 & r4 D  L/ q' L# \5 a
  科学管理和新技术
' v6 s# i. w+ M6 g7 T$ K  人事管理是否已彻底失败 6 m: i. z% d, C/ y. l( q9 k2 g4 N
  第22章 创造巅峰绩效的组织 6 R7 d, n9 N& u4 B' K5 i$ N
  工作的筹划
! ]3 X0 j: X' r" f/ u; {  装配线是无效率的设计 ; _  @1 h3 z! \) w3 r0 a; b
  整合的规则 / s3 Q% M$ `* V4 [( ]6 o) B
  组织人力来完成工作 6 |  q+ r: @- ]4 K% h
  人员安排 ' P5 K0 t2 n% ~' g( H
  第23章 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 s% d7 A+ L1 V( ?6 f  负责任的员工 - g* S. m( T; r" e8 A
  让员工了解情况
/ x* c) U5 j2 ^  拥有管理者的愿景
0 I5 M% E0 K( f" U0 |  工厂中的社区活动
2 G& y9 b# q" z  第24章 经济层面 0 }* p0 J; T8 R, x0 l2 Z- i6 J
  对利润的抗拒 ( d0 v" M+ K6 a; v+ @( o# I
  第25章 主管
9 B: f7 J4 D" ^  今天的混乱状况
2 l& F4 {% G  Q: a2 r8 }- L  主管需要什么
; L; ^9 I1 F' a# J1 W% C* G  主管的职责是什么
3 M/ [( n. @; p# J  第26章 专业人员 " q) U; h# A( O4 {, c" v
  即不属于管理层,也非一般劳动工人
, I" `2 e; w  j; f" h6 Z$ o) |  专业人中的特殊需求
6 M" Y9 m6 V' m  第五部分 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 8 x( Q0 z" y7 q9 y3 z
  第27章 管理者及其工作
5 E; P. j) R4 f* Q0 V  u! x  管理者的工作
* A) Y( o; _& v6 ]3 L9 U  信息:管理者的工具 , v+ j8 I9 p' W! N( e
  善用时间 9 R  B: w$ ]2 @! n2 G4 T. D
  管理者的资源:人
* E* h2 O9 g0 Y! m* O  什么样的人才能当管理者
! o: z) c8 l9 p. P7 w  第28章 做决策
5 J6 w* k% x( f* J+ {& Z- \  分析问题
  [2 n2 q( O: b) S$ X. u  制定可行的替代方案 . ], M. r! v4 v/ t$ I
  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 w* K" ?- r; c" ]8 K" v2 N( d/ i5 R: w  使决策生效
* u5 i$ {4 {/ G6 q  决策的工具   M) ]( z4 B2 Z5 l4 U8 E3 |7 d+ a
  第29章 未来的管理者
3 K/ W4 |4 |, M5 y- o  新任务 ; h: k( \1 S3 L
  但是,没有新人 ; c# {9 l. w+ h2 M0 l
  为未来的管理做准备
5 ^6 C2 a2 |3 \/ Z/ V) [  诚实正直的品格最重要
8 f+ M5 _* S1 E4 W8 K1 s, |# v  结 语 管理层的责任
& a8 w# i0 m" X  企业决策对社会的影响
! D/ q3 m" q: E( [1 U$ x  管理层是领导团体! G2 z( a4 q4 f9 d6 q

+ k# i$ Q/ W7 F6 _! `* ]6 V《管理的实践》[彼得·德鲁克 (美)][齐若兰 译][机械工业出版社][pdf电子版] 下载
( R0 l, {1 o/ p* y" r. g3 _9 X* Z  n
华为网盘附件:
/ x, b( c# H- A$ F; Z, a【华为网盘】 管理的实践 .zip (8.02M)
6 Q+ Q3 k' V4 z: Mhttp://dl.dbank.com/c09ozr85ow* o7 D: e, r6 Q9 B7 z% K  `$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Woexam.Com ( 湘ICP备18023104号 )

GMT+8, 2024-6-2 22:32 , Processed in 0.4799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